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谢金珠
摘 要: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实施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教学思想要端正,从根本上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尊重学生人格,认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创新是教育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就是走前人未走的道路,做前人未做的事业。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更要导之以“创”,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迸出智慧的火花。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纯粹的超越式教育。我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深知语文教学的艰难,也一直在寻求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免于奔波之劳,可一直未能如愿。创新教育使我豁然开朗,终于明白:如同世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一样,一劳永逸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是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教学思想要创新
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创新已经成了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实施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教学思想要端正,必须从根本上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应该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人格,认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在思想上受到两个束缚:一是“知识中心”的束缚,一是“教师中心”的束缚,我亦如此。
语文教学当然要传授一定的语文知识,无知便是无能,但以知识为中心,则违背语文是工具这一本质属性,也不符合人才培养对语文能力的要求,更不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如果整天围着知识转,就势必削弱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没有。但主导作用绝不是包揽一切,更不能代替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于教学中正确地把握目标(定向)和引导学生奔向既定目标(向导),也就是说路要靠学生自己走,绝不能由老师背着学生走。
突破“两个中心”的束缚就是创新。创新,就是要改变教学思路,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都发生根本变化。以备课来说,不再是单纯地编教案,考虑讲什么,怎么讲,而是如同指挥员指挥一次重大的战役,既要确定主攻方向,又要选好突破口,既要筹划如何调动兵力作有效的进攻,又要估计到正面攻不下时怎么迂回,或组织有秩序的撤退。设计一堂课,要注意把握三个因素:知识因素、能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特别是着力于研究如何在获“知”和“能”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备课之难不在于考虑讲什么,怎样讲,而在于运筹学生这一面。我的做法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拟定出一个学期的训练目标,安排好单元教学计划,规划出实施的具体措施,并把这些内容告诉学生,征询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心中有数;教学一个单元时,提出本单元探讨的课题,授以阅读方法,然后带着要解决的课题认真研读;研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做出合理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定向和引导,关键处给予点拨,必要时说清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使教与学沟通起来,使知识的探求和智能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讲授方法要创新
传统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讲授法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为基本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讲授法并不适合学生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的讲授方法必须创新。那么,什么是有助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呢?至少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讨,并在思考与探讨中逐步提高认识能力;第三,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能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能动地获取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方法即类似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为此,教学中我提出了“提出课题——引导探讨——练习深化”的三步骤教学法。所谓提出课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明确提出学习内容和目的要求,确定主攻方向;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围绕主攻方向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所谓引导探讨,就是指导学生精读深思,借助已知,探求未知,得出结论。得出探讨的结论,学习过程并没有结束,还要做一些有助于深化的巩固性练习,从而总结规律,实现由“知”到“能”的转化。当然,这并不是要全盘抛弃传统的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毛泽东同志曾把方法比做桥,要过河就得搭桥,没有桥,完成过河的任务势必成了空话。从这个意思上说,没有得当的教学方法,就没有实在的教学质量,只是针对不同的内容,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教学中,教师如果总是围着这四个方面转,就难免出现问题:知识在学校学不完,能力更需要在实践中发展,而我们培养的是新世纪人才,仅仅传授学生现成的知识,具有一般的能力,够吗?这样一想,就很难心安理得。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千方百计使学生获得独立猎取知识的能力,成为思想敏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新生活的主人。怎样实现这些目标呢?单纯地传授知识不行,一般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也不行,而要授之以规律,教会学生能动地探求规律。一句话,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启学生智慧的“窗口”。比如课堂教学,我曾以讲得传神、听得入迷为教学的理想境界。该讲的讲完,该练的练好,学生没有疑问,提问对答如流,便认为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的立足点稍高些,就强烈地感到,这样的课不足取,缺少主要的灵魂,引不起探求的欲望。没有疑问,没有探求,就不会有真正的创新精神。所以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求真谛。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肯定敢于发表见解的学生,而不是用教师的“权威”、统一的“模式”和所谓的“标准答案”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情感气质,对作品作出不同的解读。这种体悟、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就是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所在。
记得学习阿累的《一面》时,有学生提出:“老师,你说好文章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要多观察,多体验。可是,本文作者只跟鲁迅见了一面,不也写出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吗?怎么解释呢?”学习《背影》时,问题来了:“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可是本文偏偏写人物的背影,而且一个背影写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形象,这应该怎样理解?”这样的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急于请老师作答。我有时却乐于再投几块石头,起到推动作用。比如《背影》的问题提出后,我问道:“如果仅有直接描写背影这一段文字,去掉前面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奔丧归来等伤心事情的叙述,你们觉得如何?”又问:“如果写到‘父亲的背影混入人来人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就宣告结束,效果又如何呢?”这时,热烈的争论马上转入阅读的深思,不久又爆发出了新的争议。问题——争议——解决,伴随着紧张的思维活动,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由此学生获得的不只是某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更重要的是获得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创新的能力。
语文课不应该是坦荡如砥,风平浪静,而应该峰峦迭起,波浪起伏。理想的教学设计是化教学内容为重峦叠嶂,激发学生攀援的志趣,引导他们去跨越,并从跨越中获得经验教训,进而攀登新的峰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