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激活教材 激发学生 激趣课堂

时间:2024-05-09

张涛

***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现在,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新部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新时代、新理念、新探索,如何推动德育课改革创新,让德育课成为学生想听爱学感兴趣的课?

一、激活教材

鲁洁先生曾指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在于引导人建构有利于人之生成和发展的好生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教材中的案例资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适时融入生活中的素材案例资料,以实现课堂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促进儿童的知行统一。

(一)选材要新

选材要新就是要紧跟时代旋律。

作为德育教师,要随时关注时政,要紧跟时代步伐,要及时选取最新、最前沿的热点案例、素材来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以指导学生课堂教学。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第二个话题“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时,因正值国庆70周年前夕,全国掀起了国庆70周年活动大高潮,我根据时事设计以下几个话题:

(1)你知道今年的国庆70周年国家庆祝活动有哪些吗?

(2)你知道为迎接国庆70周年,学校要举行哪些活动吗?

(3)为迎接国庆70周年,你打算怎么做呢?

通过这样设计,学生不仅了解了国庆70周年的庆祝活动安排,感受到活动的隆重,国家自豪感增强了,参与积极性提高了,期盼的心情也越发强烈了。

(二)选材要实

选材要实就是体现学生现实生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活密不可分。”与生活分离的道德教育,只会是乏味无用的教条主义。

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立足学生现实生活,面向学生未来,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打好基础。

例如,在上《干点家务活》一课时,理解“我们要不要干家务活?”这个问题时,孩子们出现了几个不同的观点:

(1)平时,学习就比较累了,不应该再干家务活;

(2)妈妈说家务活都是大人的事,我学好习就行;

(3)奶奶怕我磕着,从来不让我干家务活;

(4)我现在还小,干不了家務活。

学生在校干值日,在家却什么也不干。这是大多数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个现实问题,要让同学们充分交流讨论,在交流与碰撞中得出答案,认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承担家庭责任,共建美好家园。

(三)选材要准

就是要联系学生实际,要能说明问题。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案例往往都是选取生活中典型事例编排到课本上的。教材为了适应大多数地区的需求,尽可能覆盖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但不同地区的风俗人情、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如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山地与平原的环境等等。成长于不同的环境下的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也会不一样。

因此 ,我们设计课例要体现地域性,选材上要因地制宜。例如,在上五年级上第三课《家乡的喜与忧》—家乡的发展一课时。我指导学生搜集县城老照片,同时拍摄新照片,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来感受县城的变化发展,学生兴致高,印象深刻。

二、激发学生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思政课程确定了“回归儿童生活”的核心理念。道德与社会性学习,不是由教师的“告诉”就能实现的,而是学习者必须通过亲身做去获得切身的经验(体验)。学生是学德的主体,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前准备,使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得到最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并积累生活经验,形成有生命力的生活认知。

(一)采访纪实

如在上《传统游戏我会玩》一课前,首先布置让学生“采访”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了解大人们小时候玩什么游戏,如何玩,游戏规则是什么,哪些游戏是传统游戏,什么样的游戏是创造游戏。做到这些就会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美好。

(二)实地调查

在上《我们小点儿声》一课中,我让学生课前开展调查、观察,如何学会做一个小小调音师,哪些公共场合要求调低音量,声音轻,哪些场合有怎样的安静标识?通过观察、调查同学们知道了医院里、电影院里有“静”的字样,不能大声,学校教室、走廊不允许大声说话等等。由于是学生经过自己调查得出的结论,学生更有信心来回答这些问题,课堂也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中逐步展开。

(三)查阅资料

在我国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在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一课中,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掌握水资源在我国稀缺的情况,有些地区吃水已经很困难了。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情况,使同学们从内心知道“珍惜每一滴水”,让孩子们知道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观察记录

在上《试种一粒籽》一课时,布置同学们提前几天或者更早一些,让同学们自己种下一粒种子,然后每天进行管理和呵护,浇水施肥,每天记录种植日记,记录小苗出土、茁壮成长,通过每天记录使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种植知识,在每天呵护小苗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课堂上学生更能自信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激趣课堂

改革创新是讲好德育课的活力源泉。教师应以教材为本,结合学生的学情建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精彩。

(一)合作性

作为一种时兴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德育课中有独特的作用。它能通过交流、参与、探究学习后实现优势互补,解决很多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表现,对于培养小学生养成集体观念及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体验性

卢梭认为“儿童不但与成人不同,而且儿童自己也因年龄阶段的不同而有不同特点”。小学生最喜欢感性的东西,德育课学习活动要贴近他们的年龄特征,运用他们最喜欢的形式。角色扮演就是依据教学内容,师生共同设计贴近现实的角色,让学生在角色中体验感悟,在参与中得到成长。生动活泼的讲述和表演,能够激起孩子们强烈的兴趣,能够激发孩子们因为喜欢的表演而久久难忘,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探究性

“两难”问题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两难”问题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宝贵的课程资源,但是刚性规则与柔性伦理、现实生活与教材知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冲突,使得学习存在诸多困惑。面对两难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选择做出对与错的判定,不能凭个人道德评判标准决定学生发展的方向。可以通过正反方辩论的方式,以此来加剧矛盾冲突,让学生在思辨中探究,深化道德理解,帮助学生形成道德理性。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我们德育老师必须始终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推动德育课改革创新,使德育课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道德引领和生活的美好。

219650170538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