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时间:2024-05-09

朱志慧

摘 要: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 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 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素,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等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完成思维过程。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好化学,以至于今后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谈谈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教师应善于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启发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如:“绪言”部分就出现的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可先用蒸发皿加热,让学生闻刺激性的氨臭味,感知氨气的存在;后改为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实验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着重观察:(1)试管壁上的变化;(2)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指导学生对观察到的三个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1)生成了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2)试管壁上产生了小水珠;(3)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自然就理解并记住了碳酸氢铵受热后有氨气、水、二氧化碳三种物质生成,对于南方厂库里碳铵的减少有了感性认识。当然,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可进一步引发学生思维:碳酸氢铵受热后减少了,是否是因为挥发?又如:通过一系列金属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实验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类似上述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将培养思维能力与传授化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逐渐渗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思维习惯。

二、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以实验为引导,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化学思维的规律,精心创设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和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学习二氧化碳是在学生接触化学初,此时,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不多,从化学的角度进行思维的能力有限,对于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到底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并不知晓。于是在实验前,教师先提示: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时,试管中将有三种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水和紫色石蕊试液,这三种物质是否有物质相互间能发生反应?到底是哪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可请稀盐酸“先生”协助大家通过实验加以解决。然后学生分组设计讨论后再完成实验探究,讨论中发现学生设计的实验中有:(1)向蒸馏水中通入二氧化碳;(2)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3)向碳酸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4)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学生再加以思考,很快就解决了问题: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会变红色,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缘故,二氧化碳或水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样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得出了科学结论,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增设开放性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思考,适当增设开放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求异创新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例如:学习了酸、碱、盐后,准备充足的试剂,把学生带到实验室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现有试剂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两瓶无色的溶液?先给足时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好实验设计方案,再动手实验验证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实验完毕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学生根据已学酸、碱、盐的性质找到了多种方法,如:测pH值法;滴加酸碱指示剂法;加较活泼金属、不溶性金属氧化物、不溶性碱、碳酸盐、酸溶液等。整个交流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喜形于色,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体会自己动手实验且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手脑齐用,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的思维水平自然得到了提高。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勤于思考,在备课中根据教材、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地敢于创建开放的课堂巧用化学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能让学生丢弃“死记硬背”的学习陋习,实现从重知识记忆到重技能掌握的转变,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科学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杨九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