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5-09

隋 哲

摘 要: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贯穿于各个阶段。然而文化的定义广泛而复杂,同时中国文化又博大精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文化知识必须有所取舍。本文提出对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另外在文化教学中应该加大对现代中国文化介绍的比重,并根据国家汉办组织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师资文化素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教学 文化圈 师资文化素质

一、文化教学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始终

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狭义的文化则专指精神产品,例如艺术、建筑、学术等。

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学术界经过30年的讨论,在文化该不该教这一问题上基本形成共识:语言和文化是下位和上位的关系,文化教学应该与语音、语法、词汇教学具有同样的地位。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不仅包含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还包含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文化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

外国人学习汉语基于不同的需要,但是无论出于何种需要,都与文化密不可分。

以美国AP汉语课程为例,在2006年,美国中学正式开设了AP汉语课程。这种AP课程在美国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它带有强烈的应试色彩,学生选修AP课程的目的就是参加测试,获得学分后可以在大学免修该课程。

“由于是应试型的教学,这种课堂十分紧张,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对学生的文化熏陶,课堂上,歌曲、故事时时穿插在语言的讲授中,对于语言的分析也常常会涉及历史、文学、甚至哲学的内容。……与美国高中学生,特别是非华裔学生接触时了解到,悠久的中华文化往往是他们学习中文的最初始动机和最经常的诱惑”。

对外汉语教学承担着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双重任务,为此,必须重视文化教学,并以文化带动语言教学的发展。

二、文化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化的概念十分广泛复杂,而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进行语言教学,不能以文化代替语言,文化教学应该限定在语言教学的度里面。“在语言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还应该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不要把语言课讲成文化课”。所以如何进行有效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该注意区分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在深层文化教学中应该区分学生的文化圈,对“汉文化圈”和“非汉文化圈”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文化教学方法、策略。另外,文化教学无论是对“汉文化圈”还是“非汉文化圈”的学生,都应该加大介绍现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文化的比重。

(一)关于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的介绍。

“从文化的结构上还可以分为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属于认知的范畴,而人类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文化立体系统的外层是物的部分,中层包括隐藏在外层物质里的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核心层是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民族性格等”。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该有一个由表及里的逐步加深的过程,先从物质层面开始了解,然后再逐渐了解深层文化。初中生首先接触的应该是表层文化,这些表层文化也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如中国的建筑、中国的服装、中国的菜肴等,留学生看到这些与他们国家完全不同的东西,会有很大的兴趣,进而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和好感,这也是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之一。如当我们在口语课上展示中国的美味佳肴和各地的名胜古迹时,我们的美国外教经常会说cool,他们对中国的物质文化非常感兴趣。

(二)介绍深层文化时应该注意区别“汉文化圈”和“非汉文化圈”。

哲学家说:“中国与朝韩、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形成了世界公认的‘儒教文化圈。”语言学家说:“‘汉字文化圈包括汉族的各方言区,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邻国越南、朝鲜和日本,以及后来移居‘南洋和美洲等地的华侨社区。”“汉文化圈”与“儒教文化圈”是等义概念。可见“汉文化圈”指的是指那些在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的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等。目前在北京学习汉语的学生以“汉文化圈”的学生为主,其中尤其以韩国学生为代表。

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应该对“汉文化圈”之内和之外的留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像韩国、朝鲜、日本等许多“汉文化圈”的学生,其本民族文化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受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而欧美等许多非“汉文化圈”的学生,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

对“汉文化圈”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比较容易,可以从较高的起点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如韩国、日本至今还保留着中国的许多习俗、饮食、价值观念。对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各种节日,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学生都非常熟悉,不必花很多时间解释。相反,有的国家的风俗与中国差别很大,同为亚洲国家的印度,他们的风俗就有很多方面与中国不同,拿举行婚礼来说,在中国是要男方负责筹办婚礼,在婚礼中,男方花费很大,但是在印度,却是女方准备婚礼。

像欧美等许多非“汉文化圈”的学生,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更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非常深的国家,而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仁和礼,以及中庸之道都要求人们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遵从统治者的领导。而欧美等国的文化则倡导平等和独立。中国人更恋家,而美国人更独立,所以就要花更多的时间给他们讲解中国传统的美德。而对于中国人的中庸哲学等价值观念,欧美等学生理解起来要比日本、韩国学生慢很多。

(三)应该加大现代文化的教学比重。

虽然汉文化圈的学生对古代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较多,理解得很快,但是“历史的辉煌永远属于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是所有民族、国家最现实的基点……中国的现代社会是什么样,现代的中国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做,这也许是世界最想知道的,也是我们最需要向世界展示的内容”。

在2007年世界汉学大会上,白乐桑先生说:“过去想学习汉语的法国人大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古老、悠久、高雅的文化,学中文仅仅凭兴趣。而现在,许多学生为了自己将来的职业等原因开始学习汉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周质平说:“2005年至2006年,普林斯顿大学选学汉语的学生人数增加50%。学生选修汉语的动机开始从学术、好奇转变为实用,这是中国国力发生变化的结果。”

周质平教授的观点与美国AP汉语课程的目标有某种契合。“AP汉语课程同时也是把中国文化放到国际背景下来看待。学生对中国文化以及社会问题的学习必然受到全球化背景的影响,他们应该发展在全球重大背景下看待中国所充当的角色的意识”。

此外,在汉语大会上,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的冯氏慧女士结合越南的具体情况说:“越南受汉文化影响时间很长,越南古代的典籍、文稿大都是用中文记录的,60%的越南语要借助汉字。要想了解越南的历史,就必须学习汉语,另外,越南人希望借鉴中国成功的改革开放经验,这也需要学习汉语。”

由此可见,一些发达国家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有着迫切的需要,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希望通过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我国现在正在加快步伐走向世界,对外汉语教学无疑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在注重中国古代文化教学的同时,应该加大介绍现代中国文化的比重,以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三、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师资文化素质的相关思考

胡明扬先生认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入和语言密切有关的文化内容的好处是能直接解决和语言学习有关的文化问题,缺点是师资问题不容易解决。因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外语,而且要对中外历史文化都有相当高的修养,否则难以胜任。不过就语言教学而言,这种方式是更理想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有很多文章讨论对外汉语教师的师资素质,其中都提到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文化背景。如国家汉办等级标准对能力证书高级获得者中国文化知识水平的描述是:“证书获得者应系统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深入理解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掌握中国文化及文学发展概况、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国情知识。”

与上述说法相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7年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更是明确提出了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知识,并较为详细地列出了国际汉语教师应该掌握的文化项目。根据这些标准,我认为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如下几种文化素质:

(一)对外汉语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修养。

这里的文化是比较广义的文化,它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文明,而且包括现代的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掌握具有中国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与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同时还应了解现当代中国文化,了解关于中国国情的各个方面。

(二)对外汉语教师应该了解世界文化,并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有基本的世界历史、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知识,对自己班级学生的民族文化更应该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对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不了解而出错。同时,对外汉语教师应该了解当今世界的重大时事,并将这些文化知识应用在教学当中。

(三)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有很好的文化包容力,应该尊重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文化。

教师可以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多与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留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如果我们试着多去了解他们的文化,他们就会更愿意接受中国文化。

汉语的推广,始终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所以,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都必须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更充分地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绂.谈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语言文字应用,2005,(9).

[2]陈绂.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AP汉语与文化课及美国教学实况给我们的启发[J].语言文字应用,2006,(1).

[3]陈辉.汉字文化圈缘何相当于儒教文化圈——基于19世纪30年代西士对中朝日《千字文》之译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4]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5]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朱瑞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7]张英.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汉语学习,1994,(5).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