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张兴友
摘 要: 为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支持计划》)。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措施,创新思路,切实把国家政策落实到位。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支持计划 教师流动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队伍的流动绝大多数都是“正向交流”,即从农村学校到城市学校,从薄弱学校到优质学校,从普通学校到重点学校,这种自然流动造成乡村教师流失严重。落实《支持计划》就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新任教师愿意来,让农村教师留得住,让城市教师进得去。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结合本地区情况,谈谈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六个新举措。
1.划分区域,基础先行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要分层落实和逐步推进国务院提出的职称、编制、培训、工资等各项优抚条件。要以每一县域内为基准单位,按照城区、近郊、远郊、乡村、偏远山区等不同地域,结合经济发展、交通状况、教育发达程度等情况,对县域内所有学校划分3—5个类别地区,作为落实不同类别地区教师待遇的前提条件。
2.工资待遇,显著提升
当前形势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条件是大幅提升教师的工资待遇。针对农村学校地方偏远、条件落后、待遇相对较差、难以吸引人才、现有教师也流失严重的情况,应该在县域内对不同类别地区,工资待遇实行差别化管理。每一等级差额至少应在10%以上,越是偏远的地区,工资待遇越高,偏远山区教师的工资要比城市同級别教师的工资高出50%以上。还可以实行大额度的奖励工资,最偏远的学校教师工资可以最高达到城市学校同等教师工资的2倍。让明显高出一截的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让原有农村教师不再流失,享受到较高的经济待遇,更加有尊严地在乡村长期生活。
3.职称评聘,不拘一格
目前我国教师职称评聘制度频遭诟病,有的地区对教师评职提出外语、论文等硬性要求,对一些乡村教师来讲外语和论文都是难以逾越的大山。有的地区评聘分开,许多评上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聘不上,自然无法享受高级教师的工资待遇。为了落实《支持计划》,各地在乡村学校教师职称评聘中,应该坚持不拘一格,适当增加乡村教师高级教师资格的比例,使乡村同等学校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高于城市学校20%以上,并在外语、论文、科研等条件上不对乡村教师提出要求。实行教师评职量化赋分的地区,要根据县域内学校不同类别地区分别予以资历赋分,适当加大偏远地区学校教师的资历得分权重,形成越是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同等年限资历得分越高,让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评职年限缩短,学历标准降低。畅通乡村教师职称晋升渠道,既有利于留住教师,又能够吸引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促进教师自愿参与交流。
4.培训教育,机会增加
《支持计划》提出,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开展教师培训是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在职学习深造的很好的机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工作,在经费投入和培训名额等方面切实向乡村教师倾斜。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农村教师每年都有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按照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农村学校教师在职学习深造的,应该在学费上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鼓励农村教师提高学历层次。
5.教师流动,积极推进
《支持计划》要求,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最好建立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推进教师交流,要按照地区类别不同逐步推进,可以先在同类地区近距离开展教师交流,然后逐步扩大到相邻地区,最后实现城乡教师的大范围交流,进而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教师交流,必须统筹考虑,特别是要考虑到教师的意愿和需求。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交流政策。在制定教师交流实施办法的过程中,必须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力求政策符合教育实际。同时要公开交流的具体学校、交流时限等,让广大教师按图索骥,一目了然。其次,要全面推进公开交流。现有教师的人数、职称和任教年限等资料都通过网站予以公开,一方面方便广大群众监督,另一方面让教师知道是否应该交流,怎么交流,交流到哪,而且要让教师有自己选择交流学校和具体交流时间的权利。再次,要对因故不能开展交流的教师情况及原因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形成公开公正的氛围。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个别教师的需求,努力维护全体教师权益。针对年龄偏大,家庭负担较重不适宜交流的教师,身体不好确实不能远距离交流的教师,都应该在认真审查的基础上,安排就近交流的机会,或者不予交流。
6.落户制度,试点先行
城市教师很难到农村去,去了也留不住,扎不下根,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实。实际上,原在农村的教师住房和交通条件都不太好,让城市的教师到农村去,吃住行都不是一个小问题。可以借鉴的是,有的地区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还有吸引力,因为他们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拥有土地等集体财产。公职教师却没有这个待遇。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该研究制定创新政策,让在农村学校工作一定年限,至少五年,可以是十年,也可以是二十年,就能够让教师也和农民一样拥有土地和宅基地,对农村教师这一职位赋予较强的吸引力。也可以像到北上广等大城市积分落户一样,在农村试行教师任教积分落户制度,把在农村工作年限、教师职称、家庭人口、纳税记录、教学成果等核算成一定分数,实行农村积分落户制度,让教师和农民一样享有土地、矿山、林地、滩涂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一样的待遇。这样能够稳定教师扎根乡村,并且这一政策将对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国家《支持计划》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在各地贯彻落实《支持计划》中,要出实招求实效,使乡村教师的待遇明显改善,优抚条件切实加强,社会地位明显提升,让乡村教师成为吸引人的职业,让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自愿加入乡村教师队伍中,切实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利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盛宾.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人民教育,2005(9):8-10.
[2]刘奕湛,等.给光辉的职业一个坚实支点[N].新华每日电讯,2015.06.09.
[3]张允公.我观韩国教师城乡互换制度[J].山东教育,2002(12):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