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高云艳
特级教师祝禧曾说:“对于语文教育,我常常怀着美好的憧憬:那是一片茂密没有边际的灌木林,树木蓊郁,枝干交织,繁花似锦、鸟雀欢唱,荆棘丛中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回到自然状态下的孩子们走进了蕴藏着无穷的奥秘语文教育课堂的‘灌木林’,去发现、去穿越、去开垦、去探索,一路留下了开怀的大笑,合作的欢笑,创造的激情……”是啊,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行动者的我们,应当努力地追寻,不断地思考,大胆地实践……精彩纷呈、充满生气的语文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最爱。
一、在知识的海洋里扬起个性的风帆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相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1.让学生在疑问中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创造。语文阅读教学处处有疑,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问,使课堂上处处闪烁创造的火花。
如:苏教版第六册《雪儿》中有这么一处描写:我把雪儿轻轻捧起。在教学时,一名学生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用‘轻轻捧起’呢?”我及时肯定了学生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抓住教材及作者的感情理解,并给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对雪儿的喜爱及依恋。
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创造个性得以充分展示。同时,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不仅创造质疑环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教学中教师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予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积极引导,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创造心理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小学生具有好与人交往、好发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合作,为学生提供思维磨炼与碰撞的环境,为学生搭建更开放的舞台。
如:在教学《滥竽充数》时,我先让学生充分地提出问题,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研究。在孩子研究“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人”时,我让孩子们比一比谁最敢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南郭先生是个见风使舵的人,他见齐宣王好骗就想办法蒙混过关,后来见行势不妙,拔腿就跑。”有的说:“南郭先生是个贪婪的人,因为他不会吹竽,却装出会吹的样子来骗取俸禄。”还有的说:“南郭先生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不会吹竽却骗了齐宣王和所有的人,并且骗了那么久。”
孩子们多能想,多想说,他们的思维在碰撞,火花在闪耀。因此,我们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必须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营造气氛,用人性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让学生在有交流欲望时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3.让学生在想象中发散思维
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语文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发展思维的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如:教学《荷花》时,我随机出示:这满池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有的才( ),有的花瓣全部( ),有的还是( ),有的还是( )。有的低垂水面,像是( )。有的遥遥相对,像是( )。有的( ),像是( )。有的( ),像是( )。前三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而后几处需要学生展开想象,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带进想象的天地,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二、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学会“发现”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教师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帮助者、促进者,是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发现机制下,我认为重要的是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发现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
1.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会发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其乐无穷。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营造阅读教学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发现”兴趣。
如:一位教师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先要求学生“根据板书图示分别说说‘根’、‘藤’、‘叶’、‘葫芦’的关系”:我们给施肥、浇水后,这些养料被吸收了,通过藤,送到叶子上,叶子把这些养料加工成营养的物质,使葫芦长大。这时教师修改部分图示(擦去“叶子”和“葫芦”之间的箭头,在“叶子”旁边加上“蚜虫吃”字样),对学生来说:学到这里,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还没长大就落了(看修改的图示,引导学生去发现)。于是学生很有兴趣地自己得出结论:因为叶子上长了蛀虫,蛀虫吃了叶子,叶子不能制造养料,小葫芦“饿死”了。学生在生动的图示中有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并从中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2.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发现
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即“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更重要。
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我在板书课题后,便自审题开始,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敢于发现。
师:读了课题,你觉得有哪些地方引起你的思考?
生:是谁做了这件事?
生:他怎么会在衣袋里装着昆虫?
生:他为什么在衣袋里装昆虫,不能放在其他地方吗?
生:他在衣袋里装昆虫,他的爸爸、妈妈就不管他吗?
生:有的昆虫有毒,难道他不怕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由自主地学会了发现,不知不觉中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和自主发现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三、在言意融合的方式中与文本产生共鸣
王荣生曾说:“以得滋味为要义的诵读,是双向运动,它既是理解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读者表现与传达理解的方式,是读者与文本的情感交融。”诵读要与理解词句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关注语言本身,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其真、其妙、其美。
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进行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一拥而上”、“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团团围住”等词语(这些不仅仅是词语,更与文章内容密切联系)。此时,于老师并没有简单处理(自己解释或让其他同学解释或自查资料解释),而是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直到四遍过去,于老师感觉时机成熟,才找了部分学生根据读书时自己理解的意思和老师一块做动作,原来明白的此时更深刻地领会,不明白的也豁然开朗。于老师不费吹灰之力,在“读进去”、“有所悟”的基础上稍加引导,就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更明白了所在句子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情感(杂草的蛮不讲理和小稻秧身陷危险的无奈)。
看,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时蹦出精彩的发言,展现出可爱的动作,流露出欣喜的眼神。每当此时,我就会感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我常情不自禁地想:能沐浴课改的春风,他们真是幸福的一代。
触摸新教材,感受新理念,实践新方法的教改之路,对我而言才刚刚开始,但是为了所有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所有,我愿在这充满无限挑战的让人感到艰辛又快乐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2010,9.
[2]陈瑞洪.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之见.
[3]张新元.好课,离不开情感的激发——管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的艺术.
[4]吴汉平.让个性在阅读中飞扬.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