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育性教学”理论对体育课程思政的学术观照与实践指导

时间:2024-05-09

唐东阳,龚 晨

2016年底,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实施高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也不例外,理应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最大限度地挖掘体育课程思政资源、进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然而,部分体育教师囿于“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思政类课程的任务、与体育课关系不大”的刻板认知,对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认识不充分、实践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

19世纪德国的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开创性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理论,这一理论与体育课程思政在很多方面具有逻辑同构性,可以为体育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支撑,并可应用于体育教学当中,为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1 “教育性教学”理论的意涵

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理论,该理论对后续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距今已有两个世纪,但“教育性教学”理论历久弥新,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体来讲,“教育性教学”理论的意涵主要体现为“四融合”:教育与教学的融合、兴趣与教育的融合、教师与教育的融合、协同育人与教育的融合,分别指涉了“教育性教学”理论的思想内核、内生动力、主体基础、行动保障(见图1)。

图1 “教育性教学”理论的“四融合”意涵示意图

1.1 教育与教学的融合:“教育性教学”理论的思想内核

在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之前,教育和教学一直处于分离的状态。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与教学融会贯通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认为任何学科教学除了有传授本学科知识的任务,还要承担道德教育的责任;除了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其他各科老师均要对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作出贡献。赫尔巴特说:“德育应把其他部分作为先决条件。只有在进行其他方面教养的过程中才能有把握地开展德育。”道德教育应与学科知识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知识本身虽然不是德行,但知识的扩充可以扩大学生的“思想范围”。在教学中要处理的关系里也包括学习知识与发展品德之间的关系。学习知识是发展品德的基础,学习到的知识只有经过积极应用才能够转化为自己的品德。总之,教育与教学的结合是“教育性教学”原理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当前,在教育性教学思想得到普遍认同的情况下,学校教育与教学仍然存在一定分离现象,与当前“课程思政”理念与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为除思政类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教学专业性有余而思想性不足,以及“只思不政”“只政不思”等问题。

1.2 兴趣与教育的融合:“教育性教学”理论的内生动力

“兴趣”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在各方面都涉及了“兴趣”二字。“教育性教学”理论认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兴趣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内在动机的参与。鉴于此,在课程的划分中,赫尔巴特将“兴趣”作为课程分类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兴趣的差异对课程进行了分类。在教学中,兴趣阶段化成为教学论的基础。在“教育性教学”原理中,兴趣还是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说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不致于对学习产生枯燥情绪。兴趣还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乐于思考,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兴趣不仅是教育性教学要达到的目的,而且还是一种教学手段,能对受教育者产生重大的影响。

1.3 教师与教育的融合:“教育性教学”理论的主体基础

与杜威强调的“学生中心论”不同,赫尔巴特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他的“三中心论”中的一个中心便是教师。同时,赫尔巴特还认为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他眼里,教师既是权威的化身,也要具有仁慈的心,集教学、管理、训育于一体。因此,教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巧,能够采用不同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这就是教师与教育相融的基础性所在,建构“教育性教学”理论的主体基础。

1.4 协同育人与教育的融合:“教育性教学”理论的行动保障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并不只是强调教师有育人任务,也没有将“立德树人”的责任交给学校全权负责,而是建立起一个行动保障机制,即搭建起一个全方位、多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写道: “我们一直必须同时从许多方面着手工作,许多工作也一直必须通过先前进行的工作做好准备。”在育人场所方面,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各司其职;在育人主体方面,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家长的潜移默化彼此配合;在育人方法方面,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得益彰。可以看出,“教育性教学”原理追求的是“1+1>2”的效果,强调各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协同育人。

2 “教育性教学”理论对体育课程思政的学术观照

从体育课程思政的任务和“教育性教学”理论的内容来看,两者存在一定的逻辑同构性。具体来讲,可以从两个关键字上来体现二者的联系,那就是“德”和“育”。“德”表示“立德树人”,体育课程思政和“教育性教学”都是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育”则代表着“教育”,与教学不同的地方在于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到技能和知识,还要对他们的思想有所启迪,授予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1 体育课程思政的任务与内容

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中。课程育人是教育育人的主要途径,事实上,所有课程均承担着教育育人的职责,换言之,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只是思想政治课程的“分内之事”,其他课程也要同向而行,协同并进,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做好做实。

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体育课程无疑也不能例外。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与价值引领功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程建设、体育课程实施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等各环节、全过程,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结构和体育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这是体育课程思政的任务与内容。课程思政的提出始于立德树人,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在于通过体育课程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因此明确“教育性教学理论”与体育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洽,是推动体育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

