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马春光
冯中一是当代著名诗评家,他从1940 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与理论研究,在艰难动荡的时代语境中始终保持对缪斯的挚爱。改革开放以后,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于特定时代的诗歌现状,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理论知识,及时扭转僵化凝滞的诗歌审美传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诗歌理论与批评文章,先后出版《诗歌艺术论析》(1983)、《诗歌艺术教程》(1990)、《新诗创作美学》(1991)、《新诗品》(1995)等诗学著作,“他的诗论是新时期诗学的新收获”①吕进:《山东师大在新时期的新诗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从1979年开始在高校开设“新诗研究”课程,到生命停止的1994年,是冯中一诗学研究的高峰期。这一方面得益于时代环境的自由开放,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冯中一“为新诗的繁荣奉献暮年”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然。“冯先生在新诗承接传统吞纳现代风云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把主体的生命意识和客体的诗歌精髓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新诗的走向、新诗的现代化、新诗创作的内在规律及其审美特征,都做出了特别的解读。”②李宗刚:《在执着追求的支点上——谈冯中一先生的诗评》,《行走于文学边缘》,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冯中一新时期以来的诗学研究涉及新诗的审美本体研究、诗歌创作论、诗歌鉴赏论、诗歌现象解读、诗人个案研究等多个方面,彰显出“本体探寻”与“艺术实践”合一的理论品格。
冯中一新时期以来诗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和显著特点,是在长期的“审美停滞”之后的时代转捩点中恢复现代诗的审美本体研究,召唤诗歌的审美本体和艺术自觉,重新激活诗歌研究的内部活力。《置身于最美的事业——关于诗歌性质的断想》《诗,认识你自己——呼唤诗的自主意识》等文章,是冯中一对诗歌审美本体的深入系统思考,是他新时期诗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点。
关于诗歌的性质与功能,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诗言志”“兴观群怨”“卡塔西斯”等传统诗歌理论都格外强调诗歌的现实功能和教化意义。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下,诗歌较多地被要求服务于时代与现实,甚至在有些时候丧失了独立的审美法则与艺术规律。冯中一的文章《置身于最美的事业——关于诗歌性质的断想》是对诗歌审美本质的重新体认:“比起认识作用、教育作用,诗的审美作用总是占第一位的”,“诗歌作为表现人民生活的、智慧的美,的确是具有渗透心灵的普遍艺术的性质”①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85、129、145页。。如果说前者强调的是诗歌自身的审美本体价值,那么后者则充分肯定了“诗美”在所有艺术形式中的“基质”意义。“诗美”是冯中一诗歌理论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种理论框定旨在纠正长期以来过分强调诗歌的现实功能而忽略其审美品质的偏见,使当代诗歌回归审美艺术的正途,为新时期诗坛的健康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实际上,1980年代初“朦胧诗”论争的焦点就在于是否从审美的层面对待新的诗歌潮流,“朦胧诗”论争的后果也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群体或流派的“朦胧诗”的出现,更重要的是从艺术的角度理解诗歌这种审美观念的深入人心。在这个意义上,冯中一的诗歌本体观是扎根现实并符合艺术规律的。