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向原创之路的儿童绘本写作

时间:2024-05-09

林文宝

一、前言

重视原创是趋势,也是地球村的必然结果。目前所谓的写好中国的故事,可以是创新,也可以是重新书写,这是时下的流行。让国人(尤其是儿童)了解文化,了解历史,重现记忆,或许是件刻不容缓的事。

有人说两岸的儿童文学(尤其是绘本)似乎是联合国,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己。这是全球化吊诡之下的遗毒。如何重现自己的原创是趋势,但为什么我们总是质疑?

试引吉尼特·佛斯(Jeannette Vos)、高顿·戴顿(Gordon Dryden)于《学习革命》(The Learning Revolution)中,谈到塑造明日世界有15个大趋势,其中之十是“文化国家主义”的一段话作为前言:

当全球愈来愈成为一个单一经济体,当我们的生活方式愈来愈全球化,我们就会愈来愈清楚地看到一个相反的运动,奈斯比称之为文化国家主义。

“当世界愈来愈像地球村,经济也愈来愈互赖时”,他说,“我们会愈来愈讲求人性化,愈来愈强调彼此间的差异,愈来愈坚持自己的母语,愈来愈想要坚守我们的根及文化。即便是欧洲由于经济原因而结盟,我仍认为德国人会愈来愈德国,法国会愈来愈法国”。

再一次的,这其中对于教育又有极为明显的暗示。科技越加发达,我们就会越想要抓住原有的文化传统——音乐、舞蹈、语言、艺术及历史。当个别的地区在追求教育的新启示时——尤其是在所谓的少数民族地区,属于当地的文化创见将会开花结果,种族尊严会巨幅提升。①[美]吉尼特·佛斯、[新西兰]高顿·戴顿:《学习革命》,林丽宽译,台北:中国生产力中心1977年版,第43-44页。

二、绘本是什么?

本文所指绘本,是属于儿童文学范畴之下的一种文类,它是以图画的方式呈现的故事书,是用孩子喜爱的图画语言,以及孩子能够理解的图画表现手法,向孩子展现一种神奇的、充满想象与创意的世界。低幼孩子的喜好和大人不太一样,他们喜欢夸张、新奇、充满乐趣,不喜欢枯燥的故事,乏味的叙事。因此,写给孩子看的书,特别是绘本,较之于大人看的书,总是洋溢着浓郁的趣味、欢愉性和游戏性,这种趣味性、欢愉性和游戏性,即是创意与想象力的实践,也就是美学范畴中的滑稽艺术。用佩里·诺德曼(Perry Nodelman)的说法:

图画书这种以年幼孩子为取向的书,它和其他言辞或视觉艺术的形式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它透过一系列的图画,结合较少的文字或甚至没有文字,以传达讯息或说故事。这些书里的图画和文字传达讯息的方式和其它形式里的图画和文字不一样。①[加拿大]佩里·诺德曼:《话图: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杨茂秀等译,台东:财团法人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2010年版,第40页。

又就图、文之中的故事而言,“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个故事: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暗示的故事;还有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②[加拿大]佩里·诺德曼:《儿童文学的乐趣》,陈忠美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第483-484页。

绘本可分为下列四种:用图画来说故事的“图画故事书”;教数字、字母与形状的“概念书”;教童谣、童诗的“韵文图书”;以及用图文传达知识的“知识绘本”等四种③林文宝等著:《儿童读物》,台北:空中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一本绘本是由“图画”“讯息”与“书”三种元素所组成,但它的运用却依赖四种语言来完成,包括“图像语言”“文字语言”“文脉语言”和“空间语言”。其中“图像语言”与图画元素有关,“文字语言”传达表层讯息(如故事情节),“文脉语言”则处理深层讯息(如故事文化脉络),而“空间语言”则将硬邦邦的书籍装帧变成有生命的艺术活动④林文宝等著:《插画与绘本》,台北:空中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2-193、198页。。

而我们从绘本的阅读与赏析,也可以从中了解到这三元素、四语言入手的四种阅读策略:

