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素质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4-05-09

戴广香

摘 要: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但是学校的事业,更是全社会的事业,学校必须全方位沟通,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程教材改革 全主位沟通

近年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不仅得到教育界的赞同,而且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其内容和途径是什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对这些问题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因此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1.概念的模糊性,导致实践中的表现性

由于对素质教育缺乏完整认识,对它的系列过程概念朦胧,出现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诸如:对素质教育的评价尚未入系统、有序阶段,就急于将“成绩报告单”改为“素质报告单”:测评手段的粗糙,致使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停留于表层。

2.理解上的狭隘性,带来了实施中的片面性

一提起素质教育就口不离第二课堂:一说起第二课堂,涉及的总是兴趣小组。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应运而生。当发现素质教育还没有占领主阵地时,全力以赴地抓学科教学的改革,无形中淡化了第二课堂,而学科领域局限于语、数等学科及在出成果具有显性效应的音、体、美上。由于理解上的狭隘,缺乏内容的衔接与贯通,明显违背了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原理,导致实施的片面性。

3.改革行为的短期性,酿成了操作上的粗糙性

出于管理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在改革实践中往往缺少规范,既无明晰的目标,又无实施目标的缜密方案和具体的阶段性实施计划,往往只是一些临时性措施。实施过程中缺乏资料的积累与分析、总结与回顾。

4.意识上的功利性,造成了改革中的游移性

由于功利主义思想的作怪,反映在改革中缺乏韧性,要使素质教育走上整体改革的轨道,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实践领域,有以下几点。

(1)搞清素质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搞清素质教育的内涵,从人的完整的素质结构认识开始。人的完整素质结构是重量素质结构、素质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的综合。在这个整体素质结构中,生理素质结构是基础,心理素质结构是中介,文化素质结构则是核心内容。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处于一个统一系统中,素质教育实施的着力点必须落在人的繁体素质结构功能目标上。

只有“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才能充分体现全面发展的整体功能,这可以说是造就受教育者完整素质结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素质教育要瞅准目标,找准途径,选准措施,摆正德智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这样才不会顾此失彼,有所偏废。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如:大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和学校职能观等。就实施素质教育而言,首要的是端正人才观和质量观。

教育观念的核心是人才观。人才是有层次的。应试教育观无视人的差异性和人才的层次性,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最后筛选出最少的尖子。素质教育观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圣人教人,各因其材,大以大成,小以小成,无弃人也。”可见,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扬长避短,皆能成才。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另一个严重对立表现在教育质量观念上。应试教育把考分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扬弃了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养成性职能;它只重视学生的卷面分数,最大限度地发挥刺激功能。素质教育并不排除考试和升学,而是将考试和升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是全体学生中的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即通过教育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健体的本领,并在这一方面都得到既是初步的又是良好的育雏发展。

5.加强教育管理

要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必须转换教育内部的机制,出现“管理出效益”的局面。

(1)完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估机制。实施素质教育,管理是基础。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并根据目标建构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只有目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相结合,才能对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运行方向实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改变以考分定功能的倾向、评价体系要考核学生人体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全面发展状况,要发挥评价手段的调控功能,使它成为促进素质教育科学化的系统机制,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

(2)进行课程教材改革。课程教材改革至少应考虑五个问题。第一,增强课程意识,使用好义务教育新教材。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时间的充裕性等优势,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和个性交往等各方面素质。同时,更注重发展学生的内在因素。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其中之一是加强活动课程建设,精心组织和设计课。要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第三,安排选修课程,如:电脑、航模、摄影……要增加知识的科技含量,提高学生对于现代生活的适应性。第四,重视隐性课程,就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五,建设好地方课程,根据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水准,编制体现社会特点、具有浓厚乡土味的地方课程,培养学生的乡土感情。

(3)全主位沟通,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教育。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故步自封,忽略了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学校必须注意全方位沟通,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教育。因为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个性发展光靠学校单方面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学校建立班级学习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开放课堂,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让全社会都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使学校迅速地吸收社会对育人的要求,及时调整教育措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