1980 年代中期以来,当代诗歌面临着被市场化、世俗化的社会语境“边缘化”的困境,引发了较为广泛的讨论。冯中一的文章《诗,认识你自己——呼唤诗的自主意识》直面这一困境,但他没有从诗歌与外部现实的关系入手,而是反观诗歌本体的建构,倡导诗歌自主意识的复归,“由现实的困惑以及别种样式的包围中挣脱出来,而追求一种内在的自主建构——新感性,将显示着新诗再生的前景”②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85、129、145页。。秉持诗的自主意识,寻求由内而外的艺术突围,是冯中一从艺术本体建构当代诗歌形象、挣脱诗歌困境的诗学建构。1990 年代以来的诗歌史证明,冯中一对诗的自主意识的呼唤是前瞻性的,只有恪守诗歌的审美法则和艺术规律,在艺术上不断创新、突破,而不是一味迎合或批判外在现实,才是符合历史规律的诗歌路径,方能经得起诗歌史的检验。
如果说《置身于最美的事业——关于诗歌性质的断想》《诗,认识你自己——呼唤诗的自主意识》等文章带有整体性的“为诗一辩”的倾向,那么《陌生而奇异的青春躁动——新诗现代艺术追求的几个特征》一文则条分缕析地阐释了诗歌内部的本体元素。《陌生而奇异的青春躁动——新诗现代艺术追求的几个特征》从“形而上视角——现代诗的内涵”“反讽——现代诗的思维方式”“陌生化——现代诗的叙述方式”“生长性语言——现代诗的肌质”四个层面展开论述,系统地阐释了现代诗的各种本体要素,彰显出优秀诗歌研究者的理论自觉和与时俱进。冯中一认为“形而上视角”是现代诗的内涵,“形而上的视角,使现代诗更多地以凝聚某种高层次的结构作为指向和追求”③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85、129、145页。。这种理论认同是建立在对新时期诗歌充分解读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更加清晰地阐明了现代诗的思想内涵。与“形而上视角”相对应,冯中一认为应该在诗的本体论层次理解“反讽”,“反讽”不仅是一种语言方法和思想方法,而且是“现代诗的基本哲学态度与思维方式”:“诗的反讽,越来越从一般的语言方法上升到思想方法,上升到诗的本体论层次。它的产生既来源于现代人经验的多重性与复杂性,以及对知识的寻求与全知的不可能而导致的矛盾情境;也来源于语言之包孕性,它必须永远依靠言外之意和旁敲侧击。我们从反讽中获得的,不是浪漫的冲动,不是机智的笑声,而是用智慧难以简单征服对象而引起的艰涩与含蓄。”①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49、156、33页。从诗歌本体论层面对“反讽”的精彩论述,意味着冯中一诗歌观的一次飞跃,冯中一对“反讽”的本体性体认,在1980年代的诗歌语境中多少有些前卫,但熟悉当代诗歌史的人都知晓,反讽确实成为1990年代诗歌最内在的诗学元素。“在日常、口语、细节、对话、事件的所谓复调性的时代美学驱动面前,诗歌的戏剧化、叙事性、复调、张力、戏谑、反讽、冲突、悖论成了新诗现代化甚至新诗后现代主义的必经之途。”②霍俊明:《公开的知识与隐秘的缺憾:1990年代诗歌再认识》,《北方论丛》2010年第1期。“反讽”的具体呈现是“生长性语言”:“‘生长性’处理的是语言的本体论层面,认为诗就是语言本身,是通过生长性语言的发现,塑造一个能够不断膨胀的语言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生长性语言的发现,导致了对于诗的重新发现。因为有了它,现代诗摆脱了僵化的模式,朝向了绵绵无限的可能世界;有了它,现代诗开始了大幅度地衍生、腾越,进行诗的更本质的创造。”③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49、156、33页。这是对诗歌语言之源发性、重要性的强调,是对传统诗歌观念中“语言工具论”偏向的纠正,具有浓郁的语言本体论倾向。由此,冯中一从思想本体、思维本体和语言本体等方面完成了现代诗的审美本体建构,这既是对西方诗学理论的借鉴转化,更是基于中国当代诗歌现实的理论锻造。
冯中一是评论家,同时也是诗人,他1978 年以来的诗学文字中,有较多的内容涉及诗歌创作论,这对于纠正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审美定势、厘清重要的诗学概念、激发新的诗歌美学范式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新诗创作美学》从本质论、主体论、创作论、审美论、发展论等五个方面展开系统论述,对于厘清新诗创作的各种理论话语、引领正确的创作趋向具有重要的引领与参照价值。冯中一的创作论贯穿了诗歌创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诗人主体的心理、道德与艺术修养、想象力、灵感、意象与结构、语言等方面。