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出课堂小组合作困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4-05-09

杨虎军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已经在教育体系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实践教学当中对于小组合作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并未像预期的那样取得成功。作者就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 困境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困境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虽然有着诸多好处,但是其众多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出来需要良好的组织方式,而小组合作实践应用当中却遇到了困境,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1.小组合作过于形式化。不得不说,小组合作较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确实有了一定的进步,也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实践当中小组合作过于形式化的问题非常严重。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难以准确地掌握小组合作的内涵,过于注重形式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却面临两个极端发展,一方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当中,顺利地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并掌握语文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另一方面学习能力差且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当中,无法真正掌握语文知识,久而久之逐步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在这样的环境下,背离了教育初衷,语文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高,还会适得其反,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提升。

2.学生合作过于被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方式有兴趣,则能力水平便会得到提升。但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由于缺乏主动性,小组合作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坚持己见,认为比自己学习水平差的学生说的都是错的,不肯听取他人意见。由于这种思想的影响,小组合作的推广与发展受到制约,影响语文教学效率。

3.教师未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小组合作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如果小组合作过程中缺乏教师的引导,则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较为常见。教师在学生未开展小组合作时,往往先强调学习结果,合作过程当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往往被忽略。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性,学习习惯各不相同,小组合作必须将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进去,按照学生情况与特点进行分组,在教学设置、时间安排、活动组织等方面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如果教师引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教学活动将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其理念主要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问题导学及当堂达标,其宗旨是对教与学的方式进行改进,有效地将学生的展示欲与求知欲激发出来,创设活动课堂与开放课堂,使学生由被动地听教师讲,变为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实现自身的发展,将更多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与健康的环境下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笔者对运用“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1.问题指向与自主先学。问题指向,指的是将教材当中的知识点通过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掌握知识并促进智力的发展,逐步具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必须兼具系统性与目的性。语文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并可以充分把握课标的条件下,按照教学活动需要及学习目标制定具备较强逻辑性的问题。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具备可行性与科学性。设置的问题必须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认知心理相结合,避免不切实际过深的问题,避免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要以启发性、思考性及开放性的问题为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还要预料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灵活的解决方法。自主先学,指教师要根据课堂有限的时间采取课外先学和课内先学的方式,让学生课前根据教师指导的学习目标,阅读材料、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等,并在课内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和讨论等,掌握课文内容的内涵。通过教师合理设置任务及课前和课内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分析、质疑、探索及实践,为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2.明确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导学。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按照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明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掌握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及学习水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表达必须直观、准确、简练、易懂,通过学习任务,以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对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通过任务引入课文主题。

3.在互动中探究,在合作中求解。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动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互动和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小组合作当中根据学习任务,以探讨问题的答案为目的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合作过程当中合作意识、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等各方面的情况,并避免开小差、话题跑偏的现象发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在合作探讨当中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4.展示学习成果,实施多元化评价。经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可以通过文本的方式叙述出来,并在小组内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向老师请教;还可以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在班级内部展示,以文本或者演讲方式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另外,对于小组合作过程的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对此,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等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小组内部各个成员、小组之间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时将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普遍应用小组合作。运用“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岩.发挥模块教学优势构建语文知识体系[J].华夏教师,2015,10:32.

[2]周刚.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反思[J].学周刊,2013,26:1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