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河北省教育厅 刘凤彪
“五育”融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指引,是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一切围绕“五育”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诸如调整教育政策、建设学校文化、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设置、改革评价体系等,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和坚守“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破除“五唯”,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现实境况中,受落后思想观念及陈规陋俗、顽瘴痼疾的制约和阻碍,“五育”融合的推进并不是那么顺畅。
“五育”融合,并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拼搭、汇总,现实中也没有孤立存在、互不相干的德、智、体、美、劳,五者之间存在天然的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错误的“唯分数”观念人为地割裂开了“五育”,才使得本该浑然一体、“五韵”俱全的教育走向了偏颇。教育理念、教育生态深受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改变观念、重塑生态,使其回归教育初心,要摆脱多重羁绊。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深入人心,导致社会文化中功利色彩浓厚。隋唐以后的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科举考试这个中心展开的。人们刻苦读书的潜在动机是追求个人功名,成为“人上人”,整个社会都把金榜题名、踏入仕途作为读书的终极目的。如赵恒《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汪洙《神童诗》中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无不透露着以读书博取阶层升级的思想,也暗含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伦理观念。
进入现代社会,当读书与升学、当干部、捧“铁饭碗”联系起来的时候,“大学热”“文凭热”“片面追求升学率”就难以彻底避免。也正是在“官本位”这样的价值观念冲击下,考高分、上名校、拿文凭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最高期望。对这种单一目标的过分追求、盲目攀比,加之媒体对“状元”的盲目宣传和刻意炒作,营造了考高分、升名校就能创造人生辉煌的“一边倒”的社会文化风潮。
这种“唯分数”“唯升学”的落后观念深藏于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严重干扰、影响着大众人群对教育的正确认知。不仅学生、家长,学校、教师把分数作为头等大事,在很多地方的官方语境中,比如地方党委、政府考核教育工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考核学校工作,也都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硬性指标,与经费分配、奖金发放、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落后观念在现代社会的传播蔓延。
社会文化一旦形成,对社会成员就有强大的熏染作用。教育系统、家长圈乃至整个社会,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及相关人群,大家都“浸泡”在社会文化之中,不可能不受其蕴含的落后观念的影响,有些成员是落后观念的既得利益者,于是成为其忠实拥趸、卖力推动者。
落后观念导致的负面效果有一定的稳固性,所谓积重难返。因而扭转落后观念,引导社会文化跟上时代步伐、向正确方向发展,是“五育”融合的必备条件。
教师作为施教者,其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言行也是“五育”的重要内容,因而也会成为“五育”融合的助推器或者绊脚索。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自古以来就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使命,承载着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重任。“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对育人使命的自觉践行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以高尚的师德师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任务的完成,所有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制订的规划,其有效执行都离不开教师。然而,在落后社会观念的裹挟、侵蚀下,不少教师形成了只需教书、不管其他的片面认知,把提高学生分数、提高升学率作为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职业目标。许多教师以“教书匠”自居,只负责课堂上那几十分钟,在内心里认为离开教室就等同于离开了岗位,没有了职责约束。有些教师也注意个人修养,但只在意仪容仪表是否端庄大方、言谈举止是否优雅得体,而对道德水平、精神境界的提升关注甚少,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考不深、落实不力。近年来,教育部连续曝光的多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反映出一些教师理想信念缺失、育人意识淡漠、法纪观念淡薄,也反映出某些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某些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存在明显短板,淡忘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对教师职责的片面理解,与上述功利思想遥相呼应、相互支撑,为“五唯”病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坚决去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既提出了要求,也创造了条件。然而,衙门作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运转梗阻等诸般体制机制弊病,严重阻碍了教育适应性和教育服务能力的提升,阻碍了“五育”融合的推进。
面对现行体制机制,在实践中有两种情况:
一是墨守成规,一切事情依靠固有的惯性推着走。这种做法看上去较为“安全”,但往往会“越陷越深,越深越陷”,特别是“影院效应”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教师教学负担越来越重,家长也被苦累纠缠,脱身不得。
二是积极试验,大胆创新,着力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机制改革。这条路有失败的风险,要担责,但却是推进教育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推动教育向前发展之必需。在勇气之外,改革还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给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成长提供优质服务和坚强保障。
总之,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改革创新,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主动打破落后僵化的体制机制,完成重构。
时下,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不够,学生的选择余地不足,成长的道路不宽,上升的通道不畅。学习成为被逼无奈的选择,而不是人生的享受。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性别身份等种种限制,教育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竞争压力较大。
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期待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等五类主体各司其职,承担责任,成为先进理念的引领者、倡导者、践行者。
《总体方案》力求“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
打破传统认知、思维惯性是极为不易的。《总体方案》的落地,需要具体的实施细则,需要可以操作、量化的指标体系,需要各有关部门、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接受和认可。
相比于卷面成绩、科研论文这些可量化指标,在德育、劳育、美育等方面的评价实施中,还没有直观的量化指标和易于操作的方案,师德考评体系也远远不够完善。这些原生性的缺陷成为“五育”融合的直接掣肘。
以上四道羁绊都围绕文化、观念这一主轴而生。文化、观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极大影响着一个人的立场归属、道德境界。地方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学校确立办学理念、教师定位职业诉求、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等一系列教育实践中,每一个层面上的人的思想深处都有着所处时代社会文化、观念的烙印,其教育思想、行为注定会受到那些文化、观念的影响,共同形成不同时期的教育生态。因此,实现“五育”融合首先是要在思想认知层面实现“五育”融合,要在改革落后的文化、观念上做足文章、下足功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