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贾淑华 毛健
一、语境化输入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不断发展,语境在外语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且其重要性是与它在现代语言学理论中的地位相一致的。传统语言学研究中,语言学研究重点基本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语义和语境被认为是不可确定的东西而置于边沿位置上。外语教学方法主要是语法翻译法。因此,学生无法摆脱母语迁移的影响。不论是在听力学习还是口语练习中,都不可避免地借助母语来转换。母语迁移至今仍是中国外语学习者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虽然英语与汉语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但是,它们在语言习惯、文化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母语迁移过度则不利于学生习得纯正、地道的外语。为了摆脱母语迁移的影响,让学生的语言变得地道自然,我认为语境非常重要。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困难就是缺乏真实语境。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我有机会到说英语的国家。因此,对外语教学者提出巨大的挑战——创设语境,对学生进行语境化输入。
二、语境化输入的理论介绍
语境化输入指把学生在二语习得中的输入放入合适的语境中,使学生既接触到要输入的语言,又感受到这些材料出现的合适语境(杨连瑞,2007)。早在19世纪中叶就在欧洲兴起了自然法(natural method)、直接法(direct method)。后来发展起了口语法(oral approach)、情景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和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这些都是语境化输入的典型代表。
要把语境理论应用到二语发展中必须先认识什么是语境和语境分类等。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境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人类学家Malinowski 创立的理论。Firth(1957)在Malinowski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语境理论。他认为语境包括:(1)参与者的有关特征:人物和人品,参与者的语言和非语言活动;(2)相关事物;(3)言语活动效应。韩礼德在Malinowski(1935)和Firth关于语境思想的基础上,完善了他们的语境思想。他把语境分为两个类别: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是整个语言系统的语境,决定整个语言系统中的意义系统;情景语境是具体的语言运用语境,是文化语境的具体体现。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只需要参照语篇的情景语境即可,但一定要在情景语境中考虑文化背景的作用。韩礼德认为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及语篇因素包括作为多功能结构的语篇、篇内语境、互文语境,共同组成一个从语篇到语境的循环圈(Halliday&Hasan 1985/89:47)。Kramsch(1993:35-67)为了讨论方便,以韩礼德的语境理论为基础讨论五种语境:篇内语境、即时语境、交流语境、文化语境和互文语境。篇内语境的语境化指在习得某个语言项目时把这个项目与语篇内部其他相关项目联系起来,使其与其他项目共同组成适合语境的结构体,共同完成交际任务。即时语境指研究语篇时必须把它和它产生的环境结合起来。交流语境指把习得的语言项目与语言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习得的语言项目带有实际应用标记。文化语境指学生在习得外语的过程中习得外国文化。互文语境在外语教学中指每一堂课都必须和前面已经上过的课和下面要学的课程联系起来。
三、语境化输入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1.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信息、语言和知识,经过思考在原有语言和知识基础上对获得的语言和内容进行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内容,然后输出语言,完成整个交际过程。由此可见,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听”应该在“说”之前。
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增加语境化语言材料输入。例如,在对话听力材料训练中,教师应向学生输入交流语境,让学生知道语篇的讲话者和听话者,以及他们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如教师与学生、上级与下级、老板与雇员、军官与士兵,和他们之间的交流角色关系,如求取信息、给予信息、聊天取乐、劝说听话者相信某事等,包括交际者的态度、亲密关系、熟悉程度等,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对话意思。在对短文篇章听力材料训练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输入即时语境,描述语篇的历史背景。描述语篇产生背景时首先考虑的是在什么地点和时间、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首先确定语篇话语方式,即该语篇的语境依赖程度如何(是行动中的语言还是反应性语言),是独白还是对话,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行动性语言中,现场语境十分重要,是理解语篇重要因素,而在反映性语篇中,现场情景几乎和语篇的内容无关,不必进行描述。语言材料的即时语境化在篇章听力训练中非常重要,尤其在新闻报道方面。此外,要对语篇材料理解更透彻些,免不了输入文化语境。任何语篇理解和掌握都必须以掌握目标语文化为基础,而且与即时语境一样,是产生预设和隐性信息的源泉,而且这种隐性信息更具文化特色。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要向学生输入语篇的文化意义、人际交流策略及社会价值等。
此外,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创设语境。JudithL.& Eileen W界定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的含义,就是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引下,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信息充分的、高质量的、高效率的语言教学环境。教师可充分利用各种听力网站资源或播放相关英语口语音像资料,或播放英文歌曲营造氛围。这些音像资料不仅可以呈现真实的交际场景,提供地道的英语语言输入,而且可以体现许多语境因素,即时语境、交流语境及文化语境变得显性化,便于发现和利用。
2.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口语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创造合适的语境向学生输入语言材料,如采用课堂讨论方式,教师可根据语篇特点和学习任务,定出讨论题目和讨论方法,让学生先阅读语篇,再进行讨论。还可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创造交流语境的教学方法,是可以把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语言能力的方法。教师可选择几个学生模拟人物进行对话,其他学生听和看,轮流进行角色扮演。还可让学生根据语境创造新的对话,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在旁及时纠正角色扮演中的错误,改进不合适的地方,提高学习质量。
其次,教师可采用浸入式教学法,用目的语进行课堂教学。教师用英语讲解,用英语板书,让学生用英语提问和回答。将学生浸泡在目的语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语言知识。当然,这种方法可视学生情况逐步推行,可由部分浸入到全部浸入。
最后,注重语境化思维模式培养。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思维决定语言,语言影响思维表达。就中国学生而言,他们从小接受以汉语为思维载体的思维模式,已形成带有固有性特征的民族思维习得惯性,而这种民族思维惯性会对外语学习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语境化思维模式要求学生用英式思维,而不是中式思维。这一点很难做到,却是外语口语教学努力的目标。学生应尽量用符合目标语习惯的表达进行思维,而不是先想到中式表达再翻译成英文,具有浓厚的中式英语色彩。要培养语境化思维模式,需要大量目标语真实材料(视听、阅读)输入,从而培养良好语感能力。口语课的一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文秋芳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建议:⑴设计的口语活动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挑战性。⑵设计培养归纳和抽象能力的活动。⑶设计培养辩证逻辑思维的活动能力。⑷设计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活动。学生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归根到底是提高语言能力。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需要熟悉该语言思维模式,排除母语思维模式的干扰。
四、结语
在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中,语境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为它与语言关系密切,离开语境语言的应用无从实现。因此,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语言材料的语境化输入显得尤为必要。在语境帮助下,教师可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让学生摆脱母语迁移,真正习得纯正、地道的外语。
参考文献:
[1]Rod Elli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文秋芳,主编.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1999.
[3]杨连瑞,主编.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何健.论语言输入的语境化特点[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
[5]李梦莉.语境化策略与外语口语教学[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
[6]孙洁.语境化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途径[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