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内在逻辑到发展实践: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契合

时间:2024-05-09

张晓林,关清文,韩会君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经济发展变幻莫测,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呼声愈发嘹亮。为了构建新时代全球国家新格局,稳定国与国交往新常态,实现全人类发展携手共进、同心协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2017年2月10日举办的联合会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意味着世界多数国家已经认可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宪法》序言中的“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其基本主旨是为全球和谐发展、促进区域协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公平正义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总书记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掀开了世界发展进程的时代探索与伟大实践。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前,习总书记始终怀有深厚的奥林匹克文化情怀,不断地在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融入奥运大家庭,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已成为***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体育行动。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当今全球最大文化盛宴的奥林匹克运动,其主导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高度的吻合度,两者均是倡导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世界性方案和实践活动。《奥林匹克宪章》明文规定,“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促进各国、各地区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和平世界。”本文试图基于哲学认识论基础上,阐释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其积极弘扬的奥林匹克精神之间的契合性,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在逻辑契合

1.1 历史逻辑:内嵌人类社会发展印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虽然是近现代以来提出的,但是二者均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纵览历史发展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内嵌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印记。

文艺复兴以来,人类思想的启蒙打开了科学之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逐渐冒出萌芽。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人们生产方式发生质的不断变化,物质生活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局限于现有的区域,夹杂着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在随后的新航路开辟与部分国家的殖民扩张,尽管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殖民统治、暴力奴役等恶劣行径,但是从推动全球化经济贸易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消除各领土国家封闭的状态做出了贡献。从那时起,全球各地区的交往日益深入,共同在这个地球家园上共享同一份资源,人类也由此埋下了命运共同体的“种子”。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全球各地区人民的相互认知连在一起之后,才逐渐形成共识,其理念的共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世界变局的不断变化而日渐强烈,深深烙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印记。

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诞生与发展具有相同的历史逻辑,奥林匹克精神更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公元前二三千年左右,古希腊青铜时代的人们由于文明的进步,引发了土地的扩张与侵略,人们处于保卫家园的目的,出现了如斯巴达勇士一样的健硕身躯,奠定了“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基础。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的“角斗”成为奥林匹克竞技最初的内容。但随后由于罗马帝国奢靡之风的席卷而来,体育随着古罗马的衰落一同走进了中世纪。这个时期的体育运动如同“暗黑论”与“优雅论”的争辩并存一样,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声音。中世纪时期,网球、棋牌、骑射等休闲运动和户外运动的发展为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丰富扩充了大量元素。自文艺复兴以来,到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生产发展的同时,提升了体育运动的科学化水平,人们对健康的诉求使得体育在“更加科学”的层面上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和“人人都有享受体育运动的权利”。进入21世纪以来,奥林匹克精神通过体育运动的媒介和载体,不断发挥着促进全球发展与和平的重要作用,奥林匹克格言增添了“——更团结”的新内容,指导世界百年变局下的人类社会发展走向更加团结的未来。

探寻着历史发展的脉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之初,并且跟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其自身的价值更加凸显。因而,从历史的逻辑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同样内嵌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印记。

1.2 理论逻辑:指引人类社会发展走向

历史发展的角度得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孕育的产物,是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概念构想,从二者内在深层理论来看,都是指引人类社会始终保持积极的发展姿态,走向更加美好、和谐的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是“共同体”概念。马克思在众多论述中提出多种不同的共同体概念。其中,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里记载了马克思对共同体进行的历史考察,依照人和共同体关系标准,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主线上,将共同体划分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3种形式,构建起社会共同体发展的三大历史坐标。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包括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因为全人类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不断探索而逐渐加深了交往,是一种地缘关系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又包括抽象共同体,全人类共享同一份地球资源,从生产资料的共享、共取的角度上将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包含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又包含了“抽象共同体”,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并都指引着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走向和谐与友好,正如***总书记所言,全球人民“共呼吸、共命运、齐发展”。

