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构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时间:2024-04-23

杨芳英

[摘要]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完美诠释和具体表现,党的群众路线则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概括和升华。新时期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努力构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苏区干部好作风 群众路线 机制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是中央苏区时期广泛流行的一首山歌,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真实写照。在中央苏区时期形成的群众工作路线既是党的工作路线也是党的生命线。新形势下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努力构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主要内涵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在广大苏区干部忠实践行党的宗旨观念、推动各项革命工作的过程中形成和展现出来的,其主要内涵有:

1.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苏区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坚决执行党的土地政策,分土地给农民,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切实的利益;组织耕田队、劳动互助组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增加土地的收益,改善群众生活;把解决群众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婚姻等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甚至组织人员教妇女犁耙等等,他们关心群众生活达到了无微不至的境界。

2.求真务实,注意工作方法,反对“本本主义”。苏区干部十分注意工作方法,采取工人、农民能够接受的群众化方式。丝毫没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那一套,而是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经济和战争及一切动员工作。

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又一突出表现。当时,苏区处在省际边缘地带,加上国民党的“围剿”和经济封锁,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打破敌人“围剿”,苏区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心中只有革命事业和群众利益,不惧任何艰难困苦,努力“节省每一个铜板”, 积极支援战争和革命事业。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与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伟大领袖,他们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但是他们始终把自己作为党内的普通一员,始终与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纵观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发展史。

1.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一大会议上就明确提出:“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1]。这其中就蕴涵了朴素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群众路线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在总结三次“左”倾错误造成的危害、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初步形成。

2.党的群众路线发展、成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党的群众工作的方针,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为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立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行土地改革,形成了第二条战线,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

3.党的群众路线创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得到进一步的继承与创新。邓小平提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毛泽东所创立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上还升到一个新境界。1985年9月,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时强调:“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2]p142正是有了这种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坚定信念,我国改革开放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4.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对群众路线。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新的条件下对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进一步树立。

三、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

以“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为核心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开拓“第一等工作”。

1.“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体现。早在1928年11月的中共中央第二十号通告中就曾指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不是天然巩固的,农民劳苦群众不是天然就跟着无产阶级跑的,这要靠正确的政策和不断的斗争来决定。”[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后,全国各苏区都建立了苏维埃民主制度,苏区群众享有广泛民主权利。

正是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使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党、拥护革命、拥护苏维埃政权,把革命当做无尚光荣的事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自觉自愿地把一切献给革命。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才能实现“一切依靠群众”,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2.求真务实,“反对本本主义”,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1930年5月,毛泽东做“寻乌调查”后,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4]p109。

当年,苏区干部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也正是苏区干部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使苏维埃决定要做的事,不用一点威力和强迫,人民群众就乐意去做,甚至愿意牺牲一切,帮助苏维埃。人民群众爱护苏维埃,比爱护他们的生命还更真诚。

3.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的体现。廉洁奉公,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素质,而廉洁政治,是对共产党员的本质要求。

当年,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有力的监督机制来保证广大干部能践行良好的作风。1932年9月6日颁布的《中央工农检察部控告局组织纲要》中,明确规定,“每个革命的民众都有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的错误缺点之权”,“如果发现了贪污腐化消极怠工以及官僚主义的分子,苏维埃立即惩办他们,决不姑息”[5]。苏区逐渐成了一个让贪污腐败分子无处容身的、风清气正的区域,苏区政府也成了“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苏维埃广大干部用自己无私奉献,“一切为了苏维埃”的工作作风,让众多党外人士和群众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性质,也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苏区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传承党的群众路线,构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认真分析苏区干部好作风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脉相承性,对于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传承党的群众路线、构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实践价值。

1.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构筑贯彻群众路线的动力机制。毛泽东常常这样教育苏区的党员和干部:“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毛泽东作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率先垂范,关心群众的生活问题。此外,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带头下田帮助农民插秧收稻,周恩来、张闻天等带头帮助红军家属砍柴、挑水、拉犁……数不清的佳话,在中央苏区世代相传。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之所以脱离群众,党群干群关系淡漠,是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动力机制不足有密切关系。因此,一要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其主要任务是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但这不是群众路线的全部,没有达到对群众路线的深入了解。构筑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动力机制,首先要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教育,使党的群众路线内容内化于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之中,从而外化于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中。二是要加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性的教育。只有充分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才能够在实践中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教育党员干部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要教育党员干部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坚持群众路线不但不会妨碍工作效率,还会使工作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有利于推动工作。

2.完善密切联系群众方式,优化与提升群众路线的实践机制。我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我党的最大优势。苏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模范带头的思想作风为新形势下我党密切党群关系起到了示范作用。我们要爱护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并实现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创新与发展。

一要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沟通机制,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来建立和维持党群之间的密切联系;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及时掌握群众的迫切需求,快速表达民意、准确反映民意,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要搭建制度化的协商对话平台。通过搭建群众与群众之间、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与协商的制度化平台,进一步协调群众内部关系和优化党群干群关系。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帮助、支持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主动承担制度内部参与渠道的设计,保证弱势群体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合理路径和制度空间。

3.健全考核评议机制,构筑贯彻群众路线的监督评价机制。苏区时期,为了有效监督广大干部以良好作风开展各项工作,推动革命事业发展,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控告局,管理群众的控告,并配有巡视员。对苏维埃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任务都有巡视员督察。当年,群众对党和苏维埃工作人员存在的不良作风和现象,随时可以向控告局告发,并受到法律保护。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依法惩处。在批评和惩办的过程中,苏区还逐步建立了统一的财政制度,健全了苏维埃民主制度,完善了以法制监督、党政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机制。正是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群众工作评价机制,才能够使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受到规范和约束,能够使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不断增强。

当前,我们要真真正正贯彻群众路线,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出实效、见疗效,首先必须健全干部廉洁从政的群众评价机制。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执政党的内在要求,是党群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所在。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廉洁从政,更是能否践行群众路线的试金石。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开展自查自纠,积极参加民主生活会等学习和教育活动,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教育和监督,明晰自身的责任,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群众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评议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

其次,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干部,做到选贤任能、知人善任;要改进干部任前考核办法,结合民主选举和组织推荐,综合分析干部的一贯表现、工作实际和岗位需求确定人选;要进一步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真正通过考核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将干部放在合适的位置。

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要用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创新的精神和勇气,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传承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构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把一心为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等精神贯穿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去,为努力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何叔衡.工农检察部控告局的组织纲要[J].红色中华,1932-09-06.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