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戈一美
摘 要: 新课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纷繁的信息网络获取有益信息,并整合信息,为“我”所用;塑造学生以一颗善感的心去体察世界,体悟生活。利用节奏调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有利于课堂教学时间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跟进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纷繁的信息网络获取有益信息,并整合信息,为“我”所用;塑造学生以一颗善感的心去体察世界,体悟生活。但是纵观教学现状,还存在许多与新课改本质脱离甚至背道而驰的现象。素质教育仿佛是“皇帝的新装”,在华丽的口号声中沦为自欺欺人的假象,遥不可及。构建语文增效课堂势在必行。
一、开发独特的教学模式,向科学施教要效益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初步探索出符合教学实际的独特的“四步式增效课堂”模式:自主学习——成果展示——释疑纠错——精讲巧练。
由文本题目产生阅读期待,猜想文本内容;三级阅读:疏通读、理解读、感情读;圈点勾画文学常识、词语音形、优美语句;对文本内容、结构、语言等诸多方面批注质疑,继而检测自学成果。学生在独立自学时产生的疑问在小组内部交流时能得到部分解决,仍然不能解决的在这个环节里由各个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可能较多,比较零散,这就需要教师在小组内部交流时引导学生解决较简单的问题,整合分散的问题,提炼最主要的问题,让“问题”名副其实是“问题”,带有普遍性、典型性,能够凸显重点,牵引出难点。
在课堂内外,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自主调控学习行为,充分地阅读体验、感悟质疑、表达练习,既独立思考,又合作探究,真正实现主体对文本的解读和创造,最终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二、严格实施教学“跟进策略”,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所谓教学的“跟进策略”,就是有讲必练、有练必考、有考必评,同时辅以“日清、周总、月结”的复习巩固策略。为此,我们在组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加大了课前10分钟小练习的管理与检查力度。10分钟小练习必须经过各个备课组集体谋划、共同设计、反复讨论,然后才能定稿,最后与学习者见面。在内容设计上,10分钟小练习必须凸显基础性、巩固性和检测性,必须是迁移、巩固所学,必须利于教学。此外,10分钟小练习在内容设计上还必须具有序列性,即所练习内容前后勾连自成体系,以此巩固所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必须尊重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记忆规律和学习规律,讲练结合,严格把握课时关,即所学必须当课消化并牢牢巩固。为了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必须把好“三关”的要求,即“课时关”“单元关”“月考关”。在“三关”中,尤其重视最基础的“课时关”,因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只有这一关把握好了,“单元关”“月考关”才能真正落实,才能真正减少学习者的知识负积累,才能保证所学扎实、有效、高效,才能保证以后的新学落实、扎实、高效。
三、科学调控课堂教学节奏,向有限的学习时间要效益
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其精力投入与专注程度是有一定规律的,与所用时间成反比。利用节奏调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有利于课堂教学时间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具体操作: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节奏,使之起伏有致;合理分布教学内容的节奏,使之轻重有变;周密安排课堂教学的情感节奏,使之徐疾有情;精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情感节奏,使之浓淡相宜。
四、打造成功、高效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
对学生而言,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一个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要求我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一位教育专家说:“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学生的灵感,唤醒他们的表现欲望,唤醒他们的创新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优秀学生的同时不要忘了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更需要关注学困生,教师只有在心田里种植了关注的种子,这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一堂课下来,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不好的,都要有所收益,这样的一堂课才算一堂成功的课,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总之,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从哑巴课堂转变为快乐读写,本身就是语文课堂实效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开拓。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