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西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学价值

时间:2024-05-09

杨彦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祖国的秀美山川,从古至今,中国的文人墨客无不纷至沓来,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国的游客无不俯首称赞,流连忘返,也写下了众多的游记和不朽篇章。而对于中国的小学生来说,这些美景能带给他们什么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无非是回家后完成一篇被动的习作抑或是空空如也,什么也没得到,这好比是雁过留痕的平淡,也好比苏轼笔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悲凉。

学生不能从中得到体悟与成长,那便是快餐式旅游的悲哀。在我多年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更多的孩子不愿欣赏山河美景,而是痴迷陶醉于奔赴一些游乐场狂欢,这便让很多饱含人文底蕴的大好河山存在的价值打折了。

本文标题所提的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動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研学旅行即“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研学旅行蕴含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融合,全面推动实施素质教育。

西湖,我亲临两次,它是中华美景中的一块瑰宝,是人间天堂杭州的代表景点之一。它不仅景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人文底蕴深厚。把它作为研学旅行的对象进行研学价值深远,而且更容易渗透到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可谓是意义重大。

一、从西湖的典故中研学

西湖之所以风景秀丽,闻名天下,是因为它有令人神往的十大景观,每个景观都被命名为古色古香的四字词语,光看名字就让人魂牵梦萦。不仅如此,大多数的景观名字里面蕴含了历史人文和文化典故,让我们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考,情景交融,融为一体。

(一)苏堤春晓

何谓苏堤春晓,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将近三公里,是北宋大文豪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利用疏浚西湖挖出的泥构筑而成的,故名之以“苏堤”。苏堤宛如一条卧龙蜿蜒曲折,绵长不止,连接南北,给西湖展现迷人妩媚的风景提供了背景与依托。苏堤上的几座拱桥听其名便了其景——映波桥上远望,烟波荡漾;望山桥上西望,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南,“苏堤春晓”景碑亭久久伫立;跨虹桥上看雨后彩虹,如入仙境。苏堤春晓,便是如此!

(二)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排名在苏堤春晓之后,居西湖十景的第二位,以夏日观荷而闻名。据说南宋时有一处官家的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里种满了荷花,每到夏天,满池的荷花盛开,花香弥漫到空气中,正逢作坊内酒香四溢,花香与酒香结合在一起,让人如痴如醉,所以便称之为“曲院荷风”。但曲院风荷还数其名中的“荷”有名,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种植着上百种荷花,菡萏妖娆。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相映成趣。

(三)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现在位于白堤的东侧。断桥残雪的含义一般是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融化,但阴面仍有一些未化的残雪,残雪在桥上间隔分布,让人感觉桥被隔断了一样,并不完整,所以叫断桥残雪。它是欣赏西湖雪景的好地方,很多文学作品都描述了这里,如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残雪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断桥闲望》中亦有诗云:“闲作步上断桥头,到眼无穷胜景收。”

(四)南屏晚钟

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山上有一净慈寺,便是杨万里诗题中的净慈寺,吴越始建,饱经沧桑,称“永明禅院”。寺院原有一口铜钟,每天傍晚深沉、浑厚的钟声在山中回响,山中过客、僧侣无不停下驻足,发起悠远的沉思,“南屏晚钟”因此得名。

二、从西湖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研学

纵观古今,文人墨客写下了很多壮丽山河的经典诗作,其中就不乏赞美西湖。学生除了可以通过研读西湖所含的典故从中了解文史知识,还可以挖掘众多名家的名作,读文,赏景,再读文,再思考!

(一)苏轼的笔下(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认为,大多数人都喜欢晴天去游湖,其实雨天也有别样的美。西湖晴雨俱佳,就像美人,无论淡妆浓抹都很适宜。苏轼觉得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运用了传神的比喻,跨界比较,赋予西湖以人的生命,对西湖进行美的升华。因此,在众多赞美西湖的诗歌中,这首诗流传最广。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它不仅仅描写了西湖的水,还有西湖周围的山在不同气象时表现出来的景色,它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把西湖晴雨皆宜的景致勾勒得惟妙惟肖。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这首诗还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大自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捕捉美的眼睛和心气。

(二)白居易的笔下(钱塘湖春行)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刺史的除了做出了后人缅怀的政绩还流传下描写西湖美景名篇的有两位,一位是上文的苏东坡,另外一位便是白居易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的春光和勃勃生机,而且将自己本身乐观阳光的心态展现出来,使读者不仅陶醉于西湖美景,更被作者的热情所打动。

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往往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中听说和看到风光旖旎的景色,心中无限向往,可是一旦身临其境,却觉得达不到预期,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要求或者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永不磨灭、历久弥新的美妙风光,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篇经典之作,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来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

白居易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难得的美学家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三、从西湖本身的景色与文化魅力中研学

无論是什么事物,它都有浅层和深层的含义。当我们揭开它表层神秘、朦胧的面纱,返璞归真、回归本质之时,都会使我们的见识变得广博,灵魂和心灵得到升华。

(一)西湖的美景

西湖仿若一个秀丽佳人,端庄典雅,如大家闺秀。无论大自然的时令如何变换,历史的沧桑如何打磨,她都淡妆浓抹总相宜,她的气质非同一般。来往的游客或是漫步苏堤,或是乘船游湖,都能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心境欣赏到西湖的美。这番美景能让学生感叹山河的秀美,体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要义,激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壮志豪情;能驱散学生人生路上内心的不悦与阴霾,达到豁然开朗、海阔天空的心境;能让学生从如唯美画卷的景色中汲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家国情怀。

(二)西湖的人文底蕴

从上文可以看出,西湖的人文底蕴是深厚的。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历史和文化的驻留,那它便是肤浅与空洞的,它只不过是一片无名的山水,不会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西湖名扬海外,不仅仅是它美丽的景色,还有它浓厚的文化积淀。这不仅给予我们学生课堂外的文化补偿,而且学生在这种新型的文化汲取方式之中提升了文化涵养,促进了文化嗅觉,改善了文化学习习惯,这无异于是文化带给我们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三)从“游过则无”到“游过则实”的升华

从我去西湖的切身旅行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的游客年龄处于二三十岁的阶段,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在现在这个纷繁复杂,物欲横流,利欲熏心,享乐主义的时代,我们孩子的价值观变得早熟和歪曲,而心智恰恰变得不成熟。在没有合适家庭教育的引导下,孩子跟随家长享受快餐式旅游,游乐园、嬉戏谷、水上世界等成为主流,孩子们在其中放肆嬉戏,家长心中也觉得甚是满足。而旅行结束以后,孩子内心是无比的空洞与虚无,这便是“游过则无”。

一个人,一个地方,正是有了深入的探索与挖掘才赋予了它所应有的远大意义与庞大价值。西湖,正是如此,它带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研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西湖,不仅仅是西湖……

166150170538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