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读 《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

时间:2024-05-09

刘沙

摘    要: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是世界译坛名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他们在翻译研究领域不断架起接通各个研究途径的桥梁,并提出连接其他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呼吁。《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共收录了两人编写的八篇论文,不仅向读者讲述了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而且指出了这一学科在下一世纪的发展方向。作者主要介绍书中部分重要思想和重点概念,以及阅读本书后自己所做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苏珊·巴斯内特    安德烈·勒菲弗尔    翻译研究    《文化构建》

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对于翻译研究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翻译研究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其中他们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翻译对于文化互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翻译研究不应该局限于研究翻译本身,各文化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应该涉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译文本身就是研究文化互动的最明显、最综合的数据资料。勒菲弗尔以西方圣经翻译和中国佛经翻译为例,比较了中西方翻译观点的不同之处,以及存在这些不同之处的原因。他认为两种翻译观点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对忠实原则的坚守。由于中国最初的佛经翻译几乎找不到任何可用的书面文本,翻译时基本以口授的形式,相当于我们如今所称的口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并不忠实。圣经在西方的地位相当神圣,最初翻译圣经的人都严格遵守忠实原则,不敢对原文有任何改动,对上帝怀着敬畏之心。另外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佛经翻译从一开始就采取团队合作形式,而西方的翻译则倾向于独立完成。实则不然,据记载,最初的圣经翻译始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圣经·旧约》,由此可见,西方的翻译从很早以前就开始采用合作方式。纵观整篇文章,勒菲弗尔似乎认为中国的翻译并不那么重视忠实原则,但事实上,自古以来中国的很多翻译家们都将忠实原则摆在最前面,众所周知的就有严复的“信、达、雅”。只是在早期的佛经翻译中,支谦等人倾向于“文”而不是“质”,但采用意译的方法并不意味着这些翻译家们不重视对原文的忠实,事实上,在大多数人提出的翻译思想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忠實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部分,勒菲弗尔颠倒了“文”和“质”的概念,他提到“After Zhi Qian,translations were done in the elegant style,or zhi,suitable for literary production”,实际上,“文”指的是“辞采”,“质”即“质朴”,因此勒菲弗尔在这里所说的“elegant style”其实是“文”而非“质”。

在前言中,两位作者提到了十分新颖的概念,即文本构架(cultural grid)。按我的理解,文本构架应该是指在特定的文化中,人们可接受的文体和风格的集合。但是这些文本构架并不是固有的、永恒不变的,反之,它们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为的形成的。它们对翻译的影响在于,翻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文化的文本构架,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目的语读者期望的译本。巴斯内特接着论述了五种伪译,即不真实的资料来源、自译、杜撰翻译、作为译者的旅行者及虚构的翻译。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翻译”这一范畴是模糊的、无用的,所以一切关于“改编”、“译本”、“仿作”区别的争吵,一切关于忠实或不忠实程度的争论,以及对“原著”观念的执著都毫无意义。我认为巴斯奈特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论是进行翻译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没有必要拘泥于“翻译”这一术语的真正含义,或是给翻译划定一个明确界限,而是从这个术语给我们施加的约束中彻底解脱出来。

在第四章中,巴斯内特谈到了诗歌的翻译。针对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提出的“诗乃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巴斯内特提出反对意见,她认为诗歌并不像很多人形容的那样难以捉摸,翻译者的任务是将诗中原有的语言材料分解开来,并在新的语言中将原诗中的语言符号重组。在这种翻译中,形式和内容似乎已经分离开来,不再是一个统一整体。翻译者们更关注的是将原诗内容呈现出来,而不拘泥于采用与原诗一致的形式。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诗歌的翻译本身确实难以做到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与原文对等,在不同文化里,诗歌采取的形式不同,形式上的对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实现。然而,我认为这种策略有时也只是让目的语读者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容,至于诗的意境或是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在翻译过程中则会有所改变,比如在将中文诗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译者也许能够将诗中的意象完整地呈现出来,但原诗的韵味已不在。

巴斯内特最后提出要实现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一思想贯穿于整本书的内容,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在很久之前就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是已经实现了的,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实现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正如艾德文·根茨勒所说,译文是记录跨文化交际的经验数据,巴斯内特认为翻译能够为文化迁移的研究提供实际情境,而研究翻译中所涉及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也能够给文化研究带来很大帮助。总之,将这两个研究领域孤立起来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将它们联系起来,才能使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8085bf0102dqpi.html.

[2]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HWYY201110110.html.

[3]Bassnett. S&Andre. L. Construction Cultures: Essayson Literary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楚春霞.解读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3):81-88.

[5]岳金.浅读Lefervere《中西方翻译思想比较》[J].博奇·博记文学选刊,2011(2):40-4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