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底线,握在手中的财富

时间:2024-05-09

文/子夜

父母就像子宫,既约束孩子又保护孩子。

可真正聪明的父母,都会懂得:再爱孩子,也不能逾越这两个底线。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前些日子,老爸竟对着平日里最挂念的外孙奇奇发了脾气。

奇奇是我的小外甥,今年7岁了,一年才跟着妈妈回来一次。他看见我的一本动漫贴纸集很是兴奋,扑上来就叫嚷着:“我也要我也要。”

我只得屈服:“好,我给你看,但是一张都不能拿下来。”

看过一遍,我赶紧拿回卧室,放进抽屉。

第二天我和同学看完电影回家,翻开本子,就发现少了两张贴纸。

我着急地问奇奇:“奇奇,你是不是偷偷翻小姨的本子了?”

“我才没有呢。”

我气急了,就开始翻奇奇的书本。奇奇大怒,和我推闹哭喊起来。

这时,大姐和老爸听到吵闹赶忙过来。

搞清楚事情后,老爸很生气。有点意外的是,老爸对奇奇发了脾气。

“奇奇,把东西还给小姨。”

“就不给,我想要我想要。”

听到外公也让他还,奇奇瞬间就打起滚来。可老爸丝毫没有让步:“如果我不经过你同意,就把你最喜欢的托马斯小火车拿走藏起来,你会不会也很难过?”

奇奇看了看自己的小火车,又看了看外公。

“随便动别人东西,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不仅你不能,妈妈不能,外公也不能。”

说罢,老爸和大姐说道:“这可不是两张贴纸的事,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是咱们的底线,也是原则。”

“他现在随意拿小姨的东西,你不教育他;等以后上学了,他就会随意欺负同学。”

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孩子就容易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不希望孩子以后被打脸,那现在就得能拉得下脸。

孩子7岁时,自我意识就已经逐渐萌芽,而物权意识还不十分明晰。喜欢的东西,就想拿走,并不明白这样有什么不好。这条底线,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物权概念,更好地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意识。

而与他人的界限意识,正是孩子学会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基础。

社会规则不能破

有人说,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给孩子自由比较重要。可如果没有社会规则作保障,那孩子的自由将是无稽之谈。

地铁上,一个小女孩不小心将牛奶打翻了。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一张张地递纸让孩子擦干净。擦完后,女孩把脏了的纸卷起来,一直握在手里。直到下了车,才把纸扔进垃圾桶。

朋友说:“这样的孩子到哪里都招人喜欢。”

对于社会规则的遵守,从来都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例如:要懂得先来后到的道理,大家排队玩玩具;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要打扰其他人;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闯红灯;自觉购买车票,排队上下车……

社会规则之所以制定出来,正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许多娱乐设施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严格限定了孩子可以游玩的条件。

迪士尼有个游戏叫作“七个小矮人矿山车”,就严格限定了孩子的身高要在97cm以上。

去年有位女明星带孩子要玩这个游戏,但迪士尼的工作人员以“孩子身高不够,不合规则,安全至上”为理由拒绝其游玩。

这位女明星直接带着孩子冲上了车,导致整个矿山车关闭,其他的游客只能站在雨中等她。

网友直呼:自己不能玩,为什么让大家都跟着受罪?难道公众人物的孩子就可以不遵守规则?

或许身高差一两厘米未必会怎么样,但如果恰因为那一厘米的差距,孩子出现了意外,后果由谁来承担呢?

漠视安全的规则,受伤的是孩子!

父母在不守规则、逾越社会底线的时候,旁边还有一双小眼睛在注视着你,学习着你。

不教孩子坚守底线,这个世界又怎会给孩子以保护?

这条底线,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的界限,遵守社会规则,才能更好地享受规则带来的便利,也才能更好地与世界相处。这条底线,竟是最难树立的一条底线。它不仅意味着要教会孩子独立、自主和责任意识,更是帮助孩子一点点地具备和父母分离的能力。

原来我们为孩子树立的所有底线,都是为了孩子未来和我们更好地分离,帮助他们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平安喜乐。

在爱中教会孩子底线,才是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们将来的最宝贵财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