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主旋律下,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爆发巩固了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共渡难关的意识。2021年8月8日,国际奥委会颁布最新《奥林匹克宪章》,将原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更改为“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从内容上来看,“更团结”体现了全球人民对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给予服务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厚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倡导的“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价值基点相同。从形式上来说,“更团结”前面加上了破折号(“——”),可以理解为,“更团结”是“更高、更快、更强”的最终目的。人类通过体育运动展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将这种文化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鼓舞了每一个民族,通过“更高、更快、更强”的积极方式,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美好。因此,奥林匹克精神中的“更高、更快、更强”并不是无意识的正向行为,而是指向“更团结”这一人类共同目标的主动求索。尤其是明确提出“更团结”的内涵后,奥林匹克精神更加致力于改善全世界性别、种族歧视等人权问题,促进了全人类的友好交流。

深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层内涵,二者均体现出服务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与友好共进的理论意义,凸显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共同指引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理论契合。

1.3 实践逻辑:映射人类社会发展样貌

历史的发展包含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其内部隐含的理论逻辑始终指引着发展的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历史与理论维度上的交汇,碰撞出实践逻辑上的相似性。

科学社会主义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必将走向“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面对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下的应势而谋、顺势而为、趁势而行的中国方案。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人类命运的前途方向,致力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一全球价值观符合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倡导的是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各国共处在一个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从人类的长远发展出发,从全球治理视角指出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寻求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尤其是近百年来,全球资源危机意识不断增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频频侵扰人们生活,碳中和、碳达峰的提出,为全球资源环境治理迈出了新的一步。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映射着当下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样貌,坚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各国人民“一起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样,奥林匹克精神同样映射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样貌。奥林匹克精神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通过体育竞赛的手段,消除各种歧视和偏见,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建立一个和平发展的美好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活动形式,如今通过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青年奥运会、特奥会等不同形式积极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增进各国间友谊,促进世界的团结、和平、发展。

因此,从现实角度来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共同利益驱使下的产物,而奥林匹克精神是促使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维护团结与公平竞争,两者都共同致力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哲学认识契合

起源于古希腊临时休战的奥林匹克运动,传递着人类和平发展的世代梦想。中华民族从古代就怀有创造世界天下和合的梦想,庄子曾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夫是之为人师,是王者之法也”。***总书记依据全球化和信息化革命发展的趋势,以不畏浮云的胆识和高瞻远瞩的胸襟,融突而和合古今中外思想之精华,以其卓越智慧和智能创新,和合、升华中华民族传统的天下观,在新世纪、新纪元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将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哲学认识论层面存在契合性。

2.1 “类本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主体结构

从“类本质”概念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群体”“种族”和“民族”等意识,这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体架构,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生成与传递的主要结构。在哲学场域,科学家们在对人的生存发展进行探讨时,往往将人看作是“大写的人”,从人类的整体视角来分析问题。费尔巴哈将人看作是一种“类本质”的存在,马克思也延用了“类本质”的概念,将人理解为具有社会性,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性论进行批判后,主张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来理解人的类特性,他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哲学意义的“类”为我们理解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马克思的“类本质”思维就将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是对具有“自我意识”的同类的统称。基于“类”的思维模式,对“种族”“种群”的生物学理解实现了一次全新的思维超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哲学认知基础。以“类”的思维方式和共同体的价值取向直接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从而使人类社会不再仅是以个体或者某种群体之间遵循一定规则从事各种竞技的场所,使得所有人充分利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来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活空间。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从古代奥运会沿袭至今所形成的奥林匹克精神不仅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深受后人的尊崇和借鉴。《奥林匹克宪章》指出,“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正是从“类”的思维特性出发,将所有参与者视为类存在物,构建竞技共同体,超越人类肤色、语言、种族、民族和地域的不同,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追求和谐与和平的理想。作为“类”,让人在自然的万物中构建人的自在世界,从“自在存在”转化为“自为存在”,并不断引导和规范自身的生活活动,逐渐促建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也作为“类”,奥林匹克精神成为人类社会的共享文化遗产,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遵循的普遍价值观,表达了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因此,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在联系来看,“类本质”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主体结构。

2.2 “交往”: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和奥林匹克精神弘扬的行为表现

交往作为维系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有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立在“命运与共”的场域交往中,而奥林匹克精神形成于奥林匹克竞技的场域交往中,所以说,“交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与奥林匹克精神弘扬的行为表现。

