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刘东新
摘 要: 在江苏新高考模式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课时大大减少。作为一门理科,物理偏重于思考、想象和推理。但是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抱怨一些知识会忘记,另外一些会混淆。明明是一些理解性内容,学生却无法理解;或者尽管理解了,但运用起来不熟练。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得不辅以另外的方法——记忆,让学生记住所学知识。作者摘录部分自己教学中独创的一些记忆方法或片段,以供交流。
关键词: 电流表内(外)接法 电阻率 双缝干涉 薄膜干涉
高中物理偏重理解、推理,这是很多学生觉得高中物理难学的原因。纵观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其实有很多看似需要理解的知识也能采用记忆方法。我不推荐这种方法,但学习中偶尔采用,作为学习物理的辅助手段,倒是值得考虑。再加上并不是所有同学理解能力都很强,故适当的记忆在物理学习中显得比较重要。如果是毫无规律地记忆,则不但困难,而且容易遗忘;如果是“有趣的记忆”,那么既不会增加负担,而且会记忆时间长久。我在几年教学中总结出一些知识的“记忆方法”,并用于课堂,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此罗列一二。
总结以上关系可以看出,电流表外接,适用于小电阻,测出的值比真实值小;同理可以得到电流表内接适用于大电阻,且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如果每次设计电路时都要经过这样的推理或思考则显然比较费时,而且不少学生在听课时候都觉得懂了,但是一运用起来很容易出错,故我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完这个过程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用四个字“内大外小”记忆。“内大”有两层意思:大电阻需要用电流表内接法,而且测出的电阻比真实值大;“外小”同样有两层意思:小电阻需要用电流表外接法,且测出的阻值比真实值小。四字记忆看起来比理解容易,但是容易记反,过一阵子可能有同学记成“内小外大”。所以我动了一下脑筋,再将四个字简化成两个字:“内、外。”将“大”字移动一下可以和“内”字重合,“小”字移动一下可以和“外”字几乎重合,就成了“内”和“外”两个字。记忆起来非常方便,而且没人再弄错。
二、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
选修3-4和3-5的内容常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形式出现。
学生在做相关题目时,常常搞不清楚是“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还是“托马斯·杨单缝干涉实验”,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由于这两个模块学习时间较少,学生大多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因此这个错误现在也能理解了。尽管我跟学生解释:干涉应该是两个波源才能形成,故为双缝;单缝或者单孔常常是衍射,但学生仍然混淆不清。有一次课堂上我突然灵机一动,说:“我们通过学习物理知识知道了很多外国人,如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法拉第等,但是有见过写成托马斯·杨这样的么?几乎没有!并不是人家名字没这个点,而是不用这样写,但是‘托马斯·杨’这个名字就得这么写!这个点就不能省!为什么?他研究的是双缝,双缝中间得有东西隔开,这个点两边的姓和名分开写,就相当于两个缝!所以看到这个名字,就应该想起双缝!”
从此这个题目再无人错。
三、薄膜干涉中的判断凹凸
薄膜干涉中有判断表面是否平整的问题。如右图装置可以判断下面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整。如果形成的干涉条纹是间距相同的平行线,那么被判断表面是平整的,如果出现图示情况,那么表示变形区域是凸出来还是凹进去呢?可以根据条纹形成原理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果。同一个条纹各处表示厚度相同,因此图示处表示表面不平整,略微有点凸出。但是尽管你在课堂上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听懂了,但是过一阵子,很容易忘记这个方法。即使记得方法,分析时也会分析错误,得到相反结果。所以我在分析这个图案的形成原因之后,在学生当堂理解的基础上,我又教给他们一个简单方便的记忆办法:将两个玻璃看成桌面,其中倾斜的这块玻璃看做我们看书的台面,将形成的图案置于两张玻璃内,按照我们看书的方向看过去,那么形变处看起来是“凹”字,就表示此处凹进去,反之表示凸出。本图形成的是“凸”字,表示形变处凸出。
物理教学中此类形象记忆例子应该还有很多,我列举的只是沧海一粟。物理本是一门注重分析能力的学科,记忆往往为之所不齿。但在让学生理解并且会分析的基础上,用一些形象的记忆,帮助学生在应试中提高解题速度,未尝不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