观赏绘本里的艺术之美。

聆听绘本里的故事和语文之美。(亦即说故事的艺术)

去探索绘本的文化脉络。

去体验绘本的戏剧演出。⑤林文宝等著:《插画与绘本》,台北:空中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2-193、198页。

以上简述了绘本是什么,但我不得不强调两点。一者,绘本之所以异于其他插画的书,其关键在于叙事。再者,绘本的界定也是随时代而流动,但就儿童绘本而言,要皆以立足于儿童为本。

三、我们似乎应该理解的事

个人认为有心于绘本创作的人,似乎应该理解下列的几件事:

(一)现代化与全球化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有三大重要革命:大约七万年前,认知革命让我们所谓的历史正式启动;大约一万两千年前,农业革命让历史加速发展;到了大约不过是500年前,科学革命可以说是让过往的历史告一段落,而另创新高。⑥[以色列]哈拉瑞:《人类大历史》,林俊宏译,台北: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9-10页。这次的科学革命,历史学家、社会学会所能给予的名词之一当是“现代化”。

而现代化正是传统中国巨变的动力。就儿童文学而言,所谓“儿童文学”的出现,即是传统启蒙教育的解组,它是整个新文化运动的一环。

“儿童文学”一词,随着新文学运动在中国出现。它的出现,缘于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通俗文学的振兴。儿童教育观念的改变,通俗文学的振兴,又是源自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而后构成广泛觉醒之重大关键,形成种种思想变化。此一历史事实,实为冲击思想演变之原动力。近代文学之巨变,其创意启念,亦当自以此为起始。思想动力总纲,原为力求救己图存,在此动力推挽之下,于是展开种种思潮之激荡,演为种种之改革论说,文学之工具功用,遂亦成为思考目标之一。

现代化的特色有二:

1.它根源于科学与技术。

2.它是全球性的历史活动。

更明确的话,它是17世纪自牛顿以来导致的科技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

所谓现代化是指用科技之知识宰制自然,解决社会与政治的过程。这种现代化自发生源头来说:

1.自我本土的发展或内发性的现代化。

2.外力促逼而生或外发性的现代化。

而中国的现代化是始于西方陌生的技器(船与炮利),其心理动机是“雪耻图强”。金耀基认为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如下:

表1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①金耀基:《金耀基社会文选》,台北:幼狮文化出版社1985年版,第3-35页。

“全球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名称”。从后殖民观点出发,则认为全球化是一种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因有萨依德(Edward Said,1935-2003)、佳亚特里·C·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1942-)、霍米·巴巴(Homi K.Bbabba,1949-)等三位代表人物先后发表论述,使得学界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与文化身份、种族问题、离散现象以及全球化问题融为一体,并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酿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

全球论者相信全球化是一个真实且重大的历史发展。它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的实质结构性变化。

王宁认为全球化至少具有下列七种特征:

1.全球化是一种全球经济运作的方式。

2.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3.全球化是一个金融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渐变过程。

4.全球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批评概念。

5.全球化是一种叙述范畴。

6.全球化是一种文化建构。

7.全球化是一种理论话语。①王宁:《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14-15页。

可见全球化现象是复杂且多面相的。

学者检视全球化的过程,发现其核心在于科技。虽然,科技是独立于社会脉络,可是科技的发展却会造成社会、国家、文化和个人的运作方式与自我认知方式的改变。

当然,全球化或许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是全球化的影响和播撒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文化的全球化亦趋突显出现。可是我们也不乐意单一性,或以欧、美为中心。

全球化带来跨国交流意味着自由,离散的合理化,时空的压缩,旅行的理论化。理论上全球化是去中心与疆域,因此,没有真正的全球文化,因为认同和文化归属必须仰赖情感和传统的共鸣。