2.2 “教育性教学”理论与体育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洽

从本质上看,“教育性教学”理论与体育课程思政存在一定的逻辑同构性,具体体现在目标、路径、方式、主体、动力等五个方面(见图2)。

图2 “教育性教学”理论与体育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洽示意图

2.2.1 目标互洽:通过知识传授实现育人目的

“教育性教学”原理强调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学不能离开教育,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基础之上,教学应成为道德教育最主要的手段。赫尔巴特首创性地提出了“无教学不教育,无教育不教学”,使“教”和“育”实现融合。从体育课程思政的任务来看,它与“教育性教学”原理是殊途同归的,两者的目标高度一致,那就是把教学作为一个载体,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运动技能,还要挖掘体育课程教学的育人元素,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将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渗透在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防止学生成为“知识容器”和“运动机器”,将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立场坚定,充满人文气息、有责任有担当的个体。因此,两者的目标都是通过课程和知识的教学达到育人的目标。

2.2.2 路径互洽:突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教育观念;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更是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改革要求。这成为“教育性教学”理论与体育课程思政共同的实践路径。

(1)形成全员育人协同机制。“教育性教学”理论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方面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其实质就是要求全员育人,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各个学科教师都要正确处理好学科教学和育人的关系,并且各个主体之间不能各自为营,要搭建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形成合力来推动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飞跃。以往,一些学科教师相互推卸育人责任,理科教师认为人文类学科的教师应该担负起育人的责任,而人文学科的教师认为育人是班主任和思政课程的事情,他们都忽视了育人是贯穿于所有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任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的性格、行为、态度和信念产生影响,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和育人是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的,这种育人影响绝对不是几节主题班会就可以完成的。而体育课程思政正是通过全员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也是课程价值观功能的实现形式和实现路径。体育课程教学中不但要求体育教师进行课程思政,还要借助其他学科教师甚至后勤管理人员等各环节育人主体的力量,真正做到全员育人。

(2)打造全程育人生产链条。“教育性教学”理论关注教育的长期性和连贯性。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两个最大的特点:其一,他受到裴士塔洛齐“教育心理化”观点的启发,力图使自己的教学论完全建立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其二,他设计的教学过程以严密的结构形式系统地组合起来,这些结构之间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前一个结构是后一个结构的条件,后一个则是前一个的结果,前后不能割裂,否则,整个系统就会瓦解,教学效果也就付之东流了。后人普遍认为赫尔巴特注重系统知识的教学,其源即出于此。赫尔巴特将受教育者的认识过程分成“清楚”“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并且从这四个阶段的心理结构出发设计了各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方法,整个过程都是严密而完整的体系,体现了由简到繁、由专到博、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体育课程思政要求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体育课程教学和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强调一体化建设,要综合考虑各学段学生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渐进性与过程性特征等多种因素,围绕一体化具体要求,与思政课程协同推进、与前后学段互动衔接。两者的实质都是要求全过程对学生施加影响,以保证这种影响的连贯性,防止学生在某个关键时期或者某个关键点脱节,真正做到全过程育人。

(3)扎实推进全方位育人。赫尔巴特在强调教学与育人结合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培养。他把兴趣分为六类:一是经验的兴趣,指对自然界的认识;二是思辨的兴趣,指对认识对象的进一步思考;三是审美的兴趣,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艺术评价;四是同情的兴趣,指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的同情;五是社会的兴趣,指对社会和人类的兴趣;六是宗教的兴趣,它和信仰上帝有关。在多方面兴趣的基础上赫尔巴特又提出了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根据经验的兴趣,应设自然、物理、化学和地理等课程;根据思辨的兴趣,应设数学、逻辑和文法等课程;根据审美的兴趣,应设文学、绘画等课程;根据同情的兴趣,应设外国语(古典语言和现代语)、本国语等课程;根据社会的兴趣,应设历史、政治和法律等课程;根据宗教的兴趣,应设神学等课程。这些课程涉及自然、社会、思维等多个方面,使学生能够接受到完整的全方面的教育。***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而“立德树人”的关键,就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有效地融入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全过程。体育课程思政的结构也应该是立体多元的,要把“立德树人”放在各个方面,嵌入到体育课上课下、覆盖到网上网下、延伸到校内校外,追求育人无处不在。

2.2.3 方式互洽:主张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显性课程通常指的是国家正式施行的学科课程;隐性课程是国家没有正式实施,但在学校环境中伴随着显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而产生的实际存在的课程。“教育性教学”理论中的德育手段分为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直接手段,即思想道德课程,其实就是通过显性课程来进行德育;间接手段,即通过环境、集体、建筑物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其实就是通过隐性课程来进行德育教育。

