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阶递进 三位一体 三至共育——至德小学“德”文化与“生态道德教育”有效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4-05-09

文/郑义华 叶青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至德小学

生态道德,是道德范畴中具有特殊含义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是对人们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落实***总书记的“两山”理念,把我们身边的生态资源融入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去,与至德小学的“德”文化有机统一、无缝融合,“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坚持立德树人,厚德育人,创新“三阶递进、三位一体、三至共育”的融合推进模式,使至德学子“学在至德,志在未来”,真正将“至德六年、受益终身”的办学理想落地,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至德校园。

一、“三阶递进”,创新“德”文化与“生态道德教育”有效融合新样态

聚焦提升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综合素质,结合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诉求,制定“三阶递进”,即《至德小学“八六四”行为细节规范20 条》德行工程实施新样态。

主要以“做好人”“走好路”“做好操”“写好字”“读好书”“唱好歌”“画好画”“扫好地”等习惯养成为主,立足细微处,落脚平常点。吟唱朗朗上口的“八好歌谣”,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抓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使学生丰盈生动地成长,“让每个孩子享有自信和快乐”。

主要以“仪表之礼”“仪式之礼”“餐饮之礼”“观游之礼”“行走之礼”“交往之礼”等仪式活动为主,在仪态知识我来学“仪表达人”、集体活动我规范“仪式达人”、光盘行动我承诺“餐饮达人”、魅力家乡我来画“观游达人”、绿色低碳我践行“行走达人”、生态文明我参与“交往达人”等多项体验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生态道德素质,自觉做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即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心灵美雅。分学期、分年级以开展“我心中的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演讲比赛以及主题班队会为载体,解读“德”文化,彰显主流价值,明确教育使命,温暖儿童成长历程,让学生在生态道德育人氛围中成长;缔造“完美教室”,打造“一班一景”“一班一韵”“一班一品”的特色班级(中队),力求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探寻心灵渴盼,回应个性需求,开发学生心智与人格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在前行的道路上从容优雅。

二、“三位一体”,拓宽“德”文化与“生态道德教育”有效融合新路径

着力建设生态道德环境文化。营造浓厚的生态环境氛围,校园的树、花、草、石,校园的每一个标语牌、每一块展板,校园的显著位置、走廊、过道、教室、黑板报、宣传栏等,或有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或有相关活动内容的展示。除此之外,“绿植进班级”“树木命名”“我为校园生态献一策”“你最喜爱的校园景观”等活动的开展,在校园绿化、美化、文化的基础上,追求生态道德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打造生态至德校园。

全力打造生态道德教学文化。以《东至县生态道德教育》地方教材为蓝本进行课堂教学,加强生态常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观念;落实师生一起成长,与社会共同进步的道德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公德意识;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环境素养和基本的环境知识与技能;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课堂教学研讨会,组织学校层面的生态道德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课件评比活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打造充满生机与魅力的特色课堂,追求同频共振的教学节奏。

鼎力开展生态道德活动文化。充分挖掘利用地方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课程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深入到县域内的南溪古寨、三条岭、升金湖、陶公祠、大历山、周氏家风馆、明月泥塑馆等富有东至特色的地域文化、古迹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重要事件节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写一篇生态道德感想,学唱一首生态道德歌曲,学做一份生态道德手抄报,以及组织书画展、家校互动等活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现场绘画比赛、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快乐成长。

三、“三至共育”,提升“德”文化与“生态道德教育”有效融合新空间

“德文化”。“至”有不懈追求、不断达到、力争最好、力求极致之意。坚守“三至共育”,努力打造“德”文化与“生态道德教育”有效融合新空间。

。要求学校两个校区现有班级的4000 余名学生每两周上一节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学校通过开设生态科普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这个天然课堂,在大自然中获取感性认知和体会。教育引导学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学校工作计划明确生态道德教育任务,每学期开学初各教师要拟定好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计划,安排好学期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即采取将道德与法治学科和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现有的道德与法治课中每两周抽出一节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地方课程;同年级组教师以《东至县生态道德教育》地方教材为蓝本进行集体备课,每位教师精心设计1-2 课教案,制作精美PPT,并分享给每一位生态道德教育教师;明确学校专兼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完成授课任务,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邀请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五老”进校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主题宣讲报告会以及“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生态家园”宣教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努力做生态文明的保护者、建设者;每学期末,结合学校教学业务大检查,期末总结会等活动对本学期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清单条陈,并列出新学期的目标清单。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蓄“德风”,积极寻找生态道德教育的留白面;顺“德草”,扩大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点。

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生命里不断展开心灵对话,塑造学生纯真的品性、善良的心地、美好的人格;不断擦亮精神混沌,引领学生追寻理想、积淀习惯、养成品格,得寸进寸,寸寸有惊喜,做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引路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