John Tomlinson在 《文化与全球化的反思》一书中,论及世界主义的可能性②[英]约翰·汤林森:《文化与全球化的反思》,郑柒元、陈慧慈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21-254页。。世界主义者(Cosmopliton)的原意是“世界公民”,在全球化情境之下,公民身份的观念在政治领域中发挥了特定影响。其重点在于超越国族、国家政体的民主形式和政治制度。作者将世界主义的概念视为一种文化形式。他认为成为“世界公民”意味着他的文化倾向不止于在地之关切,也认知到全球归属,这种心态就是有效的全球治理中要落实“生活方式的参与”之前提要件。汉纳兹(Hannerz)形容世界主义是一种展望、心态或……处理意义的模式。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理念而已。

又王宁在《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中在讨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与文化的生存价值和命运前途,认为应该以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作为出发点③王宁:《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14-15页。。

王宁认为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最先是1827年由歌德正式提出的,后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对文化知识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新的“世界文学”概念,这对比较文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在19世纪后半叶的诞生和在20世纪的长足发展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对于“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我们将做何解释呢?王宁认为从文化差异和多元发展走向这一辩证的观点来看,这种“世界文学”并不意味着世界上只存在着一种模式的文学,而是在一种宏观的、国际的乃至全球的背景下,存在着一种仍保持着各民族原有风格特色、但同时又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审美潮流和发展方向的世界文学。由此看来,世界文学不是一个固定的现象,而是一个旅行的概念。在其旅行和流通的过程中,翻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翻译的中介,一些文学作品充其量只能在其他文化和文学传统中处于“死亡”或“边缘化”的状态。同样,在其世界各地的旅行过程中,一些本来仅具有民族/国别影响的文学作品经过翻译的中介将产生世界性的知名度和影响,因而在另一些文化语境中获得持续的生命或来世生命;而另一些作品也许会在这样的旅行过程中,由于本身的可译性不明显或译者的误译而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它们不适应特定的文化或文学接受土壤。

由此可知,正是通过翻译的中介,世界文学在不同的民族/国家才有了不同的版本,从而消解了所谓单一的“世界文学”的神话。无论世界主义或世界文学,似乎皆属理想式的乌托邦思维,而全球化有其误区与盲点,下列二者可以参考:

之一:《礼记:礼运大同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世界是儒家的理想世界,似乎从来也未实现过。退而求其次的“小康”也不易。

之二:《巴别塔》: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

——创世记11:1-9

巴别塔是圣经里著名典故。巴别(Babel)是希伯来语中的“巴比伦”,原义为通向神的大门。但是在希伯来文化的语境中,则是“混乱”。数千年来,巴别塔被赋与了数不清的意义。在全球化的现代知识体系的文化内涵,无论如何都是意味深长的。

全球化论者如果多以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重塑“地球村”概念入手,更能有休戚与共、四海一家的感觉,以及道德涉入的本质。

全球化论点要皆以政治、经济入手,或许从人类学观点,会抛开不必要的霸权与冲突。

汤林森(John Tomlinson)在《文化与全球化的反思》一书中,赞扬一种“世界主义”的理想。他认为世界主义的原意是成为“世界公民”,这意味在全球化情境下,现代公民不仅关切于在地的议题,同时会体认到自身与世界各地人们的密切关系以及对全球事务的责任。

怀抱世界主义的人们,必须有归属于全世界的积极参与感,他们需要体认到不受限于在地环境的“遥远认同”,更要能抱持“四海皆兄弟”的观念,愿意承受人类的公共风险和相互责任。以近来的全球暖化议题为例,由于工业国家排放越来越多废气,已造成全球气候异常、水灾频繁出现等危机,相信读者也能感同身受,但这些问题有赖于世界各国来共同解决。

另一方面,世界主义者必须了解:在地文化不过是全世界中众多的文化之一,我们必须以开放胸襟去接受文化差异,因此,人们也要反思在自身文化中的各种假设与迷思。当然,如果过分强调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很容易推导出一种简化结论:所有价值不过是“在地性”的,它们无法产生任何影响力,使得我们可以放弃对全球的责任。针对这种疑虑,纪登斯指出世界主义是一种平等的“智识关系”,而世界主义者虽然不认为各种价值是完全对等的,却主张个人和团体有责任将自身特有的理念落实。

