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春节吃饺子是中国北方延续已久的传统年俗——“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大年初一吃饺子,这是北方人的风俗。许多出门在外打拼的人,不论离家多远,到春节都会跋山涉水地回来,与家人一起吃顿热乎乎的饺子,以示圆满幸福。饺子在现代早已不是北方人的专爱,南方许多地区也有饺子,而且一年之中,随时可吃,并不仅限于大年初一。那么你知道饺子的“老家”在哪里吗?那就让我们重温历史,探寻一下水饺的前世今生。
关于饺子的最早记载是在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一书中,书中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被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至南北朝时期,馄饨被描述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了。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来源。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 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
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饺子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又漫长的岁月,亦是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1959 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不少点心实物,因为那里气候干燥,所以许多面食点心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在这些面食中,我们居然见到了饺子,这三个饺子由小麦面制成,形如月牙,长约5 厘米,中宽1.5 厘米,它们被完整地摆放在木碗中,外形与我们今天吃到的饺子已无差别。它们出土之后,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实物饺子。
另外,墓葬中还出土了用小麦面皮包好的馄饨,形似耳朵,长3 厘米,宽1.9 厘米。饺子和馄饨的形状、颜色都保存得相当好,实在难得,这也说明在唐代,饺子和馄饨已不是同一食物。
1978 年10 月中旬,考古工作者在滕县(现滕州市)薛国故城一处春秋墓葬中考古挖掘出来一个青铜簠。簠内排放着满满一盒三角形食物,大概有5 排左右,每排有五六个。
食物呈三角形,有的略带圆弧,每个长边为5~6 厘米,从一角到一边中点长3.5~4厘米。在这些食物表面均有一层白色粉状物质,风一吹,白色粉状物随即消失掉,露出三角形状似水饺的食物。由于接触了空气,食物很快碳化,但用竹签轻轻拨动时,人们发现三角形食物内包有屑状馅,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辨认馅料是什么。
考古专家宫衍兴连忙找人在饺子风化前拍下一组照片,为这个罕见的考古发现留下了宝贵资料。后经专家观察分析,认为青铜簠内的三角形食物,即为中国传统美食——水饺。
1981年5月,考古工作者从忠县东汉墓葬出土一些庖厨俑,这些陶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饮食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其中一件庖厨俑格外引人注目,这个世族家厨模样的陶俑,头戴配花的高帽,一手执刀,一手拿肉。在其厨案上摆满了食材,有猪、羊、鸡、鱼,也有一些果蔬等,仔细看去,厨案上的中心位置还摆着捏好的花边饺子,而且这是形象标准的偃月形饺子。这说明在三国时期的长江三峡地区,饺子已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
1990 年,在吐鲁番地区(现吐鲁番市) 鄯善县三个桥墓地又发现3 枚饺子,通过年代测定发现其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饺子实物,与现在的饺子几乎一模一样,证明当时中原地区的饮食习俗就已流传到西域。
北齐颜之推有一语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偃月形的馄饨,其实就是饺子,这与史书记载也相符。
时至今日,以饺子为载体所形成的饮食习俗、文化内涵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世代传承沿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