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古诗教学焕发活力

时间:2024-05-09

任 颖

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我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歌,短小精悍,字字珠玑,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入选的古诗,更是古诗中的精品。学习这些古诗,学生不但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可以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更可以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美。在历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在每册课本中一般都有四篇左右。而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中,除课本有一定的古诗内容外,还另行推荐了80首,要求学生学习背诵。这些都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愈来愈高,古诗教学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

古诗具有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进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优美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重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要想有滋有味、传情达意地诵读一首古诗,就要做到反复诵读,读中悟情。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语言凝练精辟,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正因如此,我们应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听读、范读、领读、齐读、配乐读,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在教学中,坚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古诗教学的课堂,就应该是读的课堂,是情的课堂,是悟的课堂,以读入情,以情带读。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情感,在读中悟;画面,在读中呈现;主题,在读中明了,于是,学习任务,也在读中完成。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上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整合在一起。不同的感悟,就有不同的诵读。古诗语言凝练,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学生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才能品出诗的真味,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就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

二、重品悟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展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使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教师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对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志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话。”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教师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

感悟古诗,不在体会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欣赏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根据诗句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想象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情节、场面等,品味深蕴其中的浓浓情怀。

每首诗歌创作都有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让学生直接接触时代或人物故事,能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教学带来了一片新的天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初步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触摸诗人的创作心境和内心。例如:一位老师在古诗教学中通过播放音效,引导学生将“胡尘”两字化为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秋风中瑟瑟的茅屋在狼烟中化为灰烬,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下……王老师点评道: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古诗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将诗句化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学生才能投身其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将诗人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学生此时仿佛已不是学习者、朗读者,而就是诗人,他们的心完全沉浸在古诗描绘的意境中。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情境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

三、重积累

古诗浩如烟海,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不多。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大学生学习古诗的量,走出课堂,拓宽学生诗词的阅读视野。

1.联系拓展,以诗带诗。在学习一首古诗时,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在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引出关于送别的其它古诗:《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教师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2.见缝插针,大量诵读。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利用点滴时间,引导诵读,日积月累,数目可观。

3.形式丰富,激活兴趣。采用讲诗词故事、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等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举办诗词主题的手抄报展览;利用古诗词进行绘画,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语文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架起这道通往文学圣殿的桥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引导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齐心协力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火炬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