交往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和活动的关系上,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独树一帜地构建了经典交往行动理论,该理论从辩证思维揭示了交往对构建合理的社会关系的积极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叶就做出判断指出,全球化必将到来,世界市场必然会形成,人类历史终将会进入世界历史阶段。世界历史进程的方向、目的和价值指的是民族国家的联合行动,建立起真正的普遍交往,摧毁虚假的群体组织而构建起真正的共同体。***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观念,以及在此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实践举措,都需要建立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明交流、双向交往基础上。通过相互尊重、平等交往,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谐共处,推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共同繁荣,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理念,也是对当今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更加深入和更加广泛的现实审视。

奥林匹克精神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要形式,使全球各地区人民在不同空间场域从事相同的活动内容,也由此产生出不同活动的精神文化。这种来自不同空间场域的相同行为和文化精神,实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全球“交感”。参与原则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原则,充分体现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交往特性。参与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精神等等,“参与比取胜更重要”道出了交往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在价值。奥林匹克运动为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竞技参与者提供了交往的运动场,促进了体育活动的交往,同时,它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又为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参与者聚集在一起,促使大家在相互交往中增进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团结和平与发展进步。

由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倡导的全球人民文明互鉴、携手共进、命运与共与奥林匹克精神所阐释的“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全民参与行为,均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为。

2.3 “平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依归

“平等”是一个可以追溯至奴隶社会时期较为古老的历史命题,也是与人们生命延续、生活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追求平等仿佛是广大劳动人民内心的呼声,同时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平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也应当会是未来世界社会秩序发展的基本样貌。尤其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与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以来,商品的大规模流动的背后一方面是资本的无限扩张,另一方面透露出劳动者的辛勤劳作。现代社会仿佛建立了一套似乎符合平等理念的“买卖关系”“雇佣关系”等,这些看似平等的背后充斥着对劳动者的不公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穿了这一虚伪的面纱,他指出,“劳动力使用一天所创造的价值比劳动力自身一天的价值大一倍”。也就是,劳动者拼命地在为资本家创造生产资料的同时,他本身能够获得的生产资料就越少。在价值不对等交换基础上,劳动者加剧了自身与资本家的生产资料获得差距,与平等的概念越来越远。因此,以商品利益交换为桥梁解释的平等都是一种虚假的说法,只有从人类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概念出发,才有可能实现平等的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所形成的,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携手共进的价值基点出发,重构世界各国和平友好的关系,坚持主权平等的基本原则。同样是建立在平等的人类文明上的奥林匹克精神,在最初的《奥林匹克宪章》中就提出,体育是人人享有的一项权利,这是奥林匹克精神提出的基本人权平等,从这一方面来看,对于性别、种族的歧视,也是奥林匹克精神极力捍卫的平等范围。比如,20世纪著名运动员杰西·欧文斯,用自己杰出的运动能力在对抗种族歧视的过程中尽显奥林匹克精神。所以说,平等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点与价值依归,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开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体现。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展实践契合

3.1 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只有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条件下,人类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以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为出发点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资本共同体向自由人联合体过渡的重要阶段,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将人类作为主体视阈,以共同体作为组织框架,以解决全球性问题作为目标任务,最终共同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关注人的身心协调发展,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共进,提升人的自我超越与公平竞争,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从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人的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似,奥林匹克运动在诞生之初也是为了满足于人类生活休闲之娱,服务于城邦之间的友好交流,由此凝聚的奥林匹克精神也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凝聚力、培养开放包容的宽广胸怀等方面,奥林匹克运动彰显其独特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存在契合性。

3.2 追寻和合友善的共同利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念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民族的和合思想一脉相承。共同体理念与和合思想交相辉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实现个人的道德理想人格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理想世界。人类社会本就是一个天然的利益共同体,每一个个体必须学会开放、包容并选择恰当的方式,与他国共商共建共生共存共谋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主张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在安全上协商对话、安危与共;在经济上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在文化上互鉴共存、求同存异;在生态上合作应对、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内在要求高度一致、相互契合,顺应了当今国际社会交往与世界和谐发展的共同利益。与此同时,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目标,更是体现出“追寻和合友善”的动向,奥林匹克运动最终要指向“更团结”的人类发展目标。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被全人类所接受的生活内容。奥林匹克运动会团结各国人民,促进人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共处,正如《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的社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提倡参与比胜利更重要,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相互尊重,彼此交流与公平竞争,以合作共处代替冲突对抗,以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善待各国的文明成果。由此可见,追寻和合友善的共同利益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共同发展目标,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有助于建立一个和睦友善、和谐发展的世界。

