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吴晓
[摘 要] 《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每周评论》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对目前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与展望,以期对报刊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每周评论 陈独秀 胡适 马克思主义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于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周刊,并在发刊词中指明其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每周评论》虽然只发行了37期,但在当时的舆论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学术界逐渐在报刊研究上抱以更多关心,在《每周评论》的研究上也大有进展。
一、研究概况
根据中国知网、读秀图书网和超星图书网的资料显示,谈及《每周评论》的图书很多,题名包含“每周评论”的书目有15部;提及《每周评论》的文章有200篇左右,但篇名包含“每周评论”的相关论文只有31篇,其中硕士论文4篇。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整理和出版一批关于《每周评论》的文献资料
研究《每周评论》最基本的资料,是195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每周评论》影印版。20世纪50年代国内出版了一些研究《每周评论》的文献资料,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编的《每周评论杂志资料索引》,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出版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1958—1959年),近期的有杨振武、周和平主编的《红色起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早期稀见文献汇刊》,都曾对《每周评论》作了专门而简要的介绍。此外,《李大钊全集》《独秀文存》等人物文选都收录了他们发表在《每周评论》上的文章。
(二)发表了许多关联《每周评论》的学术论著
在学术专著方面,收录及记载《每周评论》的图书很多,主要集中在人物传记、新闻史专著、革命史专著或者思想史著作中。人物传记,例如朱文华的《陈独秀评传——终身的反对派》、闻学峰的《胡适办报实践与思想研究》等著作中谈到《每周评论》。新闻史专著中也介绍到《每周评论》,例如刘家林的《中国新闻通史》等。一些革命史专著对《每周评论》也有一定的分析,例如彭明著《五四运动史》等。此外,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著作中也有涉及,例如姜义华著《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林代昭和潘国华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等。在学术论文方面,研究内容主要以《每周评论》作为素材来研究人物和社会的思想状况、五四运动的开展等等。
国外研究《每周评论》的成果大多体现在一些社会历史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费正清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书从陈独秀和李大钊的文章入手,捕捉《每周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周策纵的《五四运动史》《五四运动研究资料》都对《每周评论》进行了介绍,其中收录了许多五四时期的报刊、资料,为学术界的报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
(一)《每周评论》办报情况
《每周评论》的办报情况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李光一从出版内容和形式入手,对《每周评论》进行分析。他认为《每周评论》的特点,是“紧密配合着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用进步的观点加以报道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战斗性强”[1]。章玉梅也关注到这一点,认为《每周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它侧重于鼓动政治斗争,是一种“统一战线性质”的刊物[2]。杨丽则分析了《每周评论》的栏目设立情况和发行背景,明确指出办刊宗旨的重要性及对如今报刊事业发展的借鉴意义[3]。王燕认为《每周评论》在语言文字和版式设计上较以往的报刊有新的突破,大部分文章使用白话文行文,注意分段分行、区分大小标题和使用标点符号,人们阅读起来较方便,也更容易通过《每周评论》获取社会信息[4]。李家勇从资金来源和营销模式两方面分析了《每周评论》的特色之处,它以北大为支撑,结合商会、关注大众,通过同人资助、销售和刊登广告,建构了系统的销售网络,成功的发行模式是其能够立足于世的前提[5]。杨丽丽则从陈独秀、胡适与《每周评论》办报方针的联系,来探讨主编对报纸舆论导向的作用,不同信仰的主编决定着报纸不同的舆论导向,而舆论导向的对与错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6]。
(二)《每周评论》与五四运动
《每周评论》与五四运动的关系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较多。赵福亭从文本分析入手,阐述《每周评论》与五四运动的关系,认为该周刊在五四期间刊载了大量反映现实的文章,对五四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政治指导作用[7]。张天安、赵东喜认为《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发生之前,已经在社会思想上做了引导,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支持着五四运动的发展[8]。王燕也论证了《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舆论导向作用,指出尤其是“特别附录”一栏汇集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抓住了人们的关注点,强化了人们对五四运动的认识,也体现了言论的先进性及号召性[4]。李家勇从历史学角度,宏观与微观并茂,指出《每周评论》大篇幅报道了五四运动的进程,显示出《每周评论》的舆论指导作用,支持着五四运动的发展[9]。翟俊涛着重指出《每周评论》称颂、支持和引导五四运动的各类形式,认为其具有独特的风格,用全部或大部分版面来详细报道和分析、评论这一伟大群众运动的进展,从而实现与五四运动的紧密结合[10]。
(三)《每周评论》与人物研究
