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赵成刚
搞好语文学习,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及语言素养的积淀不能单凭课堂这块阵地,单靠课堂40分钟。为此,教师要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文本,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改进阅读课堂教学,并使之走向有效、高效。
一、遵循阅读规律,促进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或某一语段都要经历“部分——整体——部分——整体”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完成初读、细读、赏读等任务,进而理解课文内涵,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弄清课文结构思路,领略作品语言风格,最终实现本课教学目标,促进综合能力提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能够从文中捕捉主要信息,获取大致印象。“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如果教师不重视这种能力培养,学生读起文章来就会稀里糊涂,弄不清课文主要人物是谁,搞不清文章在写法上运用了什么结构,理不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整体感知作为初读阶段的一个重要学习任务安排给学生。比如,教学《爱之链》一文,在初读阶段就要让学生弄清: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各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爱之链”这个题目内涵的理解。
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可以为下一步深入学习、品读课文语言、感悟表达技巧奠定基础。一般来说,整体感知是第一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能够把课文读通读顺之后,教师就要运用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二、设计核心问题,开展有效阅读
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堂教学离不开一个或几个有探究价值问题的引领。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控制问题数量,多而零碎的问题会让学生忙于寻找答案而不能沉下心品味语言内涵。比如,教学《嫦娥奔月》一文时,笔者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探究活动:①认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写上自己的感悟。②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请在小组内跟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这两个问题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动学生思维,让学生的目光聚集于课文重点人物或重点语段上。
三、总结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认识某一人物,理解相关知识,更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本学科学习方法,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强调的就是向学生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比如,教学《嫦娥奔月》一文,引领学生细读探究活动结束之后,笔者适时总结刚才的阅读方法为“四步读书法”,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文章——读懂意思”,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和重视,并在以后阅读实践中加以运用。
四、培养复述能力,注重“读中练笔”
复述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养作用很大,经常进行复述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内化课文语言,培养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复述不是死记硬背,教师要教给学生复述方法。比如,先梳理故事情节再复述,抓住关键词语复述,等等。笔者教学《嫦娥奔月》,在引导学生熟读第6、7两个自然段之后,让学生说说中秋节的由来。复述之前,笔者先跟学生一起理出了故事提纲和讲述时要突出的重点;①后羿为民除害,射下太阳。讲述时要突出后羿的“力大无比”、“为民造福”;②嫦娥吞下仙药,飞上月亮。讲述时要突出嫦娥的“善良”和“机智”;③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讲述时要抓住“摆食品”和“祝福”两个关键词语。复述比较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
如果说复述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话,那么抓住文本中的“留白”,设计“读中练笔”活动,则可以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比如,教学《嫦娥奔月》,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随文练笔活动:一个美好的节日,一段凄美的故事,一份真心的祝福。嫦娥到月宫后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嫦娥一号”、“天宫一号”顺利升天,嫦娥看到会怎样想呢?拿起手中的笔,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下来吧。
五、进行适度拓展,拓宽学生视野
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诉我们“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师要凭借这个例子,教给学生读懂这一类课文的方法。同时要凭借这个例子,帮助学生打开一扇“窗口”,让学生透过这扇窗口见识更多形象鲜明的人物或美妙的故事。为此,教师教学每一篇课文之后就要根据课文内容或体裁特点,进行与之相关的拓展阅读,“以一篇引出多篇”,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古往今来,有多少美丽的神话故事展示了人们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恶丑的唾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课后推荐阅读《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女娲补天》、《夸女逐日》、《牛郎织女》。
六、认识构思特点,感悟语言风格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同体裁的文章,有脍炙人口的诗歌,有短小精悍的寓言,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有结构严谨的议论文,有适合搬上舞台的课本剧……阅读这些课文,不仅要理解内容,更要探究它们在篇章结构、写作思路或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明白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篇课文都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结合体。比如,《北大荒的秋天》、《庐山的云雾》、《“东方之珠”》等课文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描述事物特点;《伊索寓言》在结尾用简洁语言进行了“画龙点睛”,揭示故事寓意;《长江之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等诗歌运用了反复手法抒发情感;《航天飞机》、《追踪台风的卫星》等课文则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说明事物,比较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学习这些课文之后,教师一般要在第二或第第三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一番归纳,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和结构特点进行关注: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咱们学习的地方?你喜欢这首诗歌吗?为什么……笔者在教学《嫦娥奔月》这篇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归纳了神话故事的特点:一是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二是讲述曲折引人的故事;三是充满丰富离奇的想象;四是独特合理的夸张。通过这样总结,学生对神话这种体裁就有了理性认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