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古诗鉴赏“四步曲”

时间:2024-05-09

陈学勇

摘 要: 古诗鉴赏尝试按照“感受——精思——拓展——创作”四个步骤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感受阶段通过诵读、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等手段先让学生对诗歌有初步感性的认识。精思阶段以词语替换、逆向还原、角色扮演等方法深入鉴赏诗歌。拓展阶段不能满足于一首一首孤立地谈诗歌,而应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范围,把一首诗歌放在一系列诗歌作品的比较中观察,这样就能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站在横向和纵向的角度上更深入地鉴赏诗歌。创作阶段是学生尝试进行诗歌创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揣摩体会诗人在诗歌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抒情言志等方面的技巧,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感受 精思 拓展 创作

诗歌是以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这是高中新课标提出的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求。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有无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这一问题首先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按照“感受——精思——拓展——创作”四个步骤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一、感受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艺术论》)在诗歌鉴赏中,读者要“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首先就要感受这“外在的标志”——诗歌的语言,以及随之而来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初步感受由诗歌的语言产生的想象和联想,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做到初步感受诗歌呢?有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1.通过带有感情的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通过诵读吟咏,初步体会诗歌的特点和魅力。要求学生反复诵读,重在对诗歌整体感知,尤其是感受诗歌抒发的情感。诗人的思想情感无不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学生通过诵读,理清诗歌的句读、划分节奏,无形中对诗句字面意思、思想情感有初步的了解。学生熟读成诵后,可以直觉地感受到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意境、内容。“诗人调动读者的想象来参与,却不提供信息的全部,他只提供了最有特点的细部,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去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1]。被诗人排斥了的部分由读者凭着自己的想象填充。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当导演拍画面”,尝试着将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色、形象描述成电影中的画面。以《登幽州台歌》为例,学生初读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接着调动想象和联想,脑海中不觉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诗人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极目远眺,天地之间一片苍茫辽阔,空无一人,突然悲从中来,泪流满面。有的学生还想象着:这时天空中有只孤雁飞过,风吹动着诗人衣襟,这是个饱经生活沧桑的诗人。这时的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阅历、知识,调动想象和联想补充诗歌中的“空白”,同时内心也随之产生一个疑问:诗人为什么这么悲伤呢?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探究诗歌内容。

二、精思

经过感受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仅有感受没有精思理解,仅有情感没有认识,也不能深切体会诗歌的内涵。精思诗歌形象、语言、思想情感、手法等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训练学生的精思能力。

1.词语替换,揣摩语言的精妙。

唐代诗人卢廷让有句名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诗人重视锤炼词语,

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准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读懂诗歌的语言,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体会语言美,并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是高考鉴赏诗歌语言的要求。诗歌作品一经成型,其语言是固定的。如何透过这已成型的语言,揣摩诗歌语言的精妙?笔者尝试采用词语替换法鉴赏诗歌的语言。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句中“生”字很有特色,但是如何有特色,如何好,很多学生不知所以然,此时如果用词语替换加以比较,用词的高下就更显而易见。如把“生”字改为“升”、“出”、“浮”、“起”等,加以细细揣摩,顿觉“生”字之妙,“生”字兼有“升”、“出”字义,又写出月如刚从海中出生,洗浴一翻,皎洁而明亮,意境开阔。

2.逆向还原,巧思意象的取舍。

所谓逆向还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将作品还原到写作的原生状态,重在体验诗人创作的思路——作者选了哪些意象,为何选取这些意象?舍弃了哪些意象,为何舍弃这些意象?运用逆向还原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构思的匠心独具。以《商山早行》为例,其中有一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运用逆向还原法,我们可以思考:诗人早行时可能还会看到这些意象:狗吠、灯火、星星、兽迹、流水、露等。为什么诗人只提供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几个意象,就抓住最有特征的部分?为什么不是“狗吠灯火露,兽迹流水星”呢?疑问不断产生意味着理解、鉴赏不断的深入。鲁迅说过,写作的方法,不但在作者已经写出来的东西中。所有写出来的东西,都只是显示应该这么写,而要真正懂得写作的门道,还要懂得,不应该怎么写,不懂得怎么写就不会真正懂得应该怎么写[2]。