1.《每周评论》与陈独秀。陈独秀集创办人、主编和撰稿人三重身份于一身。所以研究人物与《每周评论》,离不开对陈独秀的研究。张敬让认为,从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大量文章中可以看出陈独秀的思想出现了新的转变,即开始放弃激进的民主主义,逐步向马克思主义靠拢[11]。周萍、胡国喜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并详细指出这种转变的主要表现,即:“初步觉悟到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不能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逐步接受唯物史观;逐渐关注俄国,从冷漠、同情到拥护俄国革命;开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社会现实问题”[12]。朱文华还认为,陈独秀作为一名反对旧封建的斗士,在主编《每周评论》期间,致力于“谈政治”,实现了从精神领袖到政治领袖的过渡。[13]此外,刘海霞指出《每周评论》与陈独秀是互相成就的,前者是陈独秀点评时政的一个阵地,而陈独秀的名望和其对国内外现实的透彻把握促使前者成为舆论前锋[14]。钱英、李琴则介绍了陈独秀在五四时期从事报刊活动的编辑思想及风格特色,即办报需有统一确切的宗旨、政治方向和宣传方向[15]。
2.《每周评论》与李大钊。李大钊是《每周评论》另一位主要创办人,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李继华根据李大钊行文的特点,对《每周评论》中未署名的文章进行分析,认为有7篇短评属于李大钊所写[16]。邹阳还认为,李大钊以各种笔名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对当时的舆论走向起着引导作用,并指出李大钊当时已经有着新闻自由的思想[17]。孙建华认为,《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标志着“李大钊以至于整个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第一次提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性问题,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18]。莫里斯·梅斯纳认为,李大钊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体现了其自身发生的变化,即彻底投身于马克思主义政治运动的纲领中去了。在“问题与主义”的争论背后存在着两种准则:“根本目的伦理”和“责任伦理”,李氏选择了后者[19]。
3.《每周评论》与胡适。胡适是《每周评论》第26期之后的主编,他给报纸后期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变化。首先,胡适自己谈到《每周评论》的创刊时说:“《新青年》杂志便可继续避免作政治性的评论;同时他们也可利用一个周刊来得到政治的满足。”[20]p190“他们”即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其次,关于胡适接编《每周评论》后报刊方向的变化。张德旺认为,胡适接编《每周评论》后虽然主要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但政治性质上未起根本变化,基本保持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向[21]。王晓帅认为,从胡适接任主编后《每周评论》刊载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对独立精神的坚持,宣传杜威实用主义学说,主要表现在删减国内、国际大事述评两个栏目,始终不谈“政治”[22]。再次,关于胡适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研究。张少鹏指出,胡适通过《每周评论》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本意是“基本建立实验主义方法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话语领导权”,并不是针对哪一种或几种“主义”[23]。于兴卫还认为,在评价胡适时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特别是在评价胡适《每周评论》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这段历史时,应对胡适的观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肯定其中的积极因素[24]。
4.《每周评论》与其他撰稿人。学术界对《每周评论》的其他撰稿人也进行了分析。例如吴汉全指出,高一涵为《每周评论》撰文以反对日本侵略,抨击军阀统治,追求理想社会,推动进步思想的传播[25],并指出学术界对高一涵研究的现状和以后应努力的方向[26]。薛华对高一涵的文章也作了系统的分析,指出高一涵的文章体现了关于“平民政治”的理念,难能可贵[27]。赵崇华认为,王光祈不仅为《每周评论》撰稿,也参与了刊物的发起工作,同时指出王光祈在《每周评论》时期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反映出进步知识分子的认知情况,体现了《每周评论》作者群的思想面貌[28]。宫正指出,张申府参与了《每周评论》等先进刊物的编辑工作并发表了大量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思潮,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29]。杨琥则通过多方考证,认为“明生”即陶孟和[30]。
(四)《每周评论》与马克思主义宣传
这一点在学术界研究《每周评论》与人物、事件及“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相关内容常有提及。费正清认为,《每周评论》在马克思主义宣传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陈、李二人的多篇文章闪现着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的精华。赵福亭认为,《每周评论》第一次比较准确地摘译了《共产党宣言》,将马克思恩格斯这一经典著作直接介绍给中国民众,是非常值得肯定的[7]。张敬让认为,《每周评论》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介绍和宣传,刊载的许多文章都包含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劳工理论等马克思主义观点[11]。高艳喜则从基本观点、宣传思路和手法方面,比较细致地探讨了《每周评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并且通过寻找主要途径和具体手法来分析总结《每周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31]。此外,张宝明从《每周评论》演绎出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看出,马克思主义者与实验主义者之间的相互争论使得双方的思想不断完善和成熟[32]。刘熙、何峰认为,一场以《每周评论》为主战场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带来了积极影响[33]。张丽娟也认为,两种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批判和辩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实验主义的反封建主义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清理了一些观念上的阻碍”。第二,一些在实验主义指导下的改良实践出现失败,也给“进步知识分子转而寻求切合中国国情的救国方针与理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第三,实验主义主张“求实”,“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也开始结合中国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中国的工人宣传并且组织工人运动”[34]。