不同国家有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因此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便兴起“在地化论者”(local-izations)的质疑。他们要求国际经济的整合应由在地国观点出发,尤其须顾及在地劳工与企业的利益,并掌握自身的主体性,发展在地的认同和特色。全球化假象引爆了与在地化精神的严重矛盾,触动了在地主体性的要求,各国弱势群体纷纷注意到自主权力的保障。据此,形成了“全球思考,在地行动”(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的新趋势。 罗伯士顿(Roland Roberston)所提出的“全球在地化”(globalization)的观念可消解全球和在地的对立关系,他指出“在地”代表了特殊性、“全球”意指着普遍性,然而两者并非两个极端的文化概念,它们反而可以相互渗透的。换言之,人们的生活世界是由当地事务构成的,所以全球性的责任也必须透过在地行动来实践。

(二)图像转向

美国W.J.T.米歇尔《图像理论》一书里,宣布图像转向,时间是1994年,他说:

罗蒂的哲学史的最后阶段就是他所说的“语言的转向”,在人文科学的其他学科中产生复杂共鸣的一个发展。语言学、符号学、修辞和各种“文本”模式都成了关于艺术、媒体和文化形态式的批评反思的混杂语。社会是一个文本。自然与其科学再现是“话语”。甚至无意识也像语言一样被建构的。

知识和学术术语中的这些转变必定是相互关联的,而非那样紧密地相关于日常生活和普通语言,这并非特别显见。但看起来的确清楚的是,哲学家他所谈论的另一次转变正在发生,又一次关系复杂的转变正在人文科学的其他学科里、在公共文化的领域里发生。我想要把这次转变称作“图像转向”。①[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3、6-7 页。

图像转向何以在20世纪后半叶发生,当然与视像和控制技术有关,电子在生产时代,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开发了视觉类项和幻象的新形式。

当然,图像转向不是回归到天真的模仿、拷贝或再现的对应理论,也不是更新的图像“在场”的行而上学,它反倒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重新发现,将其看作是视觉、机器、制度、话语、身体和比喻之间复杂的互动。它认识到观看(看、凝视、扫视、观察实践、监督以及视觉快感)可能是各种阅读形式(破译、解码、阐释等)同样深刻的一个问题,视觉经验或“视觉读写”可能不完全用文本模式来解释。最重要的是,他认识到,我们始终没有解决图像再现的问题,现在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从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向我们压来,从最精华的哲学理论到最庸俗的大众媒体的生产,使我们无法逃避。传统的抑制策略似乎不再有用了,于是乎所谓的“图像转向”形成了“视觉文化”②[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3、6-7 页。。

其实,图是文的前奏,虽然这个序曲喧宾夺主地演奏了几万年,没想到今天图像又集体返祖,走回了读图时代,图的全方位表达和多指向性充满了魅惑,于是有了视觉人类学的词法、句法、语段和修辞③王海龙:《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和解密》,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3年版,目次第三部《看图说话·前言》。。

至于视觉文化研究的主要范畴和关键词:符号、身体与世界。

绘本由于自身的演进,以及“图像转向”的驱动,已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类,并且阅读对象亦不再以低幼孩子为主。可是文本仍将其归之于儿童,对象仍是以低幼孩子为主,其理由是期望透过孩子阅读的绘本,似乎更有助于成人重现童年,以及体验无邪的创意与想象。

图像转向,所谓的绘本也因此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或文类。而阅读也进入读图时代与视觉文化时代,而儿童绘本也因此更丰富与多样。

(三)文化转向

所谓文化转向,是指从上层精英的角度转向中、低阶层的日常生活,其研究对象不限于语言符号文本,还包括电影、摄影、时尚、服装、发型等就有意义的文化表意系统。文化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不仅包括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也包括日常生活以及在其中显现出来的意义。

