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课堂中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4-05-09

崔军久

主题式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渠道比较广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主题式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内而外地爱上阅读;也可以结合小组合作,让学生积累更多阅读经验;培养阅读能力,还可以通过主题式的阅读教学,组织大量的群文教学,帮助学生解决读得多、忘得快的重大难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将主题式的阅读教学打造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基本教学特点

所谓的主题式阅读,其实就是将每一次的阅读活动都围绕特定主题梳理展开。该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工作中得到了教师群体的认可和推崇,围绕小学语文教材,把课外的文章,重要的阅读资料都融入到此类阅读活动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育核心素养。想要探究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的策略,教师首先要分析该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围绕教材展开

小学阶段组织主题式语文阅读教学通常围绕教材展开,部编版语文教材具有单元化的特点,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题内容,而每个主题后面又可以开展拓展式的阅读引导。将和课文篇目有关联的文章融入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有利于拓展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语文阅读维度,让学生在有效的阅读指引下实现全方位的发展,真正培养学生群体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时间有限

虽然主题式语文阅读教学属于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小学阶段开展阅读教学,教师仍然面临着一些固有的问题。比如,教师能够调用的课堂阅读时间比较少,必须将现实问题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安排阅读任务,尽可能解决学生阅读时间有限的既有问题。

(三)学生兴趣优先

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比较客观地认识到,虽然主题式的阅读教学得到了教师群体的普遍认可。该种方法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运用开来,但是,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永远摆在首位,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怎样的阅读教学或引导方式都将是低质量的。所以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教师应该从特定的方面入手,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篇目,并且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

二、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明确提出,除了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教材知识,围绕教学任务展开常规教学,教师必须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培养学生群体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关注的话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高质量的教学经验。接下来,将围绕此话题展开探索,希望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为学生们创建高质量阅读体验。

(一)创新阅读主题,优化阅读效果

长期的阅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主题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手段已经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不过教师总是围绕单元框架展开阅读主题设计,难免会损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甚至还能够预判下一次阅读活动的具体主题,这种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损伤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创新阅读主题,尽管主题式阅读的中心还是围绕着教材单元的中心展开,但在形式以及说法上皆可进行创意化的改编。

例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本单元的主题非常鲜明,就是给学生讲解一批民间故事,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掌握民间故事的精髓。组织主题式阅读活动,教师们也会设计以“民间故事”为主题的阅读活动,类似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效,但缺乏一点创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取更加有趣的方法,比如,结合网络热梗将主题式阅读活动打造得更加完整,更加鲜活。“不心动挑战——民间故事版,看看你被哪个故事打动了?”这类活动和常规的阅读主题相比,显然具有更加鲜明的趣味性,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就像是在做一个简单的闯关游戏。由于本次主题给出了“不心动挑战”的字眼,这本身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心理暗示,学生会猜想今天教师提供的若干篇民间故事,哪一篇能够打动自己呢?抱着这样的心理暗示去读文章,不仅有利于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与众不同的乐趣。学生很难在长时间阅读之中丧失兴趣,注意力更为集中,阅读教学的最终效果自然会有明显的提升。当然,各个单元之间也存在主题方面的差别,教师可以利用好网络热梗等多种元素,进一步创新阅读主题,优化阅读效果。

(二)引入阅读活动,积累阅读知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参与课堂学习似乎是一件充满了挑战性的事情。尤其是在语文主题式阅读课上,教师通常会给出一系列的阅读任务,部分学生阅读能力不足,拿到任务的一瞬间,也会感觉压力倍增。为了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让学生徜徉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之中,顺利完成主题式阅读,教师可以时常开展阅读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每个月,教师都组织一次主题阅读活动,脱离教材,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主题,比如上一次教师引导大家阅读和中国近代史有关的语文语篇,活动现场,教师给学生讲解了很多民国作家的奇闻异事。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了解大量的文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活动现场,学生们的阅读情绪也异常高涨,这说明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了解了此种特点,教师提前准备好若干个主题,让学生自己选择下一次开展何种主题的阅读活动?比如根据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安排,笔者设计了“给自然界安静的生长空间”“探索语言之美”“我和我的父母”三個主题,提前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教师就搜集和该主题有关的优质文章。下一次开展阅读活动,教师会给学生提供适合学生年龄的阅读文本,同时,渗透一部分和主题有关的趣味性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开展阅读活动和常规的主题式阅读教学有所不同,阅读活动更加强调活动自身的趣味性特点,教师应该尝试着在此类活动中引入有意思的部分,吸引学生群体的注意力,带领他们在快乐的氛围里挖掘阅读亮点,积累阅读知识。比如学生选择“探索语言之美”,教师就可以进行学科融合式教学,将英语、德语、俄语等文学作品都整理出来,与中文翻译做对比,让学生认真分析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用带有明显趣味性的方式帮助学生探索语言的美丽之处。不仅提升活动教学的效果,更可以丰富活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81C0A3F9-1E44-4BDC-8888-8C973CD9AA5B

(三)提倡合作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常规的学习任务可能比较耗时,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也相对薄弱,假设没有教师的高质量引导,学生可能不会自主挤时间进行高效阅读。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注意尽可能挖掘学生的空余时间,引导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假设学生个人身上存在拖延或学习不主动的情况,教师也可以引导大家组织合作阅读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例如:开展主题式,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通常制定周期性的任务比如某一次阅读课上教师给学生推荐了十篇文章,但是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学生肯定不能将所有的文章都读完,即便是阅读能力最出色的,学生也只能读完一部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阅读任务。笔者班级的阅读课通常被安排在周五,所以课堂上没有读完的文章,教师会作为周末作业安排给学生。每一个学习小组需要统筹时间,安排课后阅读任务,利用周六时间,学习小组内部的成员同时上线进入会议室,大家一起进行语文阅读。在群体化的影响下,学生会认为语文阅读也是一件颇有仪式感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假如教师每个星期都给学生安排类似的群体阅读任务,那么,学生就会形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后续即便没有教师的主题式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可能也会利用周末时间自发挤时间进行语文阅读,由此以来,学生群体的语文阅读素养自然能有所提升,这也是帮助培养学生优秀阅读习惯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

(四)讲解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

日常组织主题式,语文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任务没有那么紧张,是让学生积累语文素材,培养语文思维的黄金时段。因此,教师,也应该发挥好个人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讲解一部分高质量的阅读技巧,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教师设计了“发现人性光辉”的主题阅读活动,先让学生综合分析本单元课文中的闪光点,然后请学生自主交流,在阅读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了哪些闪耀人性光辉的部分?经过讨论,学生认为在《司马光》这篇文章之中,司马光高贵的品格本身就是一种人性光辉,在《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文章之中,很多情节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教师可以将学生谈到的部分都打在课件上,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另外,给学生讲解一部分关键的语文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讲解一些答题话术或语篇分析的重要知识点,鼓励学生自主总结阅读经验。相比漫无目的的大量阅读,这种围绕主题展开的精读,更加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思维,线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收获更多经验,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結束语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改理念相符的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给小学语文教师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带来了可靠依据,教师采取主题式阅读教学方法,有助于围绕主题有效挖掘和利用课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延伸性学习,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加大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81C0A3F9-1E44-4BDC-8888-8C973CD9AA5B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