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课不微

时间:2024-05-09

沈福仙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微课这一重要教学手段日益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带来各学科教学的全面变革。在科学课教学中运用微课,更能打破封闭教学,被动学习,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微课虽小,但其内容更丰富,作用更巨大,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初中科学 微课 教学实践

计算机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广泛地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教学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微课应运而生。微课是指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讲解某一知识点的在线视频,突破以往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更能将学生带入更宽广的学习空间,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实现开放化教学。可以说,微课不微,微课虽小,但能将学生的科学探究带入更宽广的空间,发挥巨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推进科学教学改革、实现科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现我结合初中科学课教学实践对微课浅谈如下几点见解:

一、微课课微不小,具有宽广的教学空间

微课虽然只是讲解一个小知识点,短小精悍,往往没有一般课程具有丰富的信息量,但它的内容更丰富、更广泛,可以突破教学时间与教材空间的限制,将科学课程的学习带入更宽广的学习空间,将科学课教学带入生活舞台,引导学生在更丰富宽广的空间展开更有深度与广度的科学探究,可以说微课虽小,但内容不小,可以延伸到更宽广的空间,这是新课改的倡导的开放化教学的重要体现。现代教学倡导生活化教学,提出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科学课教学自然不能为教材所禁锢,而要将教学的眼光放得更宽更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实现生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激情与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这是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与内容。微课课虽微,但是却能将大千世界搬入科学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

如在学习《生态环境污染》这一内容时,采用传统教学只能照本宣科,抑或是用语言描述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但教学缺乏生动性与真实性,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微课教学中,可以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观察河流、湖泊、农田等水土的污染情况,并用图片与文字进行记录上传给教师。教师对学生所递交的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安排,剪辑制作成微课,再辅以旁白说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播放,可以说这样的微课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不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将学生的学习视野引向生活,将科学探究带入更宽广的空间;同时增强教学的亲切感与可信度,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对科学课程的探究热情。

二、微课位微不卑,具有重要的教学功效

微课短小,在一节课教学中占用时间较少,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理解的关键处、思维的困惑处运用,可以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可以说微课位微但不卑,正是教学的画龙点睛之笔,具有重要的教学功效,是整个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如在学习《生物的向光性生长》这一内容时,传统教学受时间限制,不能在课堂4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植物生长向光这一过程,而只能是通过教师机械地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正是此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利用微课技术可以将植物从笔直到向光弯曲这一过程录制下来,将原本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所发生的过程剪辑成三五分钟的小视频,并加以教师必要的讲解与分析。在课上适时播放,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让学生直观而全面地了解这一较漫长的过程,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取直观的认知,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深入的思考,自然就可以更深刻地认识植物的向光性这一重要的生长特性及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样的微课运用只占用课堂教学的几分钟时间,看起来似乎可有可无,但是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加深学生理解、深化学生探究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教学功效。

三、微课效微不薄,具有较高的教学效果

学生并不是纯粹的接受知识的容器,灌输得越多越好。学生的认知过程本身是一个由少到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不只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转变。一个微课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虽效果微小,但长期坚持是一个丰富积累与不断转化的过程,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关于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实验制作一个微课以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将脸盆置于水管下方,放入半盆水,然后将乒乓球放在脸盆中的落水点,打开水龙头,发现球被水流牢牢地吸附住。此时教师加以必要的解说:因为水流的速度很大,与外部相比此外压强较小,所以乒乓球才会在此处不断地翻转。这样学生通过直接的观察与必要的讲解就可以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又如为了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可以将马德堡半球实验制作成微课,通过将半球中的空气全部抽掉,然后结合在一起,很难将两个半球分开,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正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微课,将难以用语言讲解清楚的原理直观而生动地以实验再现,让学生从直观的事物中获取感性认知,以深化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更有效地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正是学生对这一个个知识点的牢固掌握,才能夯实学生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学生才能真正走进科学探究的世界,展开更主动的自主探究,打开科学探究的大门。

总之,微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虽小,但在科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进科学课程教学改革、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微课的运用彻底打破了以往枯燥、机械而封闭的教学,使教学带入更宽广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探究意识的培养,更能推进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黄玉凤.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应用初探,《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3期.

[2]余利军.微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设计与应用——以《物体的内能》教学为例,《中小学电教》,2015年05期.

[3]戴小雁.农村初中科学微课应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学周刊》,2016年05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