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邹 茜
高校是不是需要培养作家,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国是存在较大争议的。然而在英语国家,似乎并不存在类似的争议。美国爱荷华大学于1897年开办诗歌创意写作班,1936年正式启动“创意写作项目”(Creative Writing Program)并建立创意写作学科,随后传播到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①葛红兵、雷勇:《英语国家创意写作学科发展研究》,《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时至今日,英语国家的创意写作学科已逐步成熟,并且培养出大量的杰出作家,“高校培养作家”这一观念,也早已被其广泛认可和接受。在中国,创意写作教育正式起步于2009年,在其后十年的发展中,创意写作学科在一部分高校中获得重视,创意写作研究也在一部分学者群体中引起关注,但仍然面临创意写作本土化的诸多困境②宋时磊:《热概念的冷思考:创意写作中国本土化发展述评(2009—2019)》,《长江学术》2019年第4期。。社会对高校能否培养出作家的讨论总如昙花一现,众多考生及家长对创意写作专业望而却步,部分学者对高校培养作家的做法不乏指指点点,而大部分高校在设立创意写作学科或相关方向时仍然困难重重。究其根本原因,是当代中国的高等学校,在教育思想和文学观念上,实在还不够开放与现代,并且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高校不培养作家”的观念,据说是从前苏联而来;现在,苏联解体已近三十年,这一过时的、陈旧的观念,却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因而有着再次从理论上进行探讨的必要性。重新提出高校需不需要培养作家的问题并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文学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如果我们将结论落实到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则可以促进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事业的繁荣与兴盛。
高校需不需要培养作家,从学理上来说,原本是不需要讨论的。首先,几乎所有的中国高校都开办有文学院或中文系,以及外国语学院或外文系,有的还开设有中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所之类的学术机构,其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由作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同时也研究中外文学史上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以及由此而生发出来的种种文学思潮、文学社团、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运动、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还有国民的文学阅读、文学接受和文学传播等。作为文学研究者,如果对文学创作并不了解,并且不从事具体的文学创作,其研究的可靠性、可信性与科学性就会令人怀疑。所谓文学,首先就是指文学作品,其次才是指作家,而其他所有的文学现象,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因此,作家与作品是所有文学现象的核心,更是文学现象的根本。必须建立这样的一种文学观念,以体现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基本思想。如果没有文学创作,就没有文学作品,文学研究无从着手,院系专业和研究机构的开办也无从谈起。所以,文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都是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源头,是对象,是大树之根、长水之源。“高校不培养作家”的观念,显然有悖于以文学作品为核心的文学思想,并且从实际上无情地斩断了文学研究的根本与来源。
其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许多杰出作家是出自于那个时候的“高校”——太学、书院。在数量众多的历代科举人才中,也出现过许多杰出的诗人和重要的作家。在中国古代的为官者中,也有许多大诗人和大作家的存在,其中有不少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社会战乱不断,高等教育在许多时候并不健全,导致许多作家和诗人来自于社会的底层,从而给人一种作家是在苦难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而不必接受正规教育的错觉。事实上,20世纪20—30年代,从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南国社、新月社里走出了一大批杰出作家,他们不是出自于中国的高校,就是出自外国的高校,其中又以留学欧美和日本的居多。这一批作家都接受了正规的高等教育。由此可见,高校培养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实,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只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少有人去进行科学的研究。如果无视这样的事实,仍然坚持高校不培养作家的陈旧观念,其本身也不是一种可取的学术态度。
其三,从人类的整个历史来看,真正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作家,由正式的高校培养并成长起来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排出“十大小说家”“十大诗人”“十大戏剧家”之类的榜单,就会发现入选之人几乎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作家。胡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冯至、艾青、戴望舒、郭小川、贺敬之、何其芳,可称之为“中国现代十大诗人”,他们当中有谁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家,往往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文学创作。诗人王家新、李少君在武汉大学上学时,受到了陆耀东、於可训等老师的影响;作家方方、陈应松在武汉大学上学时,受到了陈美兰、易中天等老师的影响。对此进行全面的研究,相信可以发现更多的案例。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杰出作家都是出自高校的文学院或中文系,外国语学院或外文系,但他们大都是毕业于高校,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也并不是说一个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就一定不能成为杰出作家,只是高校培养作家,所培养的是充分地将生活转化为艺术的能力和创作的可持续性,所以说高校为杰出作家的产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在美国、日本近代以来的历史上,杰出的诗人和作家几乎都是出自高校,社会底层出生的诗人和作家是很少见的。欧洲国家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其高等教育并没有中断,一部分高校有上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历史,而许多作家都出自于他们严格的教育之下。
