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高职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时间:2024-05-09

徐晓艳

摘 要: 高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本文以高职语文教材第三册《永远的蝴蝶》为例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正确生死观的培养,实现语文课程这两重属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高职语文 工具性 人文性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两句话揭示了高职语文最本质的特点,语文作为高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着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理解能力,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本内容所蕴涵的文史哲思和价值内涵,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这两重属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本文以高职语文教材第三册《永远的蝴蝶》为例,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两者的统一。

一、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体现高职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彼时国人之意,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张志公先生说:“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则谓之文,合起来称语文。”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语文的阅读和学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永远的蝴蝶》是一篇散文化的微型小说,虽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因其巧妙而高超的表现艺术,将这则凄美的爱情故事描述得动人心弦。课堂教学以一首旋律舒缓、优美感人的《化蝶》导入情境,这是我国古代爱情故事《梁祝》中最经典的一段,梁祝二人的爱情在蝴蝶身上得以延续,而蝴蝶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就是爱情的象征。这里通过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然导入新课。

继续落实学生的“听”,让学生通过欣赏课文的动画视频初步感知文本,在低沉缠绵的背景音乐中,深情动人的朗读,再配以直观形象的动画,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置身于文本故事的情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初步感受课文的悲剧美。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也是感知文本内容的必要手段,我们在文本阅读中积累知识、汲取智慧、提升自己。在《永远的蝴蝶》课文研习部分,紧抓小说三要素,让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课文的环境、人物、情节理清文脉,解读文本,把握文旨。

在课文的环境分析中,学生主要抓住文中写“雨”的句子进行细细品读,仔细体会文中所渲染的凄清、阴冷的氛围,在研习中不断尝试以自己的语言概括“雨”在文中的作用、在作者生命中的意义,落实学生的“读”和“说”。“雨是故事的起因,因为下雨又只有一把伞,樱子才独自过马路寄信。”“因为下雨影响视线,樱子才会发生车祸。”“从天‘下着雨’到‘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再到‘溅到我的生命里’,最后‘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这场雨在‘我’的心里越来越深刻,失去樱子是‘我’生命中最大的一次劫难,所以这场雨就成了‘我’生命中最大的一场雨。”学生在分析解读中锤炼语言文字,规范语言表达,有效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课文中的樱子是一个年轻、纯洁、善良、温柔、体贴的姑娘,小说主要通过对她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学生在课文的描写中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训练语言概括能力,提升读写表达水平。

小说最后补叙了那封夺去樱子生命的书信内容,点明了两人的恋人关系,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性。年轻的樱子,甜美的爱情,在瞬间就因死亡而消逝。死与生,是人生不可回避的永恒话题。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布置当堂作文练习——写下你对死亡或生命的感悟,随后请两三位同学与大家分享交流所写的内容:“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出生之后,就一直行走在死亡的路上,既如此,我又何必惧怕死亡呢?既然我连死都不怕,那还会害怕活着的困难吗?”“死亡的力量很强大,它会摧毁我们人生中所有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命,将我们的生命活出最美的精彩!”“我们的生命并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它还属于我们的父母、家人,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没有权利去放弃我们的生命。而生命也很脆弱,一旦放弃就不可挽回。”学生积极分享感悟文字,交流思想灵感,丰富情感体验,课堂灵动。这一课堂作业在深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落实学生的“写”,有力锻炼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为巩固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本课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课堂上所写的感悟完善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并推荐阅读袁卫星老师的《生命课》,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训练的成果。

二、挖掘文本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体现高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人文性即人文精神。关于人文精神历来有不同论述,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涉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内涵,把人文精神贯注到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永远的蝴蝶》是一部爱情悲剧,毁灭这美好爱情的是死亡。死亡并不是忌讳谈论就能回避的,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归宿。由“生”观“死”,又由“死”观“生”,才能拥有大智慧;正确认识和面对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善待生命,珍惜生命。《永远的蝴蝶》通过让学生书写和交流自己对死亡或生命的感悟进行生死观教育,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意义,正确面对生命的挫折,在生与死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高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覃艳艳.浅谈高职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2]金飞.挖掘语文课本中的人文性[J].考试周刊,2009(3).

[3]王佩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正确的生死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