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既是冯中一常年从事的写作教学研究的成果显现,同时也是诗歌理论反馈、指导诗歌创作的诗学诉求的呈现,反映了冯中一务实求真的理论姿态。《生活智慧的火花——略论诗的灵感》一文,最初发表于1984 年,冯中一以诗歌研究者特有的独立精神、求真意志和审美意识,重新审视了“灵感”这一诗歌创作的重要概念。冯中一秉持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摒弃了灵感的神秘主义说,结合大量的创作实践,从灵感的含义、灵感的特点、灵感的培养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展开论述,最终得出“灵感就是生活智慧的火花”这一形象而切实的结论。冯中一对“灵感”进行本体性的论述,“客观生活的感情火花,溅落在诗人心灵之火的最强烈的引爆点上,便燃放出璀璨夺目的诗的火焰。这诗的火焰,也即灵感,主要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受猝然相遇后的审美能力的显现”④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49、156、33页。。这种论述极富理论深度,其本身就是一种诗性的言说。冯中一善于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审视诗歌,他从“接受美学”视角对诗歌的审美心理结构、诗的形式理解力的论述,拓展了诗歌鉴赏论的新路径。《寻找精神的家园——试论诗的审美心理结构》一文指出,诗的审美心理结构“具有召唤诗作的美和吐露自身的美的双重功能”。这其实是从美学本体的维度对读者提出的要求,是对读者深层审美心理的唤醒。
综上,冯中一诗歌理论建构的重要特征是对“诗美本体”的探寻,他拨开纷扰的历史与政治云雾,直抵诗歌艺术的本体内核,在澄清一些基本诗学概念的同时,为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
冯中一自1958 年进入高校工作,一直从事写作教学,这使他的诗歌理论研究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品格,“比较偏于艺术赏析,注意具体地分析一诗一人,不作空泛之论;凭借自己的创作经验的积累所进行的诗歌基础理论和诗歌教学研究往往合理而实在”①吕进:《山东师大在新时期的新诗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这种品格鲜明地体现为他对新诗创作及鉴赏问题的系统研究,冯中一的诗歌理论建构往往从创作论的层面展开,并且有丰富的鉴赏论色彩。这些文字系统性强,理论明晰,语言充满诗意,建构了诗歌创作与欣赏的方法论基础,成为诗歌与普通作者、一般读者之间的艺术桥梁。冯中一高度肯定“构思”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价值,“有无构思、构思的精粗深浅,对于诗歌创作确是决定性环节”②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70、70、10、174、242页。。在1980年代的新潮诗运动中,一些青年诗人高举“口语”的大旗,秉持日常书写的姿态,提高诗歌写作速度与数量的同时,降低了诗歌写作的难度,同时削弱了诗歌的艺术浓度。鉴于此,在对大量经典诗歌创作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冯中一总结出诗歌构思的基本过程,并抽象出一个公式:“(出发点)生活的真实—(转化点)形象的创造—(制高点)深远的境界。”③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70、70、10、174、242页。这种源于创作实践又高度凝练的诗学理论表述,是冯中一诗歌创作论的典型标识。在诗歌创作主体的问题上,冯中一充分体认诗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重视诗人的人格建设。在《诗歌创作美学》中,冯中一认为诗人的审美创作结构由内驱力、内省力、内视力、思维力、人格力组成,对诗人主体的内在构成展开精微的分析。他尤为注重诗人主体的道德与心灵建设,“缺乏完善圣洁的心灵建构,决不能写出好诗并成为真正的诗人”④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70、70、10、174、242页。。诗人应“化育出民族的智慧之魂,充沛着时代的灵秀之气”⑤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70、70、10、174、242页。。冯中一对诗人主体的理论阐释,既是对以儒道文化为基础的传统创作主体论的继承,更是对当代诗人道德滑坡、主体意识泯灭的一种警醒。