作家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难度的精神舞蹈,其实是需要教练的,在文学创作方面无师自通的人是不多的,只通过自学就成为杰出作家的,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高校培养作家是天经地义的,是一个符合逻辑的过程,也是一个必须如此的历史进程。然而,反观今天中国内地的各大高等院校,几乎都是在招生简章中强调要培养批评家和学者,而不敢明言要培养作家;总是宣扬培养出了多少政要和商人,而不宣扬培养出多少诗人和作家。这就是问题的实质和关键之所在。首先要解决的是人们的认识问题、观念问题,要反思中国高校教育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也要反思中国文化传统所存在的问题。只有统一了认识,才有可能探讨在当代中国,高校如何培养作家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的国家,有优良的传统,也有沉重的包袱,高校不培养作家就属于沉重的包袱之一。高等教育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然而四十年来的中国改革史一再证明,高等教育的改革是最为艰难的。高校的领导者和高校教师,要改变“高校不培养作家”这一陈腐的观念,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要经历一个不断讨论和进化的过程。近十年,有的高校引进了驻校作家,有的高校直接引进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为人文教授,然而也只是赶时髦的临时之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只培养学者和科学家的整体格局,“高校不培养作家”仍然在大学教师和管理者心中根深蒂固,没有根本性改变甚至某种程度的改进。高校是中国当代思想的摇篮,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与艺术的摇篮,未来的杰出人才都将孕育与诞生于此,可见改变这一观念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根据历史的经验,中国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加大培养作家的力度,从而培养出更多杰出的,甚至是伟大的作家。
首先,以文学或外语为优势专业的高校,应开设文学创作专业,直接引进诗人、作家作为专业授课教师,加强高校的文学创作力量。近些年来,上海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先后开设了创意写作硕士、博士课程,在创意写作教育领域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在本科阶段开设文学创作专业,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仅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招收相关方向。本科阶段的学生在文学创作上具有一定的心理欲望和实际需求,具备接受文学创作指导的良好时机,并且未来的发展空间也相对广阔。本科生可以更广泛地接触不同文学类型的创作,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文艺评论、文学翻译、文学绘本等,即使不能直接成为专职作家,也可以在出版业、传媒业、教育界就职,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活动,成为文学创作重要的后备力量。在本科阶段,学生以文学作品替代学术论文获得学士学位的模式,早已在日本的东海大学、日本大学等高校实施①在日本的高校中,本科的文学创作专业开设于多类院系中,比如东海大学于文化社会学院开设文艺创作系,设置“创作类”“批评类”“编辑类”三大类课程,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逐步完成毕业作品;日本大学于艺术学院开设文艺系,围绕创作活动的指导与实践开展课程,学生可以在毕业论文和毕业作品中自主选择,毕业作品也不仅限于小说,而是包含剧本、诗歌、散文、漫画等多种形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将作家引入教师团队的做法,民国时代就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沈从文先生并没有文凭和学位,由于他在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上海中国公学、青岛大学、武汉大学请他前去任教,后来又任教于西南联大。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高校进行实验,打破高校只引进博士为教师的惯例,更加重视教师的文学与艺术成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就直接聘请了王家新、严歌苓等作家为教授,而这些作家也成为一张名片,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引起了他校师生的向往。有了著名作家做教授,当然也就可以开设本科层次的文学创作专业,不然作家就成为了摆设,而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而连本科专业都没有,那又如何实现呢?所以,根据国外的经验,也根据文学创作人才的成长规律,在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中,开设文学创作专业以招收以文学创作见长的本科生,是可能的、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
其次,未直接开设文学创作专业的高校,可依托文学院或中文系、外国语学院或外文系,定期举办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两个层次的“作家班”。在20世纪80—90年代,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都曾经举办过时间不等、规模不等的“作家班”,基本上都是本科层次。今天在中国文坛上还在活跃着的一大批作家,大都是出自于这样的“作家班”。哪怕没有学历起点,只要有像样的文学作品,就可以进入高校的“作家班”学习,体现了改革开放时代所特有的气象。然而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大学学术评价量化方式的兴起,这样的“作家班”被迫中断①“写作课程在20世纪90年代整个大学学术量化的过程中淡化了,淡化的原因不是因为同学们不喜欢写作,而是因为学术化的过程中数字化的考量,写作因很难出研究论文而日渐边缘化。”(金永兵、谭宇婷:《我们培养的是“创意写家”》,《华夏文化论坛》2019年第 1期),成为了一种历史现象。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已经证明这样的“作家班”是成功的,许多杰出的文学人才都出自于此,所以这一传统应当延续下去。而在研究生层次开办的“作家班”,应与本科生的“作家班”有所区别,有更高远的培养目标,更侧重于高起点的“创意写作”。“创意写作班”应服务于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为中国社会提供成熟的、杰出的人才,他们应有创意写作的经验,熟悉我国现有的文化体制,同时熟悉西方国家的文化体制。