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陈海波
多年前,王荣生教授将“好的文学性散文”与“中小学特有的作文”两相对比,全面地阐释了“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他说,“好的文学性散文”是内容和形式独创的文章,是作者自发、自为、自创的,是一种“自遇”行为。而“作文”则是中小学特有的产物,它一头连着“写作能力”的培养顺序,一头连着各式各样的考试,尤其是中考和高考。本质上,我们需要培养的“写作能力”应该在前,但实际上,我们大都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作文”,让其可以在中考、高考这样的权威考试中胜出,其实是考试在前。
所以,“写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应试的能力,且这种应试的能力需要变化多端,需要随着试卷的命题方向及时变动,一般的语文老师很难把握,再加之平时的教学任务繁重,因而,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在课堂上去“教”。
近来阅读黄厚江老师的《从此爱上作文课》一书,感动于黄老师数年来对作文教学的探索,同时也为自己从教以来,通过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寻求“应试与素养”的突围倍感欣慰,也更加坚定了通过“作文教学”的突围路径,去寻求生命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说,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使我尊重真实的自我,并积极寻求对自身的认同感和自身的完整性。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拥有无限教学勇气的教师,面对数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起起伏伏,黄老师始终固守着他身上的两大“令牌”,直至抵达他心中那片“本色语文”的桃花源。
这两大“令牌”,一是质朴,但质朴中带着一份倔强的拗脾气,不管前方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匍匐于大地,以最原始的方式躬耕于语文的田野,坚持自己的行动研究,捍守“语文的本色”;二是勤劳,30多年来,他很少在晚上12点前休息,读书、思考、写作是他不变的生活方式,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语文教学上,不管多累,一进课堂就兴奋,提起笔来就陶醉。对教学实践中的点点收获、疑惑,黄老师都绝不放过,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一沓沓记录零星思想的小纸条,然后,反复琢磨,不断“繁衍”,时时磨砺、丰厚自己的思想,也时时把自己的思想付诸教学的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的实践。试问,这样的一个教师又怎会没有设计作文教学的勇气?!
“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对于“怎样写出‘真情实感’”“如何进行‘个性化表达’”“为什么要进行‘多元化评价’”等这些困扰我们一线教师的若干写作教学的问题,在黄老师那里都有了明确的解答。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知黄老师是如何炼就自己的教学勇气和教学实力的,从而促使我们反观自我,在语文的路上从新出发。
从事语文教学以来,我一直认为写作的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只为“应试”性命题写作,会扼杀一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反之,尽是“随心所欲”式写作,又会少了考场习作的规范性。
所以,数年来,我一直在寻求“应试”与“素养”共生,要求学生每周一篇课堂应试作文,一篇周末随笔(每篇均不少于800字)。应试作文,有命题,有方向,有规定的时间,有简单的兴趣激发和写作指导;周末随笔,则随心随情,一周里经历的人和事都可入文,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每生每学期的练笔量基本可以达到4万字,每年达到8万字,初中3年写下来至少可以达到20万字。
蔡澜说,我只是写,每天写,不知道会不会。
《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其核心竞争力,是苦练,一切功夫他都会从不知一直练到知。然后缓慢积累,直到逼近武学宗师的突破点,然后随心所欲。
我相信,当学生们把20万字写下来,总会习得一点写作的经验和技巧,在表达上也一定会举一而反三。仔细研读黄老师的这本书,黄老师所探索的“指令作文”与“自由作文”,与我的“应试”与“随笔”颇有相同之处,但显然,黄老师的指导性更强,做法更具针对性,更有时效性。
除此之外,黄老师还有很多作文教学的“高招”,让学生尽情感受写作的过程,丰富写作的积累,感悟写作的规律,从而形成直接的写作经验。比如:指导学生开发自己的生活,用好自己的独特素材,用一个素材写出多篇文章;强调写“半成品”,养成储存“半成品”的习惯,应试时根据命题要求加工“半成品”即可;规划系统的写作训练和聚焦“散点”的写作练习相结合……
孙绍振先生说过,只有心灵和文化储备都不足的人,才可能讲空话和套话。当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想方设法去唤醒、去激活、去实践的时候,相信学生的语言和情感会相得益彰地朝“深”里走。
曹公讲红楼,引得乾隆时期的永忠诗人凭吊: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好的故事,有激颤人心的力量,发人深省。作文写得好的人,也一定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透过故事讲道理,是一种高级的写作方式。黄老师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提炼出“共生写作”的理念——老师、学生一起写作,学生在写作中学写作,老师用写作教写作。老师带着激发学生写的兴趣“种子”进课堂,带大家一起讲好故事。
读这一章,我是自豪的,因为有些做法我向来也是这么做的。比如每一节课的课前5~8分钟都是留给学生演讲的。初一时根据自己的喜好演讲,初二时根据教学同步内容演讲,初三时即兴演讲。的确,课前演讲给语文教学、给学生都带来诸多好处。但遗憾的是,我仅仅停留在此。读了黄老师的做法,深感“共生写作”的理念实施起来,并非如我想得这样简单。
如某次课前演讲——“我的故事”,一名学生讲述自己买手机,去商场贴膜的故事,最后得出两个立意(为以后写作所准备):一是表达同情要维护一个人的尊严;二是一个人真正有尊严,要靠自己的劳动。换作是我,简单点评后,可能就尽快奔着教学去了。但同样情境下,黄老师却看出了“故事中的作文教学玄机”,索性停下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这样的立意到底好不好?如果写尊重,哪些材料可以不要写?这个故事除了反映这样的主题,还有没有其他可写的角度?……
逐层追问,整整一节课,师生都在围绕着这个故事进行思维的碰撞,最终每个人都获得属于自己写故事的角度。
总之,只要习得方法和思维,就可以在“别人的树上”开出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花。姑且,我们也把这称作是教学的勇气吧,因为平日里的我们是没有这样的勇气的。我们似乎总是在“赶”,总觉得内容会上不完,总担心该讲的内容、方法我们没有讲到……殊不知,我们恰恰为此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书中的每一个课例读下来,都会忍不住为黄老师“慢”的艺术叫好,这位自称骨子里是“农民”的专家,深知农作物生长的规律,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抽叶,什么时候分枝成干……作文教学又何尝不是?!生命成长又何尝不是?!“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王充《论衡·超齐篇》)而我们往往为了上面枝叶的快速蓬勃,花儿的快速绽放,而忽略了对地下“根株”的养护……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读《从此爱上作文课》,思考虽尚浅显,收获已颇丰,既有因自己某些做法与作者相契合而生的喜悦,又有被激发而生的对作文教学继续探讨的力量。
王君老师说,经由写作,我们最终要走向的是自我接纳,自我欣赏,自我创造和自我成长。单为此,作文教学之路就值得我们像黄老师一样脚踏实地地去走,带着学生一起,经由写作都各自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