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静待“量感”生成

时间:2024-05-09

赵青

摘 要: 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从一点一滴的实践、体验中感悟而来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丰富和提升学生对于量的经验是建立量感必不可少的途径。而要丰富和提升学生对于量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准量的典型参照物是首要前提。

关键词: 量感 体验 积累 估量

“量感”就是视觉或是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我以“克与千克”为例,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低年级孩子对物体质量形成相对深刻的感知,逐步建立量感。量感并非与生俱来,在课堂中必须搭建一定的“支架”,支撑学生对于质量是1千克与1克物品的直观感知,避免死记硬背。而“支架”如何搭建,如何让“量感”在搭建的“支架”上生动起来,就成了本课的落脚点。

一、比较轻重,初步感知单位质量

呈现一块外形较小的香皂盒一包外形较大的饼干。

师:哪个物品比较重?

生1:看起来饼干重。

生2:不一定,放手上掂一掂。(多名学生掂香皂和饼干)

结论:比较物品轻重光靠看大小是不对的,可用手感知。

师:那么,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个物品到底有多重呢?

生:包装袋上面有写。

师:谁来读一读包装袋上写着的质量?

生读质量。

师:克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除了克外,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千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物体轻重的感觉,首先是基于大小的判断,大的重,小的轻;之后提升到大的未必重,小的未必轻,丰富学生对于量的经验……)

二、充分感知,积累标准经验,建立单位量感

1.体验“掂”1克

师:1克有多重呢?以前我们用的一个贰分硬币大约就有1克重。请从学具篮拿出1枚贰分硬币。请大家像我这样,把硬币放在手心,掂一掂。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1:很轻。

生2:轻得跟没有一样。

师:我给每个组准备了回形针、黄豆、瓜子、花生,你能根据1枚贰分硬币的质量来试着找重1克的物品吗?

生1:两粒花生。

生2:4个回形针。

……

师:相互掂一掂大约重1克的物品。

2.体验“称”50克

出示煮熟的鸡蛋。

师:请大家从学具篮中每人拿出1个鸡蛋,掂一掂,说说这个鸡蛋大约有多重?

学生像掂贰分硬币那样放在手心有模有样地掂了掂。

生1:20克

生2:100克

……

师:在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东西是没有标明重量的,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秤了。

师:(出示天平)这是天平,用来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使用方法及鸡蛋的称重过程。

微课播放内容: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天平的指针正指着中央刻度线时,说明天平平衡了。天平的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当天平平衡时,物品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此时,右托盘砝码质量加游码刻度值就是鸡蛋的重量:48克。

学生小组合作,尝试称量鸡蛋,老师从旁帮助指导。

师:我们发现鸡蛋大小不一,但都比较接近50克,我们就说1个鸡蛋约重50克(板书:一个鸡蛋约重50克)。让我们再次来掂一掂约50克的鸡蛋。

(设计意图:尽管经历掂、找1克的两次体验活动,但要从1克一下子跳到500克,跨越太大,缺乏量的累积。对50克的体验,为学生找准质量单位典型参照物提供量的经验。)

3.体验“拎”500克

师:1个鸡蛋大约要几枚贰分硬币呢?

生:50枚贰分硬币。

师:100枚贰分硬币是几克?300枚呢?500枚呢?

……

师:每人桌上有1瓶饮料,这饮料就是500克。请大家拎一拎,感受500克有多重。

学生感受500克的质量。

(设计意图:从50克过渡到500克,通过学生亲身体验500克,帮助学生建立多元的质量参照,并利用500克这个“中间量”与1000克建立联系。)

4.体验“估”1千克

师:1瓶500克,那2瓶也就是1000克(板书:1000克)。这时候,我们把1000克的2瓶饮料放在天平上称不合适了,要用盘秤。物体放在盘秤上,指针指着几就是几千克。(边说边操作)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指针指着“1”,应该是1千克(板书1千克)。

师:我们来看看1000克与1千克有什么关系?

生:它们是相等的。

……

师:刚才我们了解物体的质量,要么直接看质量标志,要么是用秤称。现在请你与小组同学利用身边的物品估一估1千克的物品大约有多少?然后用塑料袋装起来,轮换着拎一拎。注意:在分装时小组内要互相商量。

(设计意图:从感受1千克,然后凭手感估量1千克的物品,再到检验学生们对1千克的感受程度,极具挑战性。在这样的一步步过程中,使学生运用已有量的经验发展估计策略,逐渐形成1千克的量感。)

……

三、联系实际,巩固量感经验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一个梨约重150( );

②一个南瓜约重4( );

③一条草鱼约重3( );

④一枚金戒指约重6( );

……

课件以图片配文字的形式逐题出示,学生依次口答。偶尔老师故意反问:为什么一个南瓜不是约重4克呢?为什么蜂鸟的体重不是2千克呢?激发学生用1枚贰分硬币和2瓶饮料的质量作为参照物进行质量单位的累加说明理由。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将质量参照物不断地进行量的累加。在量的累加的丰富体验中,不难发现估量活动的开展对“量感”的增强至关重要。

知识源于生活,归于生活,课中给予学会的存量将为量感的生成做好物质的储存和方法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师淼淼.量感的提升:慢工才能出细活.湖南教育,2014.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