因为他们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需要直接接受整个世界文化消费市场的检验。当然,这样的“创意写作班”也可以由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开办,综合利用相关院系现有的师资力量,以有别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全新理念来培养文学人才与文化创意人才。“创意写作班”不应限定在文学与艺术方面,而应与电影、电视、动漫和游戏的创作相统一,并且更加注重后者的特点与优势。湖南师范大学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设的《创意写作》课程②湖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课程为英语授课(中文字幕),由该校外国语学院“潇湘学者”卢嫣美(Lauri Ramey)教授主讲。,可以看作是一种网络“作家班”。目前仅开办一期,已有6000余人选修,说明“创意写作”作为传统写作的最新发展,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肯定。“创意写作”从表面上看有别于传统的“作家班”,然而从本质上而言却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任何写作都需要创意,没有创意则没有必要进行写作。因此,无论是本科层面还是研究生层面的“作家班”,都可以统摄在“创意写作”里面,成为高校文学或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实验区,为所有高校相关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再次,鼓励高校举办作家讲学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的驻校作家制度。华中科技大学的“春秋讲学”文学论坛于每年的4月和11月举行,每一届在世界范围内邀请一位作家、一位批评家,到学校举行为期一周或两周的文学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已经邀请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国内作家格非、阎连科,评论家王尧等等。每一届围绕一个事先拟定的主题,以作家和评论家的讲学为主,又在本地的文学研究者和文学评论家中展开全天性的讨论,同时也强调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著名作家和评论家进校园的活动,开创了中国当代文学活动的新途径。而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则是在每一学年引进一位作家,进行为期一年的在校写作活动。驻校作家可以自由选听课程,也可以参与学校所举办的文学活动,与在校大学生、大学生里的文学爱好者,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为学校文化生活与文学创作,增添许多的活力。同时,也可以自由而广泛地接触大学校园,了解中国当代教育的现状,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收集诸多的题材。驻校作家往往没有工资与工作津贴,只是由学校提供基本的住宿与生活条件,因此,无论是在学校方面还是在作家方面,都是可以接受的。这种被当代中国一些高校所认可的制度,实际上是作家与大学生“双向成长计划”。驻校作家制度之所以受人关注,主要是因为引进的都是已经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家,扩大其规模,则会产生更加重要的意义。当然,驻校作家制度也需要完善,需要常年坚持。比如作家开展授课,由学校支付相应的薪酬;知名的作家指导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以扩大其文学影响力;作家更多地参与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以自己的文化创意为学校整体发展贡献出重要力量;作家作为国家思想库的重要成员,可以引领时代的思想与文化潮流,成为整个学校的灵魂人物。在作家的带领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文学创作,创造出更多的文学作品,为中国当代的文学创作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一层面而言,我国大部分的高校目前都没有发挥国家文化建设的思想库与生力军作用。
第四,更加注重校园特色文学活动,常年支持学生文学社团,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小说品读会、戏剧演出会、原创文学大赛等,才有可能让一批又一批的文学人才脱颖而出。文学活动是高校文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文学因子萌发的基本途径。如果说要在短时间内从现有的校园中直接走出作家,也许可能性并不大。受到年纪太小的限制,学生们都还处于成长阶段;除了博士研究生经历比较丰富,其他大都是初出茅庐的青少年,所以大量的、高质量的文学活动,正是他们成长为作家的土壤与阳光。尽管在当下,一般的高校都有常年举办的文学活动,但是高水平的、全开放的,与当代文坛联系密切的活动仍属少见。文学社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是校园总体环境的有机构成,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学社团,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带动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有条件也有义务,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的文学社团。学生与教师都是高校的主体,成为了一体化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学生就没有高校,同样,没有教师也不会有高校。学校对文学社团的支持,不应是单纯的资助,也不应只针对特定对象,而是要支持高水平的文学活动。如果每个高校都有多个常年开展活动的文学社团,学校的文化环境就会得到极大改善。学生文学社团是文学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国家文学人才培养的途径,可以发挥为他人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说教师的授课是他者培养,那么文学社团活动则是自我培养,两者有机统一,则可以为社会造就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人才。
