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激活“传统基因”——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

时间:2024-05-09

◆刘敏 安徽省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许多教育机构与家长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一味效仿国外的教育模式,造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而当今信息时代,缺乏营养的快餐文化也影响着幼儿。如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激活幼儿的“传统基因”,讲好“中国故事”,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与发展,流淌在每个华夏子孙的血脉中,是民族精神的不朽源泉。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树立民族自信的必要手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代代幼教工作者的使命,这个过程中也是对教育者以及家长自身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的巩固。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能力、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规范幼儿的行为,强化幼儿的爱国情怀,有助于促进幼儿正确三观的形成。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内容与原则

庆典仪式、传统节日、社会活动、民间游戏、民间工艺、传说故事等,这些根植于文化土壤的灿烂瑰宝具有万古常新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选择传统节日、节气,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并与五大领域充分融合。同时,我们要注意传统文化教育的连贯性,让幼儿从小班到大班由浅入深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明确制订教学目标;要注重幼儿体验的趣味性,凸显幼儿主体地位,而非走马观花地照本宣读;要注重环境与教学的渗透性,鼓励探索行为,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度存在差异,对于传统知识文化的储备不足,当遇到不熟悉的内容时往往是通过网络搜索,得到的信息就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应保持一定的职业敏感度,积极了解传统故事,增加知识的积累,并提高捕捉一日活动教育契机的意识与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可以举办“老带新”的经验交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与习惯。

此外,教师要明确自己在传统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做一个观察者、引导者与参与者,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因材施教。例如,在我园开展的认识灯笼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心中的“梦想灯笼”。活动中,有的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画出大红灯笼;有的幼儿通过搭积木、折纸等手工做出动物灯笼;有的幼儿通过绘本,向其他幼儿介绍灯笼的故事。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幼儿通过活动都了解了灯笼的作用与寓意。在完成活动的同时,我们也尊重了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加强传统文化的园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培训

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的传统文化课程主要由本园教师凭经验进行自主开发,缺少宏观把控,有一定的随机性与零散性。课程的评价体系也较为薄弱,缺乏目的性、计划性。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管理者要发挥带头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长期发展计划,可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全员教师一起针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也可通过园内教研比赛、科研立项的形式调动教师积极性,自定主题和形式进行比赛,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课程的评价中来,广泛采纳社会各方意见。

(三)增设传统文化活动区,开展传统游戏活动

在日常教学活动之外,区域活动也可以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在班级及活动区的安排中应设置与主题活动对应的区域。例如在美工区设置剪纸、晕染、印章拓印等手工欣赏活动;在手工区,幼儿利用绘画工具、面团等安全材料进行模仿创作;在益智区,幼儿体验鲁班锁、九连环等传统玩具;在观察角,我们选用红豆、茶叶等传统作物,让幼儿在了解生命发展过程的同时感受文化;在科学角,让幼儿感受不同纸张的触感;在表演角,我们通过话剧排演的形式再现“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成语故事;在阅读角,我们选用合适的绘本,鼓励幼儿积极表达、互相分享等。而传统游戏也应与时俱进,演变为更加安全、和谐的游戏,例如“抽陀螺”游戏要使用安全的纸片与纸杆,“老鹰捉小鸡”中,教师应积极协调游戏的流畅度,注意关心被“捉走”的幼儿等。

在传统节日时,幼儿园可举行主题日活动,根据节日独特的食物与活动设计教学环节,让幼儿在赏析、合作的大环境下进行文化感知。例如在“浓情端午”的活动中,孩子们学唱“五月五是端午,粽叶青、艾草香”的歌谣,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在游园会上,教师和幼儿身着各式汉服,手戴传统手串,参与各种与端午有关的游戏:包粽子、装香囊、编织五彩线、做端午帽、自制端午扇活动。

(四)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植入幼儿园公共环境中

活动场地、走廊、楼梯间等公共空间是幼儿每天的必经之地,也是幼儿园展示办园特色、体现教育理念的绝佳场所。在公共环境中植入传统元素,深受幼儿的欢迎。我们通过手工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制作与布置的全过程中,加深幼儿的成就感。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采用图片与艺术表达结合展示的效果更好。例如成语、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图示化表达能引起更多的师生互动。我园在播放音乐的选择中,也加入了例如《二十四节气歌》等乐曲,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

好的环境是能说话的,生活化与游戏化的场景构建是装饰公共空间应遵守的原则之一。在传统文化中,京剧脸谱、青花瓷、书法水墨等元素贴近生活,是广大教师、家长们所喜爱的,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让知识走出幼儿园,走进每个家庭。此外,地域性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古迹、食品小吃、方言民俗都可以成为公共区域的创作素材,也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于文化的归属感。

(五)挖掘家长及社会资源,传承传统文化

孩子在家中受到的教育同样重要,也是传统文化延续性的体现。因此,教师可通过家长群、问卷等形式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幼儿园也可开展“家长进课堂”的活动,组织家长亲自向孩子们讲述传统习俗和表演故事,在共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唤醒家长的文化使命感。

在传统文化备受重视的大背景下,幼儿园可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请非遗传承人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参与到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中,给教师和幼儿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我园邀请庐剧、皮影戏、京剧等传统戏剧表演者进行展示,邀请手工艺传承人进行手工艺现场创作等。而在传统节日到来时,我们也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猜灯谜、包粽子、写春联等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展。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脉相承,“传统基因”一直都在华夏子孙的脉搏里流淌。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唤醒传统基因是时代的使命,也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工作。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重视传播传统文化的意义,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文化的新一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