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呼啸山庄》最后酿成悲剧的原因

时间:2024-05-09

邓鸿杰+韩秋玉+沈鹏

摘 要: 《呼啸山庄》以19世纪英国社会动荡为背景,讲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凄美的浪漫爱情故事及希斯克利夫的复仇故事。希斯克利夫在爱与恨的情感交织之中一步一步走向极端,呼啸山庄在希斯克利夫的极端冷酷的统治之下变得十分凄凉和冷漠,无论是环境还是人性都如此,但是仇恨之际,却迎来了人性复苏,哈顿和小凯瑟琳的爱情感化了希斯克利夫,让他在冰冷的性情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和人性的善良,即使在冰冷的夜晚,也阻挡不了人性善良的再次觉醒。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婚姻 爱恨 性格

一、《呼啸山庄》创作的时代背景

《呼啸山庄》创作于19世纪早期,政治上,正是资本主义兴起、封建时代没落的转型时期,英国此时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给英国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工厂代替工场,生产力远超过人工生产。机器时代的到来,英国从此成了“世界工厂”。艾米利·勃朗特生活的时代正是如此,从小生活环境塑造了她狂放的浪漫性格,漫步在一望无际的旷野无拘无束地生活,向往着自由的快乐,牧师家庭的贫困锻炼了她刚强的性格,不爱世俗和困难环境的拘泥,敢于冲破禁锢的牢笼,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性格在希斯克里夫和艾瑟琳及小哈顿和小凯希的性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部作品就是一位作者内心的真实体现,通过字里行间流露的真实情感,将内心隐晦地表达出来,《呼啸山庄》就是另一个艾米莉·勃朗特。

二、故事主人翁希斯克里夫的性格

希斯克利夫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魔鬼,冷漠残酷给他包了一层冰冷的外表,让人难以靠近接触。从小生活环境造就了他的性格,由于与凯瑟琳性格相近、兴趣爱好相同,很快成了亲密无间的玩伴和情侣。由于哈顿老爷的去世,受到欣得利排挤远走呼啸山庄,三年后回来发现凯瑟琳已为人妻,这给他深深一击。凯瑟琳去世后,希斯克利夫更是伤痛欲绝,恨与报复从天而降,如同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在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掀起而至。为了报复埃德加,迎娶伊莎蓓拉,随之又无情抛弃。为了报复欣得利·恩肖,把小哈顿训练成魔鬼般的人物,更是把自己的儿子与小凯瑟琳强行撮合在一起,夺得画眉山庄财产。种种报复手段可谓目不暇击,让人心痛悲伤,可见希斯克利夫被仇恨控制左右,如同地狱的魔鬼对人类施展酷刑,但是希望在人间,希斯克利夫被小凯瑟琳和哈顿的爱情所折服,被仇恨埋没的善良终究还是挣脱出来,拯救了自己,带着对凯瑟琳的爱情离开了人世。因爱生恨,造就了他双重魔鬼般的性格,但内心的善良本性最终还是给他带来了解脱。尽管结局带来了光芒,但是希斯克里夫的死还是让人如此痛心。悲剧最终以他的死而结局或许对于山庄的人来说是希望的来临,对于希斯克里夫来说是一种解脱,但是以死抵世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剧?

三、文章所涉及的象征意义

在文章的开头,提到“希斯克利夫先生的住宅叫呼啸山庄,呼啸在当地人口中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形容词,用它的名字是为了描绘当狂风肆虐、暴雨倾盆时,这所庄园周围到处喧嚣杂乱的情景”。如此形容呼啸山庄名字的由来,意在为整篇文章做一个恰当的描述,给整篇文章及故事情节发展一个清晰的定位。象征着在希斯克利夫的统治之下,呼啸山庄由之前的繁荣之景变成了冷漠并冰冷的邪恶之城。在这个冰冷、无人性、无关爱的山庄中,生活在那里的人如同“呼啸山庄”的象征意义一样,冷酷无情。

文章多次描写《呼啸山庄》的树木,弯曲,不挺直,随着风吹的方向倾于一端,文章中凯瑟琳曾对小哈顿描述过“扭曲”。事实上,这象征着哈顿的成长受到了希斯克利夫的严重摧残。同样,小林顿、小凯瑟琳均是如此,“扭曲”意味着人性在强大的压力下得不到正常的发展。“树的扭曲和人性的扭曲相对应,产生了电影手法中叠影的效果。发育不良、枝干被扭曲的树成为贯穿全书的富有象征性的一个意象”①。《呼啸山庄》是作者艾米莉·勃朗宁生活情景的深刻体现。山庄周围一望无际的山峰和旷野沼泽均是艾米莉生活的地方。希斯夫和凯瑟琳及小凯西的游玩都象征了作者的天性,不受拘束,绽放天性,翱翔于自己的旷野中。

四、感悟

呼啸山庄这一世纪的最大变化就是由爱生恨,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情诠释了爱恨的极端,这也是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的真实体现,通过两代人的恩怨为故事铺满了前奏,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是贯穿故事的主线,凯瑟琳的死是导火线,早先真挚的爱情因为凯瑟琳贪慕虚荣的性格而兵分两路,就此有缘无分,作者如此设计不仅表现出当时的世俗,更展现出了人性,就在希斯克里夫认为完美的爱情终于要收获甜美的果实时,却带来了仇恨的开始,爱的人没有一直等待而是嫁给了自己仇厌的人,无法接受的现实把希斯克里夫推向了谷底的深渊,变成了复仇的魔鬼。就在一切都冰冷麻木的时候,希望带来了,人性开始复苏,善良还是冲破了仇意,展露出了光芒,所有故事都有结束的一刻。凯西和哈顿的第二代爱情展现出十分动人的情景,感化了生活在仇恨中的希斯克里夫,让他再一次看到了爱人并随爱人而去。这种极端的爱恨冲突终于以希斯克里夫的死结束,虽然山庄就此恢复平静脱离狂风的肆虐,但是希斯克里夫的死仍然给许多人带来惋惜,希望的降临却是以死亡作为沉痛的代价,何尝不是一种悲剧?既爱又恨、由爱生恨更是表现出人性的复杂。

注释:

①方平,著.欧美文学研究十论——《呼啸山庄》研究——从第二代情人看主题思想,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方平,著.欧美文学研究十论——《呼啸山庄》研究—从第二代情人看主题思想,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艾米利·勃朗特.梁羽龙,张海军,主编.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意林第八辑——《呼啸山庄》.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