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

时间:2024-05-09

季楠

自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以来,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就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不息的探索,在课本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但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一些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如果不加以理清和解决,将直接阻碍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笔者两年来调研了近百堂语文课(视导检查课、县级及以上竞赛课、各类观摩课、各级课题研讨课),进行了反思,认为课程改革成败得失的关键在教师。目前,语文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课程改革中的几大“关系”。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教,学生学,历来天经地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来无可非议。传统教学赋予教师至高的师道尊严和“传授为上”的教学使命。新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不仅“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还“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掌握科学思想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无疑,新课程理念并不是全盘否定教师的“教”,而是赋予当代教师新的教学使命:即不仅要教,还要会教,教好;不仅要教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思想情感和学习能力、创造能力。

目前课堂上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部分教师抱残守短,操新琴弹老调,虽然在课堂上贴了一些新课程的“术语”标签,但实质上进行的仍是传授式语文教学。如阅读课,有些老师仍继续着识字、品词、析段式分割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课堂结构看似严谨细密,但学生失去独立思考、质疑思辨、互动阅读、合作学习的机会。二是部分教师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研究精神”为由,或放任学生“自学”,或热衷于各种形式化讨论;或听任学生“交流”;或频频拔高地表扬学生,甚至对学生的意见不分析、不鉴定,不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层开掘和领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把语文课搞成说、唱、跳、演课,教师只作为旁观者、捧场者、喝彩者等。毋庸置疑,这种“放羊式”教学贻害胜于前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阅读”。很明确,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是激励者、引导者、指导者,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亲密伙伴。作为引导者,教师应相机发问、提示,随时调整学生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正确方向,随时唤起学生求知创新的浓厚兴趣,随时激发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感;所谓指导者,即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大胆地教,认真地教,高品位高质量地教,以大容量快节奏高效果的教学风度,带给学生遨游于知识海洋里的愉悦,以丰富渊博的文化积淀,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多重求真求实求新的治学方法,打造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适合学生个性的科学方法;作为合作伙伴,教师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连心,关爱他们的成长,激励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虚心学习他们独特闪光的思想品质,耐心听取不同意见,协助他们总结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教学相长”的古训万万不可丢。

二、正确处理传统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毕竟是改革,是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前几次教改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教学革新,并没割断历史,并不是对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全盘否定。相反,它正是在“总结我国语文教育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顺应潮流进行的新探索。因而,我们应理直气壮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认真系统地总结近几十年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语文教改经验,如传统识字教学法、讲读结合法、读写结合法、启发谈话法、结构图解法、背诵教学法及近几年来在“美读优美语段”、“揣摩精警语句”、“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领略语言风格”等方面形成的语文教学法都是值得我们传承的。

继承并不意味守旧,“立异”未必“标新”。一提到新课改,不少语文老师反而不知道课该怎么上了。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为了“求异”,把语文课上得花里胡哨,有时连最基本的“识字读书”的基本功都改掉了,这样的改革令人担忧。

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一两年来,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在“理念”、“原则”、“策略”等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原则”、“整体阅读原则”、“凸现个性美原则”及“互动式教学策略”、“体验型阅读策略”、“问题型教学策略”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试用,并结合教学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理论、新方法。

三、正确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已用“统一”二字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界定得十分明确。但在一些课堂上,有的教师却把它们孤立开来。他们误以为语文教学就应以人文性作统帅,于是往往在自己的教案中美其名曰“培养‘情感’,追求‘价值’”,对文本拔高分析,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修养课;或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为名,把文本中的某一内容切换成社会现象,上成时事政治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非语文”课。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其实就是一种语文式人文关怀。阅读教学中,它根基生成于阅读文本的艺术的、哲学的、美学的土壤,融于文体的字里行间,通过阅读主体认读、品读,并借助自己的文化的、生活的、文学的积累,披文人情,像空气一样充满着课堂教学的整个空间。单凭教师一人贴个思想政治“标签”,怎么能叫人文关怀呢?

四、正确处理教学与自学的关系

通俗地说,就是要处理好教书育人和自我“充电”的关系。

任何一场革新都将对没有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的人带来严峻的挑战,客观上讲,面对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总任务,语文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相对滞后。一些老教师固守原来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新课改持观望态度,甚至于格格不入;一些年轻教师既缺乏教学经验,又不能扎实大胆地探索实践,把《教师用书》当做授课的“锦囊妙计”,照搬照抄,照本宣科,有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顾形式,不顾内容,这就是语文教学质量不能大幅度提高的原因之一。

多年来,教育界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话: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一直在反思这句话的“经典”程度。其一,一些教师甚至包括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到现在还没有一桶水,怎么办?其二,即使有人有一桶水,这桶水的水质怎样,适不适应给学生“喝”?其三,满满一桶水却经常难以倒得出(不会倒),怎么办?其四,这一桶水是全班几十个人共喝一碗,还是尽量照顾个人需求,每人分一些?其五,分完了这桶水,你是否还有随时备用的一桶水?以上五个小问题看似钻牛角尖,实则是讲的关系到教学与自学的大实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全面学习,以达融会贯通;语文新教材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吃透,以达驾轻就熟。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尽快完成由传授到指导,由单一到多元,由独立到合作,由封闭到开放的教学转变。

没有一门学科不是语文学科的“亲戚”。语文教师要能引渡多学科知识“为我所用”。一个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读写的能力;要能言善辩,有胆有识,决不趋炎附势,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风格,决不生搬硬套,泯灭个性。

一个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能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及社会日常生活话题中开发语文资源。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学习。挤出时间去学,在教中学,向学生学,向社会生活学,向优秀同行学。

以上谈了四种关系,当然还有其他关系:诸如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正确处理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教与考的关系,等等,都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

“关系”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既依靠理论研讨、争鸣,获得认知上的统一;又付诸实践,通过一线教师的不断验证,获得新的理论突破口。“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绝非靠简单的是非判断能够奏效,“关系”双方均不可偏废一方,往往呈现相互依存、主次分明、相得益彰的联系。只有把握好这个“度”,以上几大关系才不难处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