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李忠南 周成标
摘 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讲述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介绍阅读中至关重要的是探寻文章的整体意境,强调重视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整体意境 发散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重要的一环,阅读的材料多,掌握的基础知识就丰富;阅读能力强,作文水平就高,因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的不二法则。怎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
初中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充分运用丰富的语文知识,旁征博引;运用教学语言合理生动,运用比喻形象贴切,从而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恰当的设问,让学生充满兴趣的思考……老师对课堂知识精心的设计,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处于时而惊讶、时而赞叹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被动阅读成为主动阅读。
(二)必须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大胆提问。
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走进学生,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三)创设阅读学习的空间。
课文中优秀的传统篇目,值得我们指导学生认真地学习与吸收。如学《木兰诗》时,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木兰不辞劳苦、代父从军、战绩累累、不图富足的中国巾帼的男儿气概,进入角色,体验真情,感悟更深。当审美的感受定性后,在现实的行为选择时,便会自觉地追求这种美的状态。但这远远不够,还要延伸到课外阅读之中,此时,让学生查寻古今巾帼英雄的事例,并分析比较其异同。
这样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努力创造条件拓展语文阅读的空间,将语文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指导学生看书报、看电视、看电影、看戏曲等,不断积累阅读素材;也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自然,获取语文素材;还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如读一本名著、讲故事、演课本剧、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办黑板报、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从而产生成就感,这样,学生语文阅读的浓厚兴趣就会日渐形成。
二、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不是教师讲述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阅读的本质在于“读”。从这个角度上讲,阅读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本体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读书体验的一种教学活动。
(一)整体把握,立足“感知”。
对一个对象的认识,首先是知道“是什么”,然后才是“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阅读对象,我们应该逐步探讨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弄清这三个问题,也就初步感知了读物内容,对内容就有了整体把握。学习《散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新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掌握音、义,这一步骤是学习的基础。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请同学按自己的理解介绍文中的人物。这样一来,学生就理解了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理解了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理解了家庭成员间互相爱护、尊重、体贴的思想。
(二)朗读品味,理解主旨。
朗读不同于默读,更不同于看书,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精要句段用心去品读、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变整体阅读为择优选读。读要读出语气、语调、语势,进而形成语感;品要品出情思,品出味道。朗读品味的过程就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就是鉴赏评价的过程。学习《散步》,指导学生从用词生动、句式精美、辞格丰富、描写细腻、情感丰厚、角度独特、手法别致等方面去思考、去探寻,学会圈点、摘录及批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了了一些美点:“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一个“熬”字表现了母亲思想压力和身体状况。“后来发生了分歧……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分歧”和“责任”是大词小用,借散步来谈一个道理。通过文章尾句“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理解文章主旨。
(三)联想想象,重在拓展。
阅读了课文,适当联想和想象,对生活进行体会感悟,提高能力。如学习《散步》后,回忆家庭成员为一件事有了分歧,后来分歧是怎样得到解决的,再现每个家庭成员的神态、语言、心理等。或是回顾家庭中有些平淡的、常见的、你没在意的亲情,拾起这些漂亮的贝壳,写成以“感悟”亲情为主题的文章。
三、体会文章的整体意境
(一)读”得“滋味”。
要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把握)”,“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它能够使学生“整体直觉”地“体味”。“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朱熹)。让学生沉潜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
(二)“思路”掌全局。
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阅读,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品味作者构思文章的匠心和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功力。思路是无形的,常通过线索和脉络来表现。文章不同,思路当然不同,有的按时间顺序或人的认识发展来结构文章(纵式),有的以空间位置的变换或材料的内容归类等来结构文章(横式)。抓住了文章的思路,就打开了窥视作品奥妙的门户。如《丑小鸭》,如理清文章的思路:家庭中被歧视——野鸭群中满足——沼泽地里逃生——农舍里遭奚落——冬日尝遍酸辛——春日收获美丽——美天鹅。赞美了丑小鸭身处逆境,乐观坚定,不懈追求,努力进取的精神,等等。
(三)“复述”明意趣。
对于一些情节曲折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复述整体感知和把握。学习《社戏》中按顺序复述看戏的全过程:戏前波折—月下出航—船头看戏—平安回家—偷豆吃豆—月夜归航。这样学生就理解了课文主旨:反映了农村的淳朴民风,赞美了农家少年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品质。这样的教学没有教师的分析讲解,没有词句的抠挖肢解,而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形式新颖,程序流畅,意趣盎然,效果实在,给人一种整体上一气贯通灵活通透的感觉。
四、重视发散思维
阅读的终结点在于不断创新。创新中占十分重要的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方法又称辐射思维法,它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进而培养创新能力。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高质量地开展这种发散思维训练呢?
(一)挖掘教材,择点发散。
选择课文中具有一定引发、激活思维发散活动功能的资源基础。换句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课文中的一些能够启发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一篇课文的各个环节和内容中都客观存在着“可发散点”。但是,不同“点”的可挖掘深度毕竟不同,能够引起思维发散的广度不同,对于训练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就不同。在设计《陋室铭》一文的发散思维训练时,将思考“安贫”与“乐道”的内在联系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二者是否根本对立,绝对相互制约。
(二)别出心裁,逆向思维。
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提出论题《公是移山还是搬家,我替愚公来选择》,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要巧干不能苦干,提高学习生活效率。
(三)变换角度,拓宽思路。
教师从不同的角度选点训练学生,能不断拓宽思路。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中我变换角度,选出了“皇帝后来会怎样?”、“两个大臣后来会怎样?”、“两个骗子后来会怎样?”这三个比较明显的“点”。学生兴致很高,还设计出了“说真话的孩子后来会怎样?”、“百姓后来会怎样?”,甚至“邻国知道了这件事情会怎样?”等更丰富、更新颖的“点”,思路之广阔、想象力之丰富令我自叹弗如。可见,学生一旦得到充分调动,那么其主体思维的发散程度不仅可以与教师同步同等,甚至往往还能有所突破和超越。由此可见,理想的训练准备工作应当在师生互动的氛围和模式下进行。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变换角度,拓宽思路,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并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把“研究”带进课堂谈中学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