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余靓++胡慧
摘 要: 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人民来往日益频繁,特别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在中西方人交往中,由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造成中西方人对事物的看法存在差异,导致各自价值观不同。中国人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对个人利益看得较轻;而西方人受革命运动的影响,更加看重自由、人权及个的利益。本文对中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差异、目标的差异及价值观实现的差异进行了描述及分析。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价值观 差异 中西方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使得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因此,对于中、西方人这两个群体,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就显得理所当然。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产生
有人认为中西方价值观主要受环境、历史进程、思维方式三种因素的影响。历史进程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人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不同的环境下萌生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他们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纵观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历史悠久,其中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历史直接影响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很大差异。
历史发展不同,导致整个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就存在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一)价值观核心差异
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精神。因此,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而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人们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表里不一。因此,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
(二)价值观目标差异
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因此,西方人的价值目标是重功利,追求个人的幸福,重视道德的功利性,把道德作为实现利益的工具,以获得个人利益为最终目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表现,西方价值观追求的是自由、人权和平等。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行为。因此,中国人往往以道义为重,将个人荣辱得失放在次位,为了保全道义,必须压抑个体的自然欲求、功利欲望。
(三)价值观实现的差异
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不是与自然抗争。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强调温和、渐进,顺其自然。在封闭的大陆文化中,人们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当今的改革开放也是以安定团结为前提的。由此可看出中国人倾向于在稳中求发展。
而西方人则强调“人定胜天”,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实现过程当中,往往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独立和竞争的意识。因此,在科学研究及改革创新方面,西方人较中国人取得了更多成就。
四、中西方价值观不同的表现
(一)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且直接,中国人含蓄而排外。中国历史中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束缚,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谦虚谨慎”。举个例子来说,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得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
书面语交际方面,西方语言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式比较严谨,以形统意;汉语的句子对形式要求得不那么严格,但用词严谨且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反映在语言上就必然带有很大模糊性和多样性。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
(二)人际交往
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西方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仁”是做人的标准,讲的是人我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仁”主张的人际关系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又有不同等级之间的尊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宗法性质的亲亲尊尊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主要由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决定,而其的思想观念与其历史和环境有关。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导致中西方人所处环境存在差异、人生经历也不类同,导致思想观念传承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自古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往往对个人利益看得较轻;而对西方人而言,由于他们在历史上多次成功推翻封建统治,因此西方人更加看重自由和人权,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与得失。
注释:
①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1.
参考文献:
[1]于桂敏,白玫,苏畅.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13.
[2]许果,梅林.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3]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0-72.
[4]李敏.浅谈中西价值观的差异[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5]马永辉,刘凤辉.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比较[J].学术交流,2007(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