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丁爱侠
[摘 要]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近年来,农村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农村环境科普教育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该文提出了推进农村环境科普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包括以人文精神引领农村环境科普教育,提升农村中小学科普教育水平,促进环境科普教育主体多元化以及利用自媒体作为环保科普教育平台。
[关键词]农村环境 科普教育 实效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科普教育,并于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近年来,科普教育的地位更是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15年9月,中国科协公布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的科普教育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正在慢慢缩小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然而,值得重视的是其中城镇居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幅度较大,从2010年的4.86%提升到9.72%,而农村居民仅从2010年的1.83%提高到2.4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的整体科学素养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此外,当前农村地区环境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敏感问题,空气、土壤、海洋、湖泊、河流到处都有污染,食品不再安全,身体健康受到威胁。虽然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在于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和不合理的现行管理体制,但农村环境科普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农民自身环境科普素养的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环境污染的恶化。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农民没有能力用科学知识去解释,而是运用想象、直观和意志等非理性的方式来解决人与环境的问题[1]。因此,这些地区各种非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的迷信活动十分盛行,王林等伪科学大师以及各种风水先生备受尊崇。所以,农村环境科普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与发展问题,提高农民群众环境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以人文精神引领农村环境科普教育
科学的终极价值是人文价值,科学普及的终极价值也是人文价值。科普教育是一种大众化、通俗化、互动性强、参与人数巨大的教育方式。科普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教会民众科学技术有哪些好处,更重要的是要唤醒民众的美德意识和健康意识,告诉民众如果利用不当,科学带给人类的也有可能是灾难。现代科普教育中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同样重要。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科普不仅传递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传递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注,对一种理想人格的肯定。人文精神引领下的环境科普教育就是坚持人文思想,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发挥民众的主观能动性,让民众在了解或掌握科学知识后能够判断事物的是非和真伪,不会利用科学去干对社会、对人类有害的事情。同时,在科普教育中不断完善自己,自觉成为一个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人。
然而,农村地区的传统环境科普教育偏重于一些生产和生活科学技能的传授,完全没有涉及民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农村地区迷信和伪科学的盛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贫乏,更是民众缺乏人文精神的表现。甚至有些农民把掌握的科學知识当成是和自然环境对抗的技术工具,无条件、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为了眼前个人的一些私利,不惜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当前,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镇,农村人口受到社会大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盲目攀比,过度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环境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总是牺牲公共利益以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很多人认为只有抢在别人前面占有足够的资源和财富,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至于环境污染,影响的又不是自己一个人,只要自己的钱足够多,大不了搬到城里或其他地方生活。可是这些人从来不会想到,如果全世界人人都像他那样做,哪里还有适合生活的地方呢?
人文精神引领下的科普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过程,既可以提高他人的认知能力,也可以在科普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科学人文精神。当然,科学并不是万能的,科普教育也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或者在短时间内增加群众的幸福指数,但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一座和谐发展的桥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老百姓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提升农村中小学科普教育水平
近年来,在城镇化过程中以土地为代表的生产要素被重新优化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向新兴乡镇企业转移,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农民素质结构性下降。村庄空心化、人口低龄化和老龄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给农村科普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2016年2月,《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青少年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2]。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和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环境科普教育的状况关系到农村地区未来的环境和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不断滑落,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再加上普通高校就业压力巨大,很多农村孩子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或者是勉强读完大学就留在城市成为打工族。所以,农民系统接受科普教育的黄金时期就是中小学阶段,抓好这一时期的环境教育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环境科普教育向中小学教学渗透
当前,在农村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仍然是学校的正规教育,因此提升科普教育的有效性就需要向中小学课堂教育积极渗透,在课程安排上既应考虑独立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课程,也可以在其他课程中注重渗透环境教育相关知识, 同时在校内组织成立丰富多彩的环保兴趣小组,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 提高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3]。农村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需求范围广、兴趣比较分散,性别、年龄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孩子们对于科普内容的需求,例如男孩子一般会对有关环境治理方面的高科技内容更感兴趣,而女孩子则对生活环境体验等内容关注较多。此外,高中阶段的孩子开始思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小学阶段的孩子更倾向于到各种科普馆进行现场体验。
实际上,农村中小学阶段校内教学中很多课程已经包含一些环境科普的内容,如自然、社会、思想品德、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政治、历史等课程,如果在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地强化环境科普知识,孩子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小学阶段环境科普教育主要是让小朋友养成认识环境、热爱环境、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除此之外,还应了解一些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主要内容如下:一是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掌握一些常见的环境污染危害等。二是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程向小朋友传授环境道德观念。四是通过小学科学等课程向小朋友介绍一些简单的环境科学技能。中学环境科普教育的目标是让中学生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观,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第一,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掌握环境科学、生态学以及环境法律法规相关基本知识;第二,形成全面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第三,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第四,掌握解决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
