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本刊记者 张瑞磊
巧借力深拓展促转变
——武强县以社团活动促德育工作纪实
本刊记者 张瑞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脚步亲吻着大地,感受着泥土的气息,被自然的本真与和谐环绕。远处断断续续传来悠扬的器乐之声,闻之心怡。追寻着美妙的乐声,我们来到了武强县豆村明德小学。这里的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孩子们玩得开心,笑得爽朗,让人由衷地羡慕。其实,学校社团活动是武强县启动的“招牌”项目,社团活动带来的幸福,县里的孩子们都在享受着。
从2000年开始,武强县不少学校纷纷实行寄宿制管理模式,原以为学生在校时间长,因而学习时间长、接触杂事少、内心清净,会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突飞猛进,大幅提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却出现了学生疲、老师乏,整个校园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学质量不进反退的现象。这可急坏了武强县教育人,他们到校园以及社会中走访调查研究后发现,在寄宿制管理模式下,学生每天都过着一种程序化的生活,机械化地重复某些行为,导致精神疲劳、意识僵化,积极性下降,主动性、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这些在低年级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慢慢地,有些学生开始厌学,畏惧学校……
“我们要让美丽的校园充满欢歌笑语,让课堂灵动,精彩纷呈,给学生一个成长的乐园,还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让孩子们爱上学校,喜欢我们的教师……”武强县教育局领导暗下决心。
针对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死板、僵化的“症状”,他们开出了以社团活动带来朝气、带来活力,带动教育教学的“药方”。轰轰烈烈的改革开始了。县内的各所学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特色社团活动。教育局、学校、教师,从上到下,武强县教育人开动脑筋,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因地制宜搞了很多新“玩艺儿”。如,周窝小学的萨克斯、葫芦丝社团,常村学校的鼓乐队社团,刘厂小学用废布头制作布贴画的“布调艺智”社团,常村学校、第三中学用各色纸条通过卷曲、弯曲、捏压形成原始设计形象的衍纸艺术社团,第三中学的钻石画、动漫设计社团,北堤小学、孙庄学校的梅花拳社团,南立车学校的英语口语、英语电影、奥数社团,北代学校的太极社团,郭庄小学、北平都小学、第一小学的电脑画图、电子报纸设计社团,等等。这些开发智力、益于身心的社团活动已收获颇丰。其中,第一实验小学的机器人社团制作的“绿宝——垃圾自动采集机器人”获得了2015年河北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小学组二等奖;豆村明德小学“绿茵传奇”社团在“衡水市布局学校足球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学校通过社团活动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实践活动的平台、创建了展示自我的空间,真正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兴趣还给了学生,把健康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培养了兴趣、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体验了快乐,实现了全面发展。
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带来的愉悦中,慢慢喜欢上了学校。家长们纷纷表示:在学校里,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受到艺术熏陶,这学上得值。
武强县的社团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他们还提出“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建设方案。武强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志华说:“我们现在提出‘社团活动课程化’,既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空中楼阁,它既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有学生需要的群众基础。”“社团活动课程化”要求强化校长们社团活动的课程意识,把社团活动上升到校本课程的高度来对待,避免活动组织松散、活动时间随意侵占、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等现象的出现,他们还从社团活动开展的原则、内容、形式、时间等加以指导,使全县的社团活动更加规范、具体,学生更加受益。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常提到师生关系的转变,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灵相融等。社团活动不失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有力抓手。武强县是年画之乡,民间艺人众多,部分学生家长就是剪纸能手,有些学生的剪纸技艺高超,因而有些学校的剪纸社团里面有好多学生担任着‘小老师’的角色,打破了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兵教兵’‘兵带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也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李建安局长阐述着自己的教育之道。
《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武强的教师队伍人才济济,第二中学的郝建龙老师主修萨克斯,第三中学的赵香丽老师主修古筝,豆村明德小学的刘泽龙主修二胡,留贯明德小学的崔学刚老师、第二实验小学的韩荣婧擅长电子琴弹奏,等等。“多才多艺的老师必定是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如果学生都是老师的粉丝,那么这位老师教授的文化课势必会受到欢迎,学生的学习哪有不进步的道理啊。”李建安说。
为培育好自己的管理团队,武强县教育局每周一次校长论坛,各位校长登台演讲,就一周工作学习所得与大家分享,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进步。周六日及寒暑假期间,教育局组织社团活动老师参加专门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2015年11月22日,县里组织社团老师培训萨克斯,这一天刚好下了雪,但是老师们不顾天冷路滑,顶风冒雪来参加培训。留贯明德小学的崔学刚老师,骑着摩托车冒雪行了五十多里路按时赶到,令人动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社团活动的进一步开展需要更为专业的老师,武强各校积极联系校外专业人士,聘请他们到学校辅导学生的社团活动,校内校外相结合解决了师资问题,也拓展了社团活动的内容。比如,北堤小学在校外聘请了抖空竹、鼓乐队老师,豆村明德小学、街关明德小学、常村学校也积极想办法,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到校进行指导。
校园内一派朝气蓬勃,课余生活流露着高雅的艺术气息,武强县的教师个个精神饱满,工作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我们武强社团活动的最初萌芽,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学生压力,丰富教职工的课余生活,从目前的状况看,我们已经到达了预期的目的。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美学教育等,除了达到这些目的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升学需求和终身发展。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可以加强学生艺术细胞的培养,为其日后升学奠定基础,这恰恰适应了当前招生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我们在这方面要努努力。”李建安谈着自己的教育规划。
2015年春季开学后,很多学校的社团在短期内迅速发展。但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检查想方设法增加社团数量、扩大社团规模,导致一些学生盲目入团,违背了学生的意愿,阻碍了社团发展。武强县教育局坚决否定了这种做法,他们在社团活动精细化、长远化方面进行着深度探索。比如,有些社团开展舞蹈活动,师生共跳街舞、广场舞,还在县文艺晚会上展示才艺,玩得不亦乐乎,但武强教育管理人意识到,这离真正意义上的舞蹈艺术还有一定距离,社团老师还没有真正地去研究舞蹈教学。故而,他们努力培训师资,招聘“外援”,争取把舞蹈社团提高档次,为学生上好舞蹈启蒙课,为他们升学、习艺助力。
布贴画、衍纸艺术、剪纸等社团,虽然现在开展得也很好,但是李建安局长有着自己的担忧:“这些社团不能仅停留在学生喜欢玩的层面,这些社团活动必须有自己的阶段性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必须成为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让社团活动向纵深发展,以艺促教,以艺养德。武强教育人在思考着,谋划着。
局长寄语:实践证明,不是农村的学生没有才能,是我们发现不了,更谈不上让孩子们提高。我们要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充实自己,煅练自己,他日水到渠成,自然会结出累累硕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