3.角色扮演,体会情感的表达。

角色扮演就是尝试着做诗人和作品的知音,以诗中描述的角色进入阅读。如读寄内词,以爱人的角色进入,读赠别诗词,以友人的角色进入,读边塞诗词,以将士的角色进入。如读《石壕吏》,以老妪的角色进入阅读。面对“有吏夜捉人”,老妪先是“出门看”,接着“妇啼”,继而“前致词”,最后“语声绝”“泣幽咽”。身临其境,我们能感受到老妪的惊慌、惊恐,以及可怜、无助,直至最后绝望,语非由心,强作硬口,从而更能深刻地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三、拓展

前文的感受和精思更多的是对单首诗歌的理解,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一首一首孤立地谈诗歌,而应拓展视野和范围,把一首诗歌放在一系列诗歌作品的比较中观察,这样才能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站在横向和纵向的角度上更深入地鉴赏诗歌。比较法在诗歌鉴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比较拓展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同题材比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打乱教材的编排顺序,抽出同题材的诗歌加以比较分析。题材虽然相同,但是所选取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所使用的手法等可能不同。有了参照诗作,通过比较,我们更能读出一首诗歌的个性,读出它的与众不同。

《唐宋诗词鉴赏》(语文出版社、选修)教材编写体例就是按照同题材诗歌进行归类,分成“山水胜色”、“边塞军旅”、“咏史怀古”等十二课,更方便教学中进行同题材比较。怎么进行同题材比较呢?同题材诗歌比较关键在于同中求异。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两首诗都是写边塞军旅生活,都写到听到笛声,写的都是夜里,表达的情感都是守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但是同是听笛却有不同。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采用设问,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一种虚景,笛声传遍四面八方,恰如风送梅花,色香洒满关山,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情绪并不低沉,感而不伤。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直写不知何处传来得笛声,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直接抒发征人凄凉幽怨、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思乡的情感要比高诗来得低沉。意境上高诗显得更梦幻些,而李诗显得更消沉些。“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清·施补华《岘佣说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通过同题材诗歌的比较,我们更能看出一首诗的个性,这首诗与另一首诗的异同与水平的高下,比较中我们的鉴赏水平在提高。

2.不同题材比较。

不同题材的作品看似无可比性,其实不同类的只要提高一个层次就可以进行比较。本来好像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把抽象的层次提高,把具体的成分排除掉,把共同的、抽象的东西概括出来,就可以相比,有了一点相通就可以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不同题材的比较关键在于异中求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苏轼的《海棠》,好像没有可比性,一首是羁旅乡思,一首是咏物,排除具体成分,这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都是有情之人,有了这点相通,就可以进一步分析:一个是对人之有情,一个是对物之有情。又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芒芒)和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所写内容不同,但是它们都属于婉约词,可以带领学生比较不同时代婉约词的风格、主题的异同。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教材中同一个作家的作品整合到一起,进行比较。如教材中选入很多杜甫的诗作,我们可以按照杜甫的生平整合这些诗作。《房兵曹胡马》一诗写于杜甫青年时读书和漫游时期,此时的杜甫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兵车行》写于困居长安时期,此时的杜甫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有了新的认识。《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登高》、《登岳阳楼》写在晚年西南漂泊时期。通过纵向比较,我们对杜甫的一生及诗作先后有大体了解,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了解杜甫其人,了解其所处的时代,以及其诗作风格的不同及变化,真正做到“知人论世”。

四、创作

“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在诗歌阅读鉴赏中,要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持续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诗歌创作,乐于展示创作成果、交流创作体会。学生尝试诗歌创作,可以揣摩体会诗人在诗歌的用词用句,谋篇布局,抒情言志等方面的所思所想,从另一个层面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如果学生按照《沁园春》词牌尝试填词,说明学生就初步了解这个词牌的写作要求。如果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完成一首诗词的创作,更是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培养可持续的文学兴趣。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正是以此为原点,通过“感受——精思——拓展——创作”四个步骤,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真正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