(二)环境科普教育从中小学向社会延伸
农村孩子的家长要么外出打工,要么被生活所累,根本没有时间亲近孩子,更无暇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实际上,真正能够近距离接触农村孩子,与他们保持沟通交流,既能掌握孩子学习规律和特点,又能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就是中小学教师,这一群体是农村环境科普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激励机制,吸引中小学教师加入到科普队伍中来,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中去。科普教育机构可以聘请中小学教师参与科普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如担任项目顾问小组的成员、参加项目开发或评估小组,编写学校科普项目的相关材料等[4]。
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地区开展环境科普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掌握多少环境保护科学知识,而是要加强孩子们对环境科学的认知和理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理性思维去分析事物,从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孩子们参与环境保护和科普教育的兴趣,长大以后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家乡的绿水青山。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更加关注前瞻性、导向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所以,环境科普教育一定要从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特点出发,跳出书本,走出校园,到社会上选择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普方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真正让孩子关注环境,爱上科普。
(三)中小学要把生命价值教育放在首位
归根结底,环境科普教育是为生命安全服务的,其目标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好,人类与大自然之间更加和谐。生命价值教育關注生命质量、精神追求和道德发展,让人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揭示生命的真谛。多年来,农村科普教育水平低下的原因也和国家的教育体制和老百姓的教育观有着密切的关系。青少年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和科学知识和智力开发有关,学校和家长都一味强调高智商的培养,很多人智商高,但情商低,越来越多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为家长而活,为老师而活,活得一点都不开心,所以中小学校园内经常会出现漠视生命的行为,有些孩子受了一点点委屈就采取放弃生命等极端行为。此外,因为在长期的科普教育中缺乏生命安全和生命价值的内容,在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时束手无策,待灾害过去也不知道反思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不了解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中小学是学生接受生命价值教育的主要场所,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其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关怀和对生命的呵护,教导学生使其从观察与体会对人的生、老、病、死的感受来理解生命的意义与生命存在的价值, 进而培养学生尊重与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5]。
三、促进环境科普教育主体多元化
当前,农村地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农民对环境的满意度越来越低,但农村环境教育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农村科普教育队伍人少,素质低,应付基本的科普工作已很吃力,根本无法承担一些影响大、效果好的科普活动。再加上农民和科普教育工作者之间缺乏信任,导致农村环保科普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保科普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公众、科学家、政府、媒体、企业、社会学者等行动者之间的争论,环境污染问题的反复性与层出不穷,使得现实的争论愈演愈烈,科普机构和科普工作人员的普遍性理论认知缺少地方性辨别,并不能解决当地环境的实际问题,因此一些地方科普教育仍是走过场,发一些传单,贴几张宣传画,搞几次科技下乡,举办几次科普讲座就是科普的全部。这些“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教育方式根本得不到老百姓的呼应。此外,一些科学家片面地认为“老百姓是无知的,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喜欢小题大做”,而大部分农民虽然并不了解相关知识,但对政府和专家的观点总是本能地反对,认为他们的理论是受政府指挥,目的是迷惑群众、掩盖环境污染的真相。所以,很多时候农民宁愿相信坊间流言,也不会主动向科普机构寻求帮助。
人是科普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壮大科普队伍,吸引更多的草根人士加入,拉近科普主体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促进科普受众向科普主体转化,是提高农村环境科普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环境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环境保护和环保科普教育不仅是科协等职能部门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每一个关心环境、热爱科普的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这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相对于专职科普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普通科普志愿者的宣传方式和宣传内容更有趣,更能贴近普通农民。实际上科普教育活动是一种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过程,志愿者在向他人传授知识,普及科学精神的过程中也在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样,那些曾经接受科普教育的人感受到科普的力量,也会成为科普志愿者,所以科普过程也是壮大科普队伍的重要途径。
四、利用自媒体作为环保科普教育平台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已成为老百姓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自媒体技术和设备的普及让农村居民,特别是年轻人渐渐习惯于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了解信息,网络已经超过报纸等传统媒体成为老百姓使用频率第二高的信息渠道,仅次于位列首位的电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将来很有可能超越电视成为最受欢迎的大众媒体。在自媒体社会,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人人也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现代科普教育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自媒体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借助自媒体设备和技术。科普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大大提高覆盖率,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也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此外,和传统科普教育平台相比,自媒体具有投入小、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QQ群等,可以在农村科普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更好地提升科普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文克忠,农彦.关于迷信和伪科学泛滥的反思[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13(2):35-38.
[2]郑振华.福建省农村青少年科普教育状况与思考[J].学会,2013(4):61-64.
[3]申秀英,刘沛林,徐美.“两型”视角下农村环境教育优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137-141.
[4]崔百宁,李容,招楚莹,等.农村青少年科普知识需求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3,34(5):89-92.
[5]李曦,徐杰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青少年生命教育[J].教育探索,2010(12):116-1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