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吴颖萍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的。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为了创设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艺术地使用了“加减法”。
一、添加兴趣,删减约束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莎士比亚也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由此可以这样说,一旦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学习起来便会感到其乐无穷。只有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才会急于研究,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为了适应新教材提出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使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
1.课前造势,先声夺人。
前苏联有研究表明,学生注意事物的积极性呈波形,开始的三、五分钟注意力未能集中,因此,开场戏成为一堂课老师与学生的最初交流,是将学生注意力从课间娱乐的放松中牵回来的重要一环。如果只以简陋的一句“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那么这样的话一开始就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导致学生很长时间才能注意听讲,事倍功半。我的措施是先声夺人,利用开场戏好好造势。例如:在教学《都市精灵》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鸟”,同学们一定会记起很多诗句。(师生同诵读)多美的画面,令人陶醉其中。诗人说鸟儿是树的花朵,但是我们却很久没有听见鸟声了。我们无法不怀念鸟声,就像怀念远走他乡最亲密的朋友,在喧闹寂寞的都市中,我们渴望重新找回人类的朋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带有深度思考的开场白让学生进入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能够引领他们跳起来去摘高处的“桃子”。
2.课中设疑,激发兴趣。
教育家朱熹有一句话:“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以这样理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才能有所进取。因此,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疑、释疑、解惑,定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陷入“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这样便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教《孔乙己》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从哪里能找到证据?”原本对鲁迅的作品不是很感兴趣的学生在这一问题的激发下,深入文本,研读、讨论、探究,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被激发了出来。
3.课尾恰当留疑,留有余香。
任何课文学完后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学生也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课尾留疑就是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和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比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后,可以结合中华古诗文背诵活动,设计如下问题:自古以来,月亮在中国人的意象里就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象征,中国人尤其喜爱月亮,诗人对月亮更是情有独钟,请你利用网络和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或到图书馆查找一下,人们还常用哪些词来称呼月亮?注明作者、出处、原诗句,也可以辑录有关咏月的诗句,以此扩大学生的视野和阅读量。
反之,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地位还是“至高无上”,学生就不敢多想,更不敢奢望、幻想和想象,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创造潜能无法开发,因此教师要信任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心灵,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一员,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减少一些约束,减少一些强制,使学生充满自信,把求知当作愉快的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造潜能,激发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二、多加质疑,减少结论
“疑”能产生动力,“疑”孕育着发现。新课程的观念是: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触景生疑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例如鲁迅《祝福》的教学,在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学生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看法。“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
少一些结论,并不是不要结论。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忽略的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得出结论或背他人提供的答案,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
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的不是让学生如何得出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沿着不同的思路去寻找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当学生得出结论之后,还要接着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还可以怎样想?”等问题。让他们沿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方法,继续想下去,学习不在乎知识本身,不在乎掌握一些结论,而在乎将知识作为创新和学习的阶梯。
三、加探究,减验证
探究是学习的有效途径,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进行感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认识内驱力。语文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探索,自行研究。例如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大自然的语言》,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纬度会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为什么纬度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第一要素?为什么经度也会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课文中说“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那么,在热带和寒带区域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这些问题,仅仅凭课本中的说明,学生是不能真正理解的,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师生平等的合作与讨论中作出解释。在此,学生身临其境,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实践,显然他们所得到的知识远超出课本知识的本身,不仅仅是一个结论,久而久之,自行探究就会变成自觉探究。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加减法”的使用撩拨起沉闷的语文课堂的波澜,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让我的语文课堂灵动而充满趣味,我将在这条高效教学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赵宏强、宋军生.策略与途径:新课程实施解读.吉林人民出版社.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