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中学体育课教学节奏的研究

时间:2024-05-09

王小红

摘 要: 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把握教学节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必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缓”与“急”相结合、调整教学环节应该“快”与“慢”相结合、调整教学环节应该“快”与“慢”相结合、安排教学方法的需要“动”与“静”相结合、处理教材内容必须“详”与“略”相结合、充分运用含蓄的语言表述,这样才能把握好教学节奏,增强学生体质。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教学节奏 把握

节奏是事物所表现出的一种包含强与弱、快与慢、轻重与缓急、长久与短暂的有规律、和谐的运动现象。中学体育教学更具上述鲜明特点,一堂体育课是由几个教材内容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的,无论是从某项练习的本身,还是从课堂教学的整体来看,都有着很强的运动规律和节奏。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有秩序、有节拍、有韵律地变化,起伏有致、张弛交错、快慢适宜、详略分明,如此才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把握节奏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要提高体育课的整体教学水平,必须设计好教学节奏,并将之纳入课堂整体教学之中。

1.教学内容设计的“缓”与“急”相结合

体育教育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教学程序接受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定的身体练习。学生或多或少有体育学习的动机,但其学习生理和心理准备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强制性的各种“规定”必然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久而久之会造成学习的惰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精力与注意的分配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始阶段,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兴趣盎然;中间阶段,学生依照定向学习目标,学习、创造、学习,积极性高,是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形成阶段;结束阶段,学生体力明显下降,注意力开始分散,学习的惰性较明显,学习效率降低。对此,教师可依据课堂不同阶段学生注意力的分配和生理规律等,精心设计“缓”与“急”的教学内容与环节。对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的动作技术,要有“缓”的观念,可采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目标。同时,教学气氛要舒缓、和谐,不能因教学内容的难度大而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急”即紧紧抓住学生课堂中的注意和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集中精力、时间,迅速、合理、科学地推进教学目标。总之,只有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设计好“缓”与“急”,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调整教学环节应该“快”与“慢”相结合

教学速度的快慢、行止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环节。总的来说,课的节奏应当紧张一些,以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课的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课的速度过快,则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进而体力不支,思维受阻。反之,如果课的速度太慢,节奏松散,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涣散,学生感觉疲惫,心存反感,久而久之会对所学的学科产生厌倦。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速度的快慢、行止时,除了从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外,还需按照教学内容,把握进度的快慢。由于教材内容不同,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也往往不同。比如奔跑练习密度不算大,可强度大,间歇时间较长,练习密度可相对小些;而投掷项目如铅球,不仅运动量小,练习密度也不大。因此在某些练习密度、运动量较小的教材中,适当穿插一些发展身体素质练习或辅助性练习,不仅可提高练习的密度和强度,还有助于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能。正确掌握课的节奏,教师还需善于观察学生的面色、神态、呼吸和排汗量等,随时获取反馈信息,注意节奏的变化和调整,做到有张有弛,张驰适度。

3.安排教学方法的需要“动”与“静”相结合

动静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节奏艺术中的重要内涵。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中的“动”既包括教师的讲授、指导、示范等活动,又包括学生的表述、质疑、讨论、练习等内容。就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言,教师的“动”首先要做到善教。善教一是紧扣住新授的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二是巧用示范,强化示范的正确效果,加深对正确动作、正确概念的理解。三是精讲,提炼教材中最本质、最关键的东西。语言要精炼准确,形象生动,抓住重点,层次分明。四是充分利用时间,保证突出重点。“静”,具体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目的明确,静是动的准备和延续。练什么?怎么练?与下一环节的“动”如何衔接,必须充分考虑周到。二是练的形式多种多样,使学生静中有所收获。三是练习分量适当,学生既有可吸收性,又能在练习中对已有的知识、技术进行巩固和提高。四是要认真检查,以增强练习效果。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动”与“静”的节奏,要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互补、互依、互促,做到静而不死,动而不乱。但是形成运动条件反射主要还是靠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仍须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以“动”为主,以“静”为辅,

动静有机结合,互相兼顾,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水平。

4.处理教材内容必须“详”与“略”相结合

构成教学节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教材内容详略关系的精当处理,这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根据具体教与学的情况确定教什么、教多少,这要求教师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主攻难点,做到详与略的巧妙安排。教材内容详略需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着力于关键、重点之处。关键、重点处的确定是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等方面而确定的。例如,急行跳远由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并环环相扣。但是不论有多少个技术环节,其中必有一个主要的,对全局起关键性作用的重要环节,决定跳远成绩的关键是水平速度的助跑和垂直速度的踏跳的结合,这也就是跳远教材的重点。在跳远教学中,加强助跑与起跳练习也就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其它的教学内容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把握。二是集中精力解决难点。所谓教材难点,第一指带有普遍性的难以掌握的环节,如跳远中步点不准、缺乏节奏等;第二由于各人身体素质和心理因素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各有不同的薄弱环节,如有的学生下肢力量差,踏跳无力;有的心理紧张,步伐混乱等。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要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掌握,其余的启发学生自学、自练、逐步掌握。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体育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要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锻炼身体,学会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手段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详尽地安排和设计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操作性强的系统性方案,这对促进学生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十分有益。

5.充分运用含蓄的语言表述

含蓄是教学节奏中艺术动律的一种特色美,它突出体现了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态度、审美情趣。调查研究表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含蓄的语言是多数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传授知识和技能时对学生的点拨、诱导,以及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都需要运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含蓄方式。通常情况下,含蓄方式在体育课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教学起始阶段,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主要技术原理,含蓄地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课堂结束阶段含蓄地进行小结,留有余地,促进学生对已有体育知识、技能作延伸性的思考、探究;三是在学习的中心阶段,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故意不把谜底揭破,而是让学生分析、思考、判断、推理,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四是注意对课堂中有损总体目标实现的消极、逆反行为进行科学、含蓄的诱导。运用含蓄的方式,可让学生精神上得到愉悦,知识、技能上得到点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诱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中必须根据教材性质、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相适应的教学节奏,根据教学时间进展确定教学节奏;运用教学语言调整教学节奏,根据学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征控制教学节奏。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进而达到综合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王飞宇.体育教学的教学节奏[J].通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5(2).

[3]陈建才.浅谈体育课教学节奏[J].2006,(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