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隐身术,从幻想走进现实

时间:2024-05-09

颜士州

只是个幻想

湖畔,一只美丽的小梅花鹿正在静静地饮水。猎手们悄悄地走近它,刚要放箭,机灵的小鹿却早已发现自己身处险境,它扬起四蹄,飞快地逃走了。猎手们叹了口气:唉,又被发现了……

一只金色的蜻蜓,停在树梢上小憩。顽皮的孩子屏住呼吸,偷偷地伸出小手,眼看就要捉住蜻蜓了,蜻蜓那双明亮的复眼却已机警地看出孩子的企图,立刻振动翅膀,扑棱棱地飞走了。孩子望着手边空空的树枝,心里升起一个天真的念头:要是我能变得谁也看不见,那就……

很多人都盼望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掌握一门技能——隐身。这个愿望太强烈,以至于人们甚至幻想出了隐身猫、隐身草、魔法棒等能实现隐身技能的东西,但很遗憾的是,“隐身”目前依然只能停留在幻想阶段。

一次次的尝试

十九世纪,一些才思敏捷的学者从玻璃那儿得到了启发,认为透明的物质是看不见的。而人作为一种物质,如果变透明了,隐身不就实现了吗?

为了让人体变透明,人们进行了数次千奇百怪的试验,这就像一场风暴,席卷了当时科学和文化的中心——欧洲。

巴黎医学会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为此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他通过一种能发射出很强光线的仪器,看到了一只半透明的、能清楚地看到骨架和内脏的兔子尸体,这在当时被人认为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它鼓舞了成百上千的科学家,也激发起当时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灵感。威尔斯以此为据,成功地塑造了小说《隐身人》中的主人公。

威尔斯的《隐身人》无疑是成功的,它至今仍然拥有大量的读者。但遗憾的是,为使人体变透明而苦苦奋斗了一个多世纪的科学家们却一无所获。因为,不管是从科学理论还是科学技术上来说,他们所做的努力都遭到了彻底的否定。

《哈利·波特》

魔法问答大赛

主持人:请说出《哈利·波特》中三种以上的魔法道具。

探迷甲:厄里斯魔镜、魔杖、魔法石……

探秘乙:还有,还有,分院帽、隐形斗篷、飞天扫帚……

主持人:看来都是“哈迷”啊,回答得非常正确。那么,请

问,隐形斗篷本身就是隐形的吗?

探迷甲:隐形斗篷未使用时是看得见的,它摸起来顺滑,

很有质感。

主持人:完全正确。下一个问题是,隐形斗篷什么时候

才隐形呢?

探迷乙:只有在使用的时候和使用者一起隐形。

主持人:说得非常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小说

里,隐形衣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小说《哈利·波特与阿兹卡

班的囚徒》里穿着隐形衣的人仍然会出现在活点地图上。

一次次的否定

科学家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使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变透明。

人们知道,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为各种物质染色或者使其脱色。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求助于化学。但他们很快发现,蛋白质远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可以任人主宰。它拒绝接受外来的一切“赐予”,并且“宁死不屈”:当它一旦受到外来异物侵入时,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就马上分解了。在无情的事实面前,科学家们只能一次次宣告——他们失败了。

其实,科学家们应该能想到,即使蛋白质这个问题解决了,仍然存在着第二个难题——折光率。

近代光学研究使人们知道,不同密度的透明体对光线的折射也不同,而且,某些角度的透明体还可以将光线分解,如三棱镜可以析出七色光谱。而构成人体的各种物质,密度和角度显然都是不同的。因此,即使人体真正实现了全身透明,这个“透明人”由于全身的密度和角度都不同,在光线的折射下也会变成一个色彩斑斓的怪物。

何况,用上述办法搞出来的“隐身人”,还可能是个瞎子!

眼睛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玻璃体和晶状体的折射,然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而视网膜上的圆锥体感光细胞和圆柱体感光细胞,能将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假如组成人眼的细胞也变透明了,并且变成了同一密度,那么,谁来完成对光线的折射和接收任务呢?

科学家们绝望了。

从那时起,人们再不敢对隐身术这个古老的课题提出新的设想了。

然而,人类社会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沿着一条曲线向前发展的。失败,只会使人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积累更多的经验。

惊人的发现

1919年,英国科学家在观察一次日全食时,有了全新的发现。他們把一架天文望远镜对准太阳的边缘进行观察,然而,呈现在望远镜中的不是太阳,而是一颗被太阳挡住的星星。这个发现足以证明爱因斯坦的预言——当光经过一个超强的引力场时,会发生弯曲。所以,地面观测者在望远镜里看到的只能是被太阳挡住的星星。

这个惊人的发现使一些敏感的科学家从迷惘中醒来,使他们又有足够的勇气再次研究起隐身术:既然人们的视线可以绕过太阳,为什么不可以绕过一个像太阳一样能够产生强大引力场的人呢?

谁来完成这一使命

问题似乎变得简单了。只要制造出一种可以产生强大力场的“隐身服”,将它穿在身上,就可以使周围人的目光绕过这个穿着隐形服的人的身体,直接落在被穿隐身服的人挡住的景物上。而这个穿着隐身服的人,也就变成了谁也看不见的“隐身人”。

理论是可行了,但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一个正常人要想保持行动灵活,最多只能负重20千克。如何使这件只有20千克重的“隐身服”产生足以偏转光线的力场呢?而且,这种超强力场对人体是否无害呢?科学家们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近年来,一些美国科学家们找到了使物体周围光线弯曲以达到隐形效果的办法,他们利用“超材料”组成特异合成物。目前,这一特异合成物已经开始应用在军事上。英国科学家也制造出了一种纳米级别的超级材料,并利用这种材料与光的相互作用,发明了视觉隐身衣,但这件隐身衣的隐身效果目前并不明显。

如今,隐身技术在军事上倒是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隐身技术是否能够走进生活,还是个未解之谜。但这一历史悠久的幻想仍然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不断地发出诱人的光彩,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实践!

隐形战斗机

隐形战斗机是通过在机身涂上一层能高效吸收电波的物质,造成雷达无法追踪的效果,通常是指在电磁波、红外线、声学等方面难以被探测或跟踪的战斗机。换句话说,隐形战斗机所谓的“隐形”并不是真的隐形,只是让雷达和红外线等手段无法探测到而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