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乡土文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时间:2024-05-09

张万海

曾几何时,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那个称象的聪明少年曹冲不见了,负荆请罪的名将廉颇让位了,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退休了,“劝君莫打三春鸟”的白居易噤言了……取而代之的是救妈妈的爱迪生、关心同学的科利亚、勇于认错的华盛顿、爱护植物的玛莎……一群外国人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不远万里、不辞辛苦、不求报酬,跑到中国的课本里,用自己的言行,给中国孩子做起榜样来了。

中国的孩子眼中所读、耳中所听的,是外国人比中国人讲文明,外国人比中国人优秀。在这样的课文的长期熏陶下,中国的孩子怎么能形成正确的三观?怎么会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不出现“精日”的季子越、抹黑新疆棉的许秀中、高喊美国空气香甜的杨舒平等少数“跪舔”外国的民族败类,反倒成了奇怪而又反常的事情了。

好在党和国家早已发现并着手纠正这个问题了。以现行的部编初中语文课本为例,六册书中,外国作家或以外国人为主人公的课文一共31篇(首),在194篇正式课文(不含课外阅读和背诵的诗文)中,只占15.98%。即便再加上推荐的7部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语文课本里的外国人也折腾不到主角的份儿上。

外国人教中国孩子如何做人做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当然,减少语文课本里的外国作品,并不是因为外国作品不好,也不是说中国人就不能学习外国人。但从孩子少年认知时代开始,就在他们的头脑里灌输外国人优越的观念,而选择性忽略民族优秀人物和民族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结果,就是孩子渐渐迷失自我,丧失民族自信心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尽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世界的绝不是民族的,尤其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魂和根。我们在先守住根的前提下,再借鉴世界,洋为中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任的广大教师,一定要在自己内心坚守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要在课堂上理直气壮地大讲特讲“文化自信”。尤其在语文课这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广大的语文教师既要立足充满民族气息的教材,更要因地制宜地拓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日复一日地宣讲民族文化,培养一代又一代民族自信的接班人和文化自信的传承者。

而最适合在语文课堂上拓展民族文化的,莫过于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长大后又喜闻乐见的、主要反映家乡人和事的乡土文学。

一、作家文学脱胎于乡土文学

无论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古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还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苏美尔的《吉尔伽美什史诗》,这些世界各民族最早的文学,无不是民间口口相传的乡土文学。只是到一定时期,经过文人的整理与编辑,才固定成形,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世代相传的经典之作。

打开《乐府诗集》《玉台新咏》等中国早期的诗集,里面的诗歌,除了极少数文人作品外,更多的,是“乐府”官员到各地采风所得的乡土文学,如脍炙人口的“乐府双璧”等;翻开《列子》《吕氏春秋》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头颅移植、刻舟求剑等等精彩动人、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无不是取材于民间,集成于文人。

魏晋时期的《搜神记》等笔记小说,再往后,如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从宋代《太平广记》中的人物无支祁、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故事情节,经过民间历代的加工和补充,到了明代吴承恩的笔下,《西游记》就横空出世了;在南宋《宋江三十六赞》《大宋宣和遗事》等零星记载的基础上,经过民间的不断演绎和丰富,到元代已经有了25种水浒题材杂剧的基础上,文人施耐庵经过一番补苴调胹,合成了经典《水浒传》……

即便到了新时期,一大批作家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向农村,在街衢闾阎中发现生活。如直接取材于民间传说的《白毛女》、保留乡土曲艺特色的《李有才板话》、再现东北生活和方言的《暴风骤雨》等一大批经典很快传世,一大批满是山乡水土气味的“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作家大放異彩!

从这个角度来看,乡土文学,是所有文学的源头和“奶娘”。

二、语文教材来源于乡土文学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首创了学校教育的模式,他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教材”,就是经过他删改的、以民歌为主的《诗经》。其实,在官办的学校庠序里,贵族孩子学习的内容中,仍然有《诗经》!

在春秋战国时代,不管是发生在本国朝堂的政见辩论,还是出现在外交场合的两国交锋,一个官员,要是不能随口来几句《诗经》应景,那就是个人没文化、国家没水平的大耻辱!如《左传》记载鲁国和晋国围绕汶阳归属的争论时,鲁国的季文子引用《诗经》“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诗句,委婉地表达对晋国背盟弃誓的批评。原本传唱于鄙乡陋巷的“国风”,成了高官们从政后决胜舌战的利剑!

即便到了作家文学几乎占据全部教材的今天,乡土文学也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初中使用的部编语文教材里,仍然活跃着不少乡土文学的身影,如《木兰诗》等。还有以民间文学为蓝本、经文人改编加工的作品,如《女娲造人》等,如果把《天上的街市》这些直接或间接引用了乡土文学素材的课文也算进去,那么,乡土文学在语文教材中的占比,就很可观了。乡土文学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拥有一席之地。

三、乡土文学能提升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既然是例子,里面的所有文章,就没有非其莫属的唯一性了。课本里、课本外的,任何一篇诗文,只要能体现相应的语言特点、承载相应的语文功能,教师依托它能培养学生相应的语文素养,那么它就能充当课文。作家文学如此,乡土文学也是。

只不过,作家文学因为其规范的语言、严谨的技法、稳定的结构和大胆的创新,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可模仿性。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说的那样,经典的范文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很快能上升到规范性的写作与创作层次。在这一点上,乡土文学可能赶不上作家文学。

但从创作技巧来说,像本地的“瞒少年”和青海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所拥有的双关、比兴、铺陈、抑扬等手法俯拾皆是,与教材中选用的现代文人诗歌相比,一点儿也不逊色;从结构形式上来看,集体创作、口头相传的民间文学,不但花样繁多,而且灵活多变;话本《快嘴李翠莲》里接地气的口语词汇,更是把一个不屈服于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自由和幸福的青年女性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优秀的乡土文学,完全能满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四、乡土文学能传承民族精神

乡土文学植根于民间,创作者是百姓,记录的是芸芸众生的市井生活,表达的是千万百姓的喜怒哀乐和愿望需求。透露着对家国的热爱,对善的歌颂,对恶的批判,对真的肯定,对美的追求。没有居高临下的大道理,但一脉相承的,全是中华民族勤劳、诚实、善良等等的品质追求和爱家、保国、睦族、自由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中国人勇敢、拼搏、奋斗等等的民族精神!这些,不正是我们当下大力弘扬和孜孜以求的吗?

而且,乡土文学里的人物,不是作家笔下那些普通人遥不可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明星,而是普通人身边街头卖菜的张三婶、山里放羊的李二狗、机关上班的小公务员王大伯;乡土文学里描述的生活,不是清明扫墓、过年挂红灯笼等,就是兄弟勤劳搞致富、妯娌贤惠家庭和睦,哪一样不是学生熟悉的?

借助乡土文学,宣扬这些并不完美却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中国人,来抵御外国所谓的完人;用中国风的节日,来应对洋节的侵蚀,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做,也能做,而且必须做的吗?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发掘乡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GS[2020]GHB1053研究系列论文)

267850170526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