“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在育人方面,直接的知识技能教学体现的是一种直接手段,而教学中渗透的思想政治内容和道德内容则是一种间接手段。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同样是体育课程思政的方法,通过深化显性的体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具有隐性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全面而深刻地挖掘体育课程中蓄积的体育文化、凝聚的体育精神、蕴含的体育价值、形塑的体育风貌,运用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来提升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由是观之,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是体育课程思政和“教育性教学”原理中共同倡导的重要德育方法。

2.2.4 主体互洽:强化教师的关键性作用

“教育性教学”理论是教学中是一条普适性的原则,而使用这条原则的主体就是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具有高尚的品德,一言一行都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还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技巧,能够充分理解这条原则的内涵和外延并灵活地运用。体育课程思政则强调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体育学习的引路人和领导者,也是体育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和解惑者,更是通过体育课堂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理念的思想建筑师。教师能否将思想政治内容和德育内容融入体育课程教学是影响体育课程思政成败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思政和“教育性教学”原理都十分强调教师的关键作用,以教师作为纽带和桥梁,将德育内容输送给学生,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2.5 动力互洽:重视体育兴趣的培养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对兴趣的关注体现在多个方面。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在课程设置方面,他将兴趣作为划分课程的一个重要维度和指标,例如,经验的兴趣对应的课程有自然、物理等,思辨的兴趣有数学、逻辑、文学等。在教学方面,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论将兴趣进行了阶段化,以此为教学的基础,体现了对兴趣的重视。同样,兴趣在体育课程思政中的作用也极为重要。为了学生体育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和引领,体育课程思政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通过参与竞赛等实践活动,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和与同伴团结互助的亲密,从而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接受体育课程思政中的德育教育。

3 “教育性教学”理论对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指导

当前,体育课程思政已被提上日程,将德育内容融入体育当中,让体育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理不但可以很好地给予课程思政理论支持,同时还能相应地在目标、路径、方式、主体和动力等五个维度上给予实践指导,从而更好地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3.1 目标维度:将体育道德目标纳入体育课程目标

目前,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有体质健康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运动习惯培养目标、运动水平提高目标等。根据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理,学校应将体育道德目标作为最高目标纳入体育课程目标之中,体育道德目标属于“育人”的范畴。对于“体育道德”这个目标,我们应该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按赫尔巴特的说法,“道德”具有“善意”“德行”“合法性”三个基本特性,我们借用他的说法,把“体育道德”的特点拓展为三个:体育运动的善意、善意付诸行动的德行与运动行为道德判断的合法性。体育运动的善意就是指学生个体坚定参与合法规则下的运动意向,把这种运动意向付之于实践就具备了“体育德行”,而在运动实践中进行合理的道德判断则是培养维护体育道德规范的能力不可或缺的行为。

明确了什么是体育道德目标后便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从体育道德目标的内容上看,规则可以作为培养学生体育道德的重要媒介。从实践上看,任何体育竞赛都有相应的规则规程,体育课程要利用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让学生通过竞赛领会到行为规范意识、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体育运动中规则意识的培养虽然不能代替法治教育,但是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需要说明的是,实现体育道德这个目标不单单局限于体育竞赛场域,在实践中,可以将体育道德目标拆分成多个子目标并制定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课堂目标,设置目标时要灵活变通、实事求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评价标准方式的多样性。

3.2 路径维度: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3.2.1 采用更为丰富的教学形式

比如,改变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开辟第二课堂,转换教学的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带学生走出校园,开展户外运动的课程,让学生既能够学习到体育健康知识,又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又如,开展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把促进青年学生强健体魄同坚定理想信念贯通起来,把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同服务学生素质拓展统一起来,把推进“三走”活动与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发挥体育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作用。综上,开展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2.2 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纲要》中写道“习惯于主要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排斥其他各种方法,这是不必要的”。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方法单一,且过于程式化,极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程思政的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体育课上得生动有趣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体育课程的育人效果。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团队竞争等教学方法,提升课堂话语和知识传播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和学习,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认同,以“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的提升。

事实上,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或者课程目标。随着体育课程思政越来越得到重视,体育课程的目标也应由传统的重技能轻思想转变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仅要考虑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学到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而且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协作的能力、拼搏的意志,让学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利用习得的运动技能服务社会大众的意识。

3.3 方式维度:打破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间的壁垒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主要以显性课程为主,这类课程有课程计划以及课程目标,多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主。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育人要素生硬地塞到体育课程当中,这样恐怕会造成排异反应。在实践中,要将隐性的教育要素融入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中,或者去挖掘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教育要素。具体而言,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融入式”,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人物、事件和历史。比如,在乒乓球专项教学中可以融入乒乓球运动员事迹内容,培养学生爱国、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二是“挖掘式”,挖掘体育课程和体育技能中蕴含的精神、品质等内容。比如,在体育教学和比赛中挖掘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合作、敢打敢拼等要素。“融入式”和“挖掘式”的隐性课程产生的效果显著,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受教育者,一旦得以正确使用并且与显性课程无缝衔接则会产生“事半功倍”之效。