三、问题与前景
学术界关于《每周评论》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历史学、新闻学、传播学等领域。纵观《每周评论》的研究成果,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还有许多待拓展和深入的空间。
第一,现有成果缺乏系统和全面梳理。总体上关于《每周评论》的宏观分析较多,微观探究的较少。《每周评论》文本内容非常丰富,设有许多特色专栏,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偏向于整体探究,各栏目的整理分析不足,有待继续深入挖掘。
第二,对《每周评论》与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不是很多。《每周评论》创刊于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期间各种思潮大爆发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呈百家争鸣之势,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实验主义等思潮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不断地变化,更有此消彼长之势。马克思主义作为其中一种思潮,也与《每周评论》羁绊甚多,而学术界针对《每周评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地阐述以及探讨《每周评论》的背景、过程、传播的内容和影响等的专门性研究成果还不是太多。若试着以社会思潮为依托深入研究《每周评论》,相信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
第三,对《每周评论》撰稿人的研究不足。学术界对作者群的研究集中在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三人。事实上,《每周评论》的撰稿人有很多,他们在《每周评论》的发行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界对其他撰稿人如王光祈、张申府、张慰慈、陶孟和等的研究偏少,只在少数的文章简单提及。加强对其他撰稿人的研究,有利于人们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认识《每周评论》。
参考文献:
[1]李光一.《每周评论》简介[J].史学月刊,1982(5).
[2]章玉梅.《每周评论》介绍[J].新闻大学,1984(2).
[3]杨丽.《每周评论》的办刊宗旨及对当今报刊业的启示[J].中国报业,2013(18).
[4]王燕.《每周评论》与五四时期的社会变革[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5]李家勇.《每周评论》的经营初探[J].工会论坛,2010(1).
[6]杨丽丽.浅谈“政治家办报”的必要性[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3).
[7]赵福亭.《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J].历史教学,1963(8).
[8]张天安,赵东喜.试论《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的影响[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0(3).
[9]李家勇.《每周评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10]翟俊涛.《每周评论》与五四运动[J].史学月刊,1994(1).
[11]张敬让.陈独秀与《每周评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8).
[12]周萍,胡国喜.从思想解放的先驱到政党创建的元勋:五四运动中的陈独秀[J].红河学院学报,2009(3).
[13]朱文华.陈独秀评传——终身的反对派[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
[14]刘海霞.每周评论天下大事——以陈独秀“随感录”看《每周评论》对时局的针砭[J].世纪桥,2007(6).
[15]钱英,李琴.“五四”前后陈独秀报刊编辑思想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16]李继华.《每周评论》中的李大钊佚文辨析[J].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2009(1).
[17]邹阳.李大钊新闻思想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
[18]孙建华.“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1(5).
[19]莫里斯·梅斯纳.李大钊与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J].谢荫明译,北京党史研究,1989(4).
[20]胡适口述自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1]张德旺.论胡适接编后《每周评论》的政治方向[J].北方论丛,1987(5).
[22]王晓帅.胡适报刊宣传活动与其新闻传播学说研究[D].武汉:湖北经贸大学,2011.
[23]张少鹏.“五四”前后胡适的处境与“问题与主义”之争[J].社会科学论坛,2013(10).
[24]于兴卫.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几点思考[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2).
[25]吴汉全.《每周评论》时期高一涵思想政治研究[J].安徽史学,2005(3).
[26]吴汉全.高一涵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的努力方向[J].安徽史学,2007(6).
[27]薛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高一涵的社会政治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28]赵崇华.王光祈与《每周评论》[J].音乐探索,2010(2).
[29]宫正.张申府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贡献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30]杨琥.“明生”“去图”“CZY生”及其他——《每周评论》等报刊若干撰稿人笔名索解[J].历史研究,2009(3).
[31]高艳喜.《每周评论》马克思主义宣传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9.
[32]张宝明.“问题”与“主义”:两种思想谱系的历史演绎——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衔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2).
[33]刘熙,何峰.胡适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推动——从“问题与主义”之争谈起[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
[34]张丽娟.胡适与马克思主义——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4.
责任编辑/彭月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