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5-09

沈清秀

摘 要: 小学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学习的都是基础知识。由于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和学习数学,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十分有限,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数学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多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点点积累的,也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完成传授知识的基本任务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自己的语言、符号,又有抽象、复杂的解题方法,数学思维就是要求学习者能熟练运用数学特有的语言、符号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由于小学生才开始学习数学,其数学思维能力并不完善,经分析,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1.过渡性

数学思维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时间的增加,以及知识的积累而不断丰富和增长的,同时呈现出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趋势,最终使得抽象思维在思维整体中占据主要地位。

2.单维度性

受年龄和心智的影响,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不够全面,一般只是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思维特征就体现出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单维度性,他们一般没有二维度或者多维度的数学思维。

3.自然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一项新的学习任务往往会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然后通过总结与归纳得到完成这项学习任务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机会,这便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多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学生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便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更多思维的过程与时间,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入手。一方面,教师可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用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知识变得有趣且简明易懂,这样学生才愿意学习。此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还可以从学生的情感入手,注重对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培养,多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渴望。总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多创造思维的机会,并通过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良好的表现。

2.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谓想尽办法,然而,教师再多的培养也不如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这是因为一旦学生掌握住了数学思维的方法,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就更容易被激发,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会变得更容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在数学中,思维方法有很多,如抽象、比较、概括、推理、分析等,同时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探索思维等。若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适当,那么将非常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发展,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巩固与迁移。下面将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几种思维方法的培养进行介绍。

①抽象思维

从本质上看,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因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抽象的知识,如数学概念、数学关系等。因为年龄小、接触的事物少,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方法的引导,引导的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将一种知识与另一种知识相联系。

例如,在讲解“比例”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比例”这一概念,教师可将比赛的比分与这部分内容相联系。

②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与正常思维相反的思维形式,在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时,用逆向思维思考往往会更容易些。小学生的年龄小,思维形式比较单一,若能适当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方法的引导,相信会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然后鼓励学生从反方向思考问题。

例如,在学习圆柱、圆锥这两部分内容后,为了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教师可为学生准备一个类似于由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组合而成的汽水瓶,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要保证瓶子倒立时瓶中水的高度比较高),让学生通过测量求出这个汽水瓶的容积。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一般学生会先测量出瓶子的底面半径、“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然后求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再相加。但是通过这种求法,学生应该很快会发现瓶中的水完全与解题无关。当学生产生这一疑问时,教师便可“顺水推舟”,让学生思考怎样利用瓶中的水求出瓶子的容积,让学生学会利用求正立瓶子中水的体积和倒立瓶子中除去水以外剩余部分的体积计算瓶子的容积。

其实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瓶中水”类型的题目是一种较典型的求体积问题,教师用这种让学生实际操作的方法对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进行引导,不但有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的举一反三,从而快速解决这类问题。

③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可谓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通过旧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发散性思维能力强的人更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做题时多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方法的引导。

3.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

顾名思义,思维训练就是指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思维训练是过程性的,首先要求教师要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找到教材中能进行思维训练的知识点;其次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教材内容适当安排训练内容;最后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并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此外,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为学生安排实践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通过一定时间的思维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会有所改变,数学思维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高。

三、结语

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要以数学知识为素材、基础,而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要以数学思维能力为条件。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计民.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29:163.

[2]冯运斌.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180.

[3]魏忠海.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3,07:37-39.

[4]林冠军.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33.

[5]伊宾红.浅析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4,20:26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