冯中一关于现代诗解读与赏析的文字,独具一格。他注重诗歌阅读中的语言和审美因素,总是深入到“具体的这一个”诗人、诗歌文本中进行精细研读。早在1986年,古远清在其《中国当代诗论五十家》中指出当时诗歌研究界对冯中一诗学研究的关注与认识不足,称其为“埋头作具体的分析讲解诗歌的工作”而“没有得到广泛关注的诗评家”⑥古远清:《中国当代诗论五十家》,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这种说法敏锐而精准,究其原因,大概源于当时的研究者未能从“具体”中读出冯中一的系统性理论建构。冯中一的诗歌鉴赏文字往往美不胜收、诗意盎然,细读式的综合鉴赏贯穿于冯中一的诗学研究文字,冯中一通过对牛汉《华南虎》与里尔克《豹》的对比细读,指出现实主义诗学建构的路径问题,“他的成功在于,他把这种技法进行了现实主义的处理。一是他用这种技法来表现十年浩劫中诗人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便能鲜明而集中地展示处在那特殊的年代里一个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灵魂,因而《华南虎》比《豹》有更多的现实感和历史感;二是他把《豹》的纯主观客观化与现实主义的白描以及叙述结合起来,因而诗便少了些玄奥和晦涩,而增强了诗歌表现力的灵活性。”⑦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70、70、10、174、242页。这种文学性浓郁、印象性与学理性融汇的诗歌鉴赏,独具一格且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可操作性。
1980 年代是冯中一诗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诗歌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其中,1980年代初的“朦胧诗”论争和1980年代中后期“第三代诗”的出现,是两个重要的诗歌史节点。围绕这两个历史节点,滋生了丰富驳杂的诗歌现象和诗学问题,冯中一践行着一个诗歌批评家的使命,深度参与了新时期诗歌的历史进程,这主要体现为对诗歌现象的理论观照、对新的诗歌动向的捕捉与解读、对重要诗人和山东诗坛的批评等等。冯中一对当代诗歌的处境及诗歌内部的艺术问题有宏观清醒的认识,针对新时期之初诗歌的想象力匮乏问题,他及时进行审美纠偏,呼唤以“想象”取代“空喊”,并结合曲有源的诗《写在工业学大庆会议上》进行例证。而随着1980 年代中期时代语境的急遽变化,冯中一又提出诗歌想象方式和诗歌技法更新换代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诗歌所显示的‘窘困’状况,实际上即指原来的诗歌艺术受到当代审美信息的挑战。一些老化了的想象方式和诗歌技法,必须进行更新换代的改造加工,从而适应四化建设的审美新要求”①冯中一主编:《诗歌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38页。。这些言论在今天看来已经非常平常,但是在198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对于新诗的审美突围和艺术蜕变,确实是一种警示与激励。面对1980 年代中期“综合的时代”,冯中一意识到“我们的评论与读者与创作正产生越来越大的隔阂”,进而倡导积极汲取“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转换批评思维,更新批评范式,“创构一种更得心应手的评论范式”。
冯中一是齐鲁大地上的诗人和诗歌研究者,他深入新时期山东诗坛的现场,引领诗歌写作的风尚,鼓励和引导青年诗人,对当代山东诗歌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打开《冯中一文选》,基于山东诗坛现状、山东诗人诗集、诗歌会议活动的文字,篇目众多,其内容包括对代表性诗人的评论与解读、对青年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批评鼓励、对山东诗歌现象及未来走向的敏锐判断。孔孚是新时期以来山东诗坛的代表性诗人,冯中一对他的诗歌有公正而客观的评价。“作为诗评家,冯先生与诗人孔孚相交甚笃,首开研究孔孚山水诗先河,对其有着深切的了解和独到的把握。”