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

时间:2024-05-09

河北省教育厅 刘凤彪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其意义在于:传递知识和技能,传承人类文化;在劳动实践中维护和弘扬社会规则,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奠基劳动精神;培植培育对人类的真挚情感、高尚情操,通过躬身实践学习、体验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精神品质、锤炼人格魅力的重要实践,是奠定幸福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工程,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渗透,又互为支撑,使得德智体美劳成为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劳动教育还是最生动、最直接、最广泛的课程思政,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既是我党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也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回顾党百年来发展教育的辉煌历程,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与劳动的密切关系。通过不断坚持和日益强化的劳动教育,新中国的教育熏陶、磨炼出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

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施劳动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呢?

一、劳动教育要从积极承担家务劳动做起

***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载体,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第一阵地,劳动教育首先要从家庭抓起。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展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依靠劳动的价值观念。家长无论是完成自己的家务劳动,还是在观看影视作品、出外游玩时看到他人从事的各种劳动,都要引导孩子认识劳动的意义和劳动者的尊严,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所在。要充分利用子女幼儿时期爱模仿的特性,为孩子创设模仿学习的环境氛围,营造快乐劳动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培养他们劳动的意识,让他们体味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

家庭劳动对培养孩子责任担当意识非常重要,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承担家务劳动是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与此同理,将来走向社会也必然要承担社会责任,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要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知道,劳动无贵贱高下之分,都是美好生活、璀璨人生的前提。由此,劳动基因渗进孩子的血液,融入“三观”。

家庭劳动还是享受伦理之乐、增进亲情的重要纽带。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家庭及家庭成员重要纪念日,把日常家务劳动程式化、仪式化、严肃化,从而增加劳动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庄重感。坚持把这些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为长者的自我约束、以身示范,成为幼小者的行为遵循、意识跟随,让劳动精神自然地、无声地融入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二、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课程的设置来实施

劳动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劳动课程和其它课程一样,要具备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课时等要素。劳动课程设置的原则,就是紧紧围绕实现教育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情感、增长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质,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劳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是要把传承优秀文化、劳动文化作为主旨方向,贯彻到课程体系之中,让劳动成为行为习惯,成为思想认知,成为文化自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勤天下无难事。”中国传统文化中流淌着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优秀基因。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二是要能够发挥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引领时代的育人作用。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及时把当代最新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引入教育教学领域,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都能和先进科学技术知识有着不同程度的接触,能学习甚至掌握。要通过劳动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激发勇于创造、敢于创新的潜能。三是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感知作用,让学生亲身体悟劳动的快乐,感受劳动的意义。感知是认识世界的最有效的路径。学生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是培育观察能力、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易于组织、易于操作、效果突出的各种劳动实践,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从平凡细小的普通劳动、点滴事物中获得直接经验,锻炼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乃至反思精神、坚韧品质、合作意识。

劳动教育闪烁着思政教育的光芒,是最能体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在具体的劳动教育实践中隐含着诸多隐性教育因素,这些隐性教育因素有时虽然没有在教学计划中得到明确的体现,却是在显性的、直接的劳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予以关注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劳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劳动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育人体系、培养目标的一种综合体现。劳动教育、劳动课程践行的是“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充分挖掘各门课程隐含的劳动活动教育因素,挖掘背后的思政元素知识点。在劳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条件,有序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内部的各种生产劳动,比如帮厨、清整环境、绿化美化校园、简单维修,参与学校管理等。二是在没有冠名“劳动”的各个学科、各门课程中,要充分利用其中蕴涵的劳动能力训练因素,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奉献、创造等方面的意义。三是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和当地经济特色、生活习俗关系密切的实践活动,体验现代科技的先进,感悟地方文化的魅力。

三、组织参加社会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补充

学校不是“象牙塔”。“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今天坐在教室的学生,明天就将走入社会,直面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使得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愈加密切。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手段的变革,也要求学校必须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教育和社会的高度融合。因此,充分利用劳动教育的现代性、生活性以及和生产实践的密切关系,主动把劳动课堂搬到社会、把劳动课程融入社会,是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提升劳动能力的重要教育方式,也是开阔视野、主动适应、锻炼应变能力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

组织参加社会劳动,可根据学校、学生和周边环境条件,把劳动课程分为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理论环节,要针对计划参与的各种社会劳动,完成必要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和心理准备。实践环节,可选择车站、码头、社区、公园、敬老院、孤儿院等场所,让学生做志愿者、参与者、奉献者,协助参与交通值勤、环境保洁、科普宣传、助老助残、垃圾分类等工作或活动,引导他们用心体验劳动、真心融入劳动、全心热爱劳动。

四、合理安排企业劳动是劳动教育的又一途径

上述家庭劳动、学校内部劳动课程以及走出校门可以参与的各种社会劳动,开放性强,伸手可触,对技术细节要求不高,重在锻炼劳动意识,培树劳动精神。而工厂企业、田间地头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在工艺流程、操作规范等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技术性、安全性更高,参与难度较大,但却是更加真实的劳动教育实践。根据学校条件、学生素质以及工农业生产企业的具体要求,合理安排一定量的企业、农业劳动或者劳动观摩课程,也是开展劳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

学校应创造条件,就地联系相关企业、单位、村镇等,让学生在一定教学时间、一定参与深度上,投身社会生产实践。要引导学生从物质生产、技术创新、产品流程等方面,体悟劳动的基础性、创造性和价值,感受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在不同生产环节、不同技术层面、不同生产模式中的同等重要性。

中小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劳动的一切机会,让学生学习企业文化、地方文化,适时开展德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培树其良好的职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五、要认真研究、科学组织对劳动教育的评价

劳动教育的评价一般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对学校的评价,一是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校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学校把握育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劳动教育的组织安排落实。应考量的指标有:劳动课程的设置原则、培养目标,劳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五育”融合的理念、学科融合的思路,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以及师资、经费、安全等各种制度保障。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能否通过劳动课程学习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能力,涵养劳动精神。学校要全面、客观、真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劳动表现。学生日常参加劳动的时间、态度,获得的劳动经验、能力,各科老师和同学以及社区、企业对学生的意见、评语,都是对学生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结合劳动教育实际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制订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量化指标,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推动劳动教育深入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