因此,在体育课程思政中,首先要加大隐性课程的发掘力度。体育隐性课程的载体非常之多,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体育正规课程、体育活动性课程、体育教师的人格、体育风气、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体育传媒、体育物质环境等。其次,打破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壁垒,将各方面挖掘出的隐性要素进行重新筛选和整合,与显性课程一体化,使体育课朝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开展,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使蕴含在体育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资源能够与显性的体育教学方式整合起来,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进程中具有对“坚持文化自信”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

3.4 主体维度:强化体育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地位

3.4.1 要提高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任务,更是人才培养目标中设置的课程体系中每一门课程的共同任务,体育教师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必须让全体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课程思政的意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充分了解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改变过去那种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任务的传统观念。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与奖惩机制,由此激发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还表现在主动寻求与思想政治教师合作联合上课的机会,实现协同育人。在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举办期间,体育教师能够结合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融入体育赛事的背景,与思想政治教师携手开发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的综合课程。体育教师在与思政教师合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思想政治要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意识的同时还为体育课程找到了营养丰厚的沃土。

3.4.2 提升体育教师队伍本身的道德素养和思政素养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思想道德状况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导向性。“育人需先律己”,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参与体育学习的引路人和领导者,是通过课堂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建筑师,更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推动,需要先从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政素养开始。体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人际关系:学生要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在这样的人际交往互动中,教师因地制宜引导学生领悟体育运动所传递的思想价值,启发学生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懂得合作、诚信等品质的重要性。这种在运动中弘扬德育、在参与中感知德育,寓教于行的教学环境,能够激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理解,使学生达到知、情、意、行高度一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3.4.3 注重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纲要》中对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要有训练有素的口头表达能力,要对词语作合适的选择,要确切地熟记教学内容。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体育教师更要不断充实自己,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体育科技和科学训练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在体育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教师还要具备思政教育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摒弃生搬硬套和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将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新政策、新方法、新要求融会贯通,培育扎实的教学能力。

赫尔巴特强调教师应掌握教学艺术以及充分信任和关爱受教育者。体育教师的工作不能变得程序化,即使是体育教学也需要有艺术性,如何将一堂体育课上得生动而具有美感也是体育教师能力突出的表现。尤其是在进行“融入式”和“挖掘式”的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收放自如,而不是简单的嫁接,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摸索和学习。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过渡,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入体育课堂教学,通过改进教学内容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促进高尚品格的培育与养成。

3.5 动力维度:把培养学生高雅体育兴趣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有好坏之分,教学应当端正学生的思想和努力方向, 引领他们走上正确道路, 这样做会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 但这种被动性不应当压制他们身上较好的主动性, 倒是应当激发起这种较好的主动性。这给体育教学带来重要启示:要培养学生高雅的体育兴趣,摈弃不良体育兴趣的养成,从而为课程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正向动力。赫尔巴特将兴趣作为最终的目的,“教育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兴趣。同时高雅体育兴趣的培养也能作为“立德树人”的途径之一,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是实现学生“体育道德”的手段,更是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的重要动力,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3.5.1 体育课程内容兴趣化

我国学校体育存在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体育课乏味枯燥,无法为学生带来乐趣。这就迫切需要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尤其要在课堂中适当地添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在进行体育技能训练时引入有趣的体育故事或者某个技术形成的背景,为单调的体育训练增添乐趣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更了解这个体育项目。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课程的内容可以更加丰富而有趣,体育课的内涵可以得到拓展,在实践中可以利用一些新鲜的知识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课堂上,可以先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为切入点,为接下来的技能讲授营造一个有趣生动的背景氛围。

3.5.2 教师教学方法兴趣化

大多数体育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并且形成了固定的程序,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提不起兴趣。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打破定式思维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要充分了解和关注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第二,改变体育教学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将体育教学放在学校之外,充分利用公园、草地等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吸引学生对体育课堂的注意力。有关研究发现,户外的环境更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在真实生动的教学环境中更能激发学生拼搏进取、不畏艰辛的体育精神。

4 结 语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理明确了教育和教学的关系,丰富了当时的教学理论,开创了教育史的新时代。在课程思政日益受到重视的当前,“教育性教学”原理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对体育课程思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还应看到该原理存在着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比如强调知识增长和道德发展之间的绝对因果关系、将教学作为道德教育的唯一途径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要看到“教育性教学”理论的不足,结合时代要求和工作实际,批判地应用该理论指导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