时间:2024-05-09
徐艳+徐婉
摘 要: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由于入学前教育基础的差异,对口单招学生与普招学生在知识结构、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学习方法、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如在对口单招学生培养过程中套用普通专科学生的培养模式,显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质特长,因此,必须对重复课性课程制订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安排,探索实施与专业相关联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文章简述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对口单招 重复性 《机械基础》 教学改革
江苏省自1987年开展对口单招工作以来,培养了近20万名本专科毕业生。对口单招是指普通高等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专业对口的单独考试招生,含本科、专科两个层次,对口单招是国家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采取的一项优惠政策,打破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壁垒,探索了一种新型的中、高职业技术教育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学校和社会的欢迎。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这些参加对口单招的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后,发现大学里开设的很多专业基础课程是职业教育阶段所学的,意味着要接受重复教育,这样对口单招学生扎扎实实学了几年专业课,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这些课程还要再学一遍,那么学生会觉得专业课上起来是浪费时间,于是渐渐丧失专业认可度,渐渐失去目标。教育教学实践表明,由于入学前教育基础的差异,对口单招学生与普招学生在知识结构、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学习方法、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如在对口单招学生培养过程中套用普通专科学生的培养模式,显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质特长,因此,必须对重复课性课程制订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安排,探索实施与专业相关联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下面简述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机械基础》课程实施过程。
对于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来说,能录取到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中职学生肯定是经过长时间理论知识学习和应对考试培训的,中职老师讲授的针对机械理论考试的基础知识;比高职老师给普高学生安排的机械基础64学时课程要多得多,学生肯定掌握得比较牢固。因此,让他们重复学习这几年学过的知识,对口单招学生肯定觉得没有意义,甚至浪费时间。对于中高职这种专业基础课程的重复性,要怎样解决呢?下面我提出几点建议。
1.明确制定对口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单考单招的初衷是招收相同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学生到高职学习,使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成为高级技能人才;高职专业教育再也不能是简简单单地传授书本内容,或者说为了应付考试而讲授知识。高职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于对口单招的学生而言,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设计计算能力、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及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对已有机械进行运动及动力学方面的分析能力和结构设计能力,还要多形式、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自主独立设计新机构方案的训练,培养学生根据实际要求开发设计或创新发明的能力。
2.教材的选择
课程重复不可避免,但课程学习内容是否雷同,是可以控制的,所以教材的选择是老师能否很好地规避课程重复性的重中之重。上课之前,先了解对口单招学生在中职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多年给对口学生上课的经验,相对于高职机械基础学习,他们欠缺的章节是力学部分的理论知识,传动创新设计及各种零件的结构强度设计;总的来说是中职教材内容安排比较死板,以应对考试为目的的纯理论知识框架,欠缺理论计算知识和结构设计创新,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于对口单口学生而言,《机械基础》高职教材首先要和普高学生区别开来,所选教材应该具有概括性、逻辑性、选择性、灵活性、创新性的特点。教材内容应该包含力学方面的介绍和分析(涉及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材料选择(金属工艺的相关知识);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拓展(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传动机构的设计(带传动、齿轮传动);零件的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及附件的选用;机器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测绘(减速器)。
3.课程设计的安排
课程设计将力学基本理论结合机械零件设计的具体问题进行阐述,以避免枯燥的理论推导;针对人才培养对机械基础课程的要求,突出应用能力培养,重工程意识和分析能力培养。
在具体做法上,按照机械基础的基本程序组织教学内容,同时兼顾传统课程在内容上的连贯,精心筛选传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和零件等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有机结合,从整体上全面优化了教学内容,突出了高职高专的特征。64课时课程设计具体安排见表1。
4.教学模式的创新
面对以应付考试,或者培养普通技工为目的的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则要更加专业,更加全面,更加高端;这就决定了传授知识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是课程教学内容成果有效实施的保证。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1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
机械基础课程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项目化教学是对一章或几章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整本课程的逻辑性,前后呼应;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专业化选择。其次,项目化教学方式以任务为驱导,分组完成不同或者相同的子任务,讨论,查阅资料,经过老师答疑、启发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2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手段
在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专业生产中,我们要自始至终安排实验或者实践课作为灌输线,让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丰富多彩。如讲到强度的定义和计算时,可以指导学生用不同材料完成拉伸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强度的计算方法和材料性质。像讲到齿轮这一章,可以安排拆装不同类型的减速器,直观地感受真实的零件,用对比法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齿轮的特性、应用场合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都动手、都启发、都练习。
4.3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容量大、教学效率高的特点,有利于缓解内容扩展和学时压缩的矛盾;通过运用三维动画演示机构运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课程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如齿轮啮合特性,范成法加工原理等,可通过课件直观展示和动态模拟,合理采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4.4开展多种教学辅助活动
开展多种教学辅助活动,激发学生创新设计思维。多开展课外拓展活动,举办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建机械设计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培训,申请专利等。
经过整合后,对于对口单招学生,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已经做了大量压缩、调整,剔除了过时和重复的内容;补充了很多新的设计理念、教学手段,并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发散性创新思维为目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世辉,韦林.《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报告.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李永新,王琪民,俞巧云,李胜利,金泰义.《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整合及其教学思路.教育与现代化,2004(4).
[3]万志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4]易慧君,杨英发.基于对口单招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轻工科技,2014(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