②翟德耀:《冯中一先生二三事》,《评论与鉴赏》,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05页。对于孔孚,冯中一的研究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对孔孚诗歌艺术特质的准确体认,二是在整个当代诗歌史的脉络中评价孔孚。冯中一认为孔孚诗歌营造的“空”“妙”诗境,标志着东方美学精髓与现代诗的强力渗透互补。他善于在诗歌史的脉络中审视山东诗人:“孔孚的诗,不同于朦胧诗的委婉、沉郁和理性思索的参与,也有别于第三代诗的灵魂裸露、反讽戏谑和宣叙日常生活的琐碎心绪,而是着重通过情与景合、意与象通的艺术直觉,追求生命的净化高超和心灵的自由驰骋。这是不是增添了新诗创新的多向度与内在张力?”③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68、26、25页。苗得雨是新时期山东诗坛的重要诗人,冯中一对他诗歌创作艺术演进持一种动态性的把握:“正在以民歌为基调,博采现代的多种艺术手法,向着时代的民族特色的哲理抒情诗的定型与成熟上锐意精进。”④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68、26、25页。冯中一对苗得雨诗歌的评价是基于同时代人的心灵领悟与艺术体认:“经过‘十年动乱’的冲击和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导,诗人的思路向着更加深刻、复杂、辩证的领域突进,探询、褒贬、讽喻增多了,尖锐化了,并且加强了赤诚和严峻思考的时代气息。”⑤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68、26、25页。这种紧贴时代与诗人内心的言说,精准而深刻。
冯中一的诗歌理论具有典型的时代标识,同时是对1990 年代以来诗学理论的预言,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对诗歌审美本体的理论探寻和对诗歌现场的批评实践是相互融合的,其理论探寻往往以诗歌现象、诗歌症候为基础,具有显豁的现实与未来指向;其批评实践从具体的创作与鉴赏问题出发,但并不限于单个的诗人诗作或诗歌现象,而是有深远的理论旨归。正是基于“本体探寻”与“艺术实践”合一的理论品格,冯中一有效推动了1980 年代诗歌理论的现代转型,同时成为1990 年代以来诗学理论话语革新的“基石”。
冯中一切实深入当时的诗歌创作现场,他以理论家的敏锐捕捉到新时期诗歌的最新动向,撰文描述、评析与理论升华。这正是西方的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进的时期,冯中一如饥似渴地进行着知识结构的更新,从审美维度揭示出新诗潮的新动向,展开客观公允的学理评价。诗歌意境营造的新动向、哲理倾向、艺术追求新动向等,均是他捕捉新诗潮最新变动的成果展示。冯中一对新时期诗歌现场的凝视带有开阔的诗歌史视野和强烈的主体意识投射,其诗歌批评在论述问题的同时往往提炼出新的诗学概念。《重构规范:新时期诗歌的审美取向》认为新时期诗歌是“一次寻求新规范的全面的诗歌革新”:“当当代诗歌备受外界的浸淫,从而丧失以主体为核心的规范的时候,新时期诗歌以其思辨性的加强、对意象的热烈关注以及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为中国新诗重建了一种新的规范:它那么注重整体,注重内部,注重一种人的矢志不移的独创精神。如果说,中国现代诗歌曾以人的情感为核心,建立了不同于旧诗的观照世界的方式的话,那么新时期诗歌则以人的思考为核心,重构了新诗掌握世界的准则。”①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21、115、51、113、64页。这种“以人的思考为核心”的“新的规范”,既与新中国成立后30 年的诗歌传统构成某种“断裂”,“中国的当代诗歌不再是空泛的说教,或者小花小草的品味,而是灌注着一种独立思索的精神,这显示了对‘自我’掌握世界的重新确认”②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21、115、51、113、64页。,同时是对现代诗歌“人的情感”核心的延续与转化。冯中一将这种特质命名为“新感性”“感性哲学”,他对新时期诗歌审美取向的精准把握,典型地体现在他对“哲理化”“感性哲学”等特质的阐释中。《重构规范:新时期诗歌的审美取向》《试论当代诗歌创作的哲理倾向》《诗,认识你自己——呼唤诗的自主意识》等文章均提及新时期诗歌的“新感性”。新感性的美学原则是“以人为核心的感性哲学”,意味着从“人的情感”到“人的思考”的内涵转变,既是一种诗歌史的经验总结,更是对当下乃至未来诗学形态的一种命名。