3.3 践行和平发展的责任担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站在全球的高度上,体现了一种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道德情怀和责任担当,展现了超越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中秉承了“天下为公”儒家伦理思想,彰显了“天下一家”为核心的相互尊重、和平发展的大国责任形象。孔子所讲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精髓,也折射出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的行动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国际责任,注重自己要成功也要别人成功,积极倡导个人、社会与整个世界协调平衡地和平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促进发展与和平始终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延续一千多年而从未间断过的古代奥运会,是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和平盛会,而现代奥运会是让全世界人民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团结合作,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新世界服务。作为奥运会重要文化仪式的火炬传递在全球创建了一种社群和世界公民的精神,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能够培养仁爱、尊重、平等友善和公平竞争的处世态度,奥运会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新的、强大的盟友”。2013年8月23日,联合国将每月4月6日定为“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国际日”,进一步扩大奥林匹克精神践行发展与和平的国际影响力。综合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奥林匹克运动会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国际社会运动,是符合各国人民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根本利益。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体系契合

4.1 人文主义核心价值指导思想的高度统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样服务于人类未来的生产生活,从人文情怀的维度上,二者高度统一的人文主义核心价值指导思想使其在产生较为紧密的价值体系契合。

***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文明应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可,需要以文明对话搭建加深各国相互信任的坚实基础,需要各国人民之间树立以人的“类存在”为根基的共同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出各国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以人文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指导下所勾勒出的人类美好社会的全球治理方案和共同价值准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同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当今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国际性文化盛会,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从古希腊奥运会中的和平与友谊、公平竞争和展示自我、不断奋进,到现代奥运会中崇尚个性解放、以人为本,颂扬和强调人的价值,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激发人的精神,都展现出奥运会中丰富的人文内涵。顾拜旦《体育颂》赞扬体育对人的价值和功能,吹响了现代奥运会中人文主义的号角。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颁奖仪式等环节,强调人类文化的互鉴交流,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北京奥运提出“人文奥运”的理念,强调以人为主体的奥运参与人文现象,助推现代奥运的人性化发展。从国际奥委会创办青奥会,实施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等活动都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核心价值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人文主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共有的价值观。

4.2 尊重平等与公平竞争价值原则的内在一致

尊重平等与公平竞争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基本原则,更是人类在全球发展中所应遵循的价值契约。因尊重平等而产生和谐、友好,因公平竞争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就是为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服务,旨在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建构彼此尊重、相互认同的国与国关系,同时又树立公平竞争、平等互利的共同发展价值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追求国际公平正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现代奥运会创办之初,国际奥委会就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就明确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参加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要体现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汇集了全球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员,体现出奥林匹克运动中所蕴含的相互尊重与公平竞争的精神氛围。可见,作为全球治理新方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作为人类共有文化遗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都强调各个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在各自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上实施公平竞争。

4.3 合作共赢与和平发展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了彻底打破国强必霸的旧思维,强化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汇集各国人民和平发展的前进力量。合作共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实现共建共赢共享顺应当今时代潮流。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也符合世界发展的大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奉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鲜明旗帜,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新时代外交布局。这种合作共赢与和平发展的价值观念在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与精神文化中展现的更为明显,这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价值体系契合的微观表现。具体来看,北京奥运提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体现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在实质和普遍价值观,表达出了人类追求“团结、友谊、和平”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从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向全世界传达的“天人合一”“和为贵”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深刻反映了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价值观。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中五大洲的不同颜色圆环互相交织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齐聚奥运盛会,展示出团结友谊与和平发展的奥林匹克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奥林匹克精神均展现出追求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的共同理想,顺应了全世界的共同愿望。

5 结 语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奥林匹克情怀在促进人类健康发展、维系世界和平、营造合作共赢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积极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所提出的中国方案推动了奥林匹克在全球的进一步传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为统领,全面树立新时代大国责任和使命,携手各国人民共商共建共享奥林匹克运动,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入发展注入强大的中国正能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有着多重的内在契合点,共同致力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