第五,加强高校与作家协会、杂志社、出版社、网络媒体等非教育机构的合作,创办有知名度的校园文学杂志,设立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校文学奖项。校园里本身就有学生自主创办的刊物和各类文学活动,是否还有必要将与社会机构的合作纳入高校培养作家体系呢?事实上,现有的高校文学创作类刊物,基本上是学生自主发起、自主编辑、自主制作、自主发行的校刊、院刊、学生会刊物或社团刊物,其推广力度不够,质量良莠不齐。而各地有影响力的文学杂志,大多是由作家协会或文联所主办,所刊多为知名作家的作品。因此,如果以高校院系为主体,与当地作家协会合作,或借助杂志社、出版社的力量,创办出面向爱好创作的大学生、文学创作专业的师生群体的校园文学杂志,就能扩大作者群、读者群与社会影响力。同样,如果能够设立如“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被高度认可的校园文学奖项,就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作热情。昭通学院设立的“野草文学奖”,原本只面向云南省各高校在校生,从第四届开始扩大到全国范围,后又和云南省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网等机构合作,逐渐产生了一定的文坛与社会影响。复旦大学在90后创业者胡嘉润的支持下,2017年设立“嘉润·复旦全球华语大学生文学奖”,邀请贾平凹、王安忆等文坛名家担任评委,举办高校巡回演讲,是高校与社会联合的一次大胆尝试。让学生带着作品走出高校,接受社会和读者的检验,就极有可能成为有影响力的作家;同时,让社会大众更多地了解由高校培养出的作家,从根本上改变“高校不培养作家”的观念,才能逐渐完善并壮大高校的文学教育事业,为当代文坛输送更多的具有创造力的作家。高校总还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大学生不可能完全生活在象牙塔里,美国与日本的许多大学是没有围墙的,所以通过社会上的文学机构与高校的合作,不仅可以为培养作家探索道路,并且可以为许多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探寻新路径。
本文所讨论的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高校是不是不需要培养作家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培养作家的问题。过往的许多学者认为高校不培养作家,只培养学者和批评家。而在当下,高校不仅应当培养作家,并且应当培养更多的作家,应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观念,成为中国文学界与学术界的重要观念。这一问题的提出与讨论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而高校如何才能培养更多的更为杰出的作家,则是一个实践层面的问题。本文虽然谈到了中国高校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此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但这些工作尚未给高校文学教育带来革新,并没有改变大众对于作家成长道路的认识,也没有确立高校应当培养作家的观念。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当下还有很多的高校文学院和中文系、外国语学院和外文系,缺乏这样的新观念,培养的多半只是实用性的人才,而文学创作人才少之又少,更不要说文化创意人才。并且,由于我们没有强调文学创作在高校的意义,在文化事业中的意义,所以我们所培养的实用性人才,往往也只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如果说中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问题,这恐怕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努力,从前苏联来的许多观念都已经改变,唯独这一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建筑学院等,在学术评价体系中已经得到了改进,将创作类成果作为学术成果,而在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却忽视这一点呢?这是人人皆知却没有人愿意改变的问题。而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会极大地影响中国的文学创作事业,也会极大地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影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思想建设,甚至影响国家的文化传统与文化根基。
当然,已有的成就我们也需要承认。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在文学人才培养方面就走在了高校的前列。并不是说每一个高校都要培养类似的作家,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来培养,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武汉大学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珞珈诗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取得许多重要成果。珞珈诗派常年举办大型诗歌活动,每年都出版《珞珈诗派》诗选,2017年成立珞珈诗派研究会之际,还编辑并出版了成员的诗选系列“珞珈诗派丛书”共10本。南京大学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剧方面,他们排演的《蒋公的面子》等作品,长期在全国高校巡演,在文坛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影视方面,他们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演员和导演,同时也有一批杰出的编剧和作家。中国音乐学院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音乐和歌唱人才上,一批杰出的音乐人和歌唱家,从校园走向了社会。音乐、美术、影视方面的高校或学科都注重培养自己的创作人才,那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为何还要抱残守缺呢?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学生众多,师资力量强大,理应发挥自己的优势,而非只是专注培养文学研究人才。其实,我们的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文学研究人才,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文学批评人才,尽管还有很多尚待探究的问题,然而文学创作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总是胜于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如果没有大量的优质文学作品,批评的对象、研究的内容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培养研究和批评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以完善的学科建设、明确的教育方向、充沛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校园活动、开放的社会资源,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年是在历经动乱和战乱后,和平建设和发展的七十年,那种只有生活并且唯有生活才可以磨砺出作家的观念,已经过时。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技能,在生活中有所发现的基础上,还需要靠专业的指导与训练,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培养作家是高校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