实际上,这既是一种基于诗歌现象的敏锐洞察,更是对当代诗歌美学演进的一种果敢而准确的判断。针对诗歌的哲理倾向,冯中一认为,“诗正在向社会和自然的更深层掘进,以哲学的洞见——从历史和现实的明镜中反射出的灼灼逼人的智慧之光,使人高瞻远瞩,或者抉隐发微”③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21、115、51、113、64页。。文章从时代进程甚至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视角审视诗歌的哲理倾向,旁征博引,既厘清了相关的理论问题,同时指明了未来诗学的发展方向。他认为,这种“沉思的基调和思辨的特色”是时代变迁使然,即新时期“神性的光圈的消散,滋长的是人的‘尊严’的回归”④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21、115、51、113、64页。。冯中一所重点论述的诗歌的哲理倾向和生活智慧,既接续着悠长的“智性”诗歌传统,同时召唤着1990年代诗歌“智性书写”潮流的到来。
冯中一以自己的理论批评实践,切实推进了新时期以来的新诗理论建构,为新时期诗歌的良性发展扫清了障碍,以自身的实践带动山东诗坛的繁荣,留下了珍贵的诗学与精神财富。冯中一诗歌批评的核心基质是其辩证开放的诗歌观,他写道,“诗美的法则常常处在变化当中,不能用陈旧的尺子衡量一切”⑤吕周聚选编:《冯中一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121、115、51、113、64页。。正是这样的诗歌观,使冯中一在暮年不断实现诗学研究的自我超越。他1985年之后的诗学研究,具有显豁的创新意识。如果说新时期之初对诗歌本体的强调是为了纠正长期陈旧的诗歌观念带来的审美停滞,那么1980年代中期以来对诗歌自主意识的强化则是要对抗急剧变幻的世俗化、市场化社会语境。他的几篇长文从诗歌本体视角厘清了诗歌的审美本质与艺术规律,洞察了当代诗歌的审美新动向,更为关键的是,他置身于1980年代的诗歌现场,深度参与并推进了当代诗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以超前的艺术视野和洞察力,预示了1990 年代诗歌中凸显的艺术征兆和创作手法。这种预言性表现在诸多层面。譬如,“叙事性”作为1990年代诗歌的重要艺术手段成为诗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叙事性”源于诗歌对复杂时代现实的处理能力的诗学策略调整,而强调诗歌面对现实积极调整诗学策略,恰是冯中一诗歌理论的核心观点。再如,1990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写作”注重诗歌语言的思辨性,格外倚重“反讽”与“戏剧性”的语言策略,强调诗歌的“智性”品质,这与冯中一所预言的诗歌“哲理化”倾向一脉相承。如果联系21 世纪以来基于网络传播的“快餐化”诗歌语境,我们反观冯中一在1980年代对诗歌审美本体的强调,则会发现这种对美学本体的追寻与回归,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亟需的诗学姿态。
冯中一前半生在动荡的时代度过,他坚持自学,不断自我超越,为后来的诗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之后,他身兼多种社会职务,在做好各项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在诗学理论与批评领域进入更纵深的研究。冯中一新时期以来的诗学研究具有“除旧布新”的过渡性特征,他坚守诗歌的“审美本体”,为新时期诗歌美学的回归与重建打下坚实基础。他深入新时期诗歌的现场,在文本的细微解读中洞见诗歌的症候与未来。他有效融合“写作”教学与“诗歌”研究的关系,建构了周密翔实的新诗创作美学与审美艺术体系。更重要的是,冯中一始终致力于诗美在更大范围的普及与传播,他孜孜不倦地与青年诗人、普通诗歌爱好者进行诗艺探讨。他的诗学研究是面向诗歌创作、欣赏的理论实践,体现为“从诗歌普及、传播的角度,选择了引路辅导的位置,尽可能通过诗人诗作的具体分析,悟出一些关于读诗和写诗的道理”①周聚撰、若金文:《致力于艺术赏析的诗评家——冯中一》,《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某种意义上,冯中一成为新时期诗学研究中的“桥梁”,既搭建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审美桥梁,更是当代新诗研究中价值观与方法论转型的重要桥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