1956 年,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ams)和李察·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对于当时英国文学研究中的“大叙事”不满,认为文学不仅是为了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而是更应接近劳工阶级。因为中下阶层的大众更喜欢通俗文化,所以后来的“文化研究”也逐渐以“通俗文化”为主要研究范围,是以两人于1964年成立了著名的“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他们关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与活动。

而人类学的世纪之旅可以总结出意义深远的三大发现。这正是后来居上并给整个人文社会学科带来重要转向的关键所在:人的发现、文化的发现、现代性原罪的发现。

所谓人的发现,是指人类学这门学科第一次实践对全球范围的不同文化和不同族群的全面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宣告: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任何一个族群,不论其生产力与物质水平如何差异,在本质上都是同样的族群种属,其文化价值也同样没有优劣高下之分。

文化的发现是人类学界讲述得最多的一面,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发现。广义的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宇宙万物中唯独人类创造了文化,因此人可以定义为文化动物。狭义的文化即小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的特定族群所持有的一整套感知、思维和行为特征。在这一意义上,人类学家说到爱斯基摩文化、玛雅文化、古希腊文化和纳西族文化等。于是,通过研究文化,人类学能够解释以往不得其门而入的许许多多的人类族群之差异及社会构成原理。

现代性原罪的发现,指通过对世界上千千万万不同文化的认识和比照,终于意识到唯独在欧美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生活制度及现代性后果,是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既不是人类普世性的理想选择,也不是未来人类唯一有美好预期的方向选择。从生态和地球生物的立场看,现代性已经将人类引入危险和风险之途。

人类学的文化相对原则,一方面启发人们用平等的眼光重新看待世界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另一方面也自然导向一种全球公正理论,使得盲从西方现代性的主流思考方式受到质疑:为什么总数以千计的原住民社会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是可持续的,而现代化的高风险社会反而是不可持续的?处在前现代的文化──原住民生态文化作为镜子,反照出现代文明的丑陋和疯狂的一面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5、120页。。

因此,对于各族群文化,则采文化并置(cultural juxtaposition)的立场。文化并置是出自人类学理论的一个命题,后来推广运用到文学艺术和影视创作,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技巧,即通过将不同文化及其价值观相并列的方式,使人能够从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对照中,看出原来不易看出的文化特色或文化成见、偏见。文化并置所带来的认识效果,类似日常生活中的反观或者对照。在反观之中,可将原来熟知的东西陌生化,从大家习以为常的感知模式超脱出来。在后殖民批判的视野中,文化并置会以激进的边缘立场,对所谓正统观念和主流价值加以颠覆、翻转②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5、120页。。

四、走在原创的路上

原创的主体是人,以下是论原创者的角色与思维,亦即从身体转向来说明身份认同,与国民核心素养的问题。

(一)身份认同

在传统单一封闭的年代里,人一出生身份也就定了,甚至终生少有变化。《论语·子路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训;言不训,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①孔子:《论语》,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版,第307页。

这是从政治的立场谈正名,其实就是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我特性的表现,以及与某一群体之间共有的概念(国籍或文化)的表现。身份认同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拒绝、漂流、搜寻、保卫和坚定。身份认同与鉴定不同,身份是自我的标签,而鉴定是指一个分类的过程。

在当代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中,“identity”一词具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指某个个人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一个社会里之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或尺度,如性别、阶级、种族等等,在这个意义,我们可以利“身份”这个词来表示。在另一方面,当某个人或群体试图追寻、确认自己在文化上的身份时,“identity”也被称为认同,实际上“identity”的这两种含义是密切相关的,确切地说,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种“同一性”,即某种事物原本固有的特质、本质等等②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简单地说,身份与认同取决于归属感。在传统社会里是很少受到质疑。所谓“认同危机”是晚近现代性(late-modernity)的特色之一。全球化产制了各式各样的认同结果,全球营销所推动的文化同构型(culture homogeneity),导致认同脱离了社群与身份地位而独自存在。此外,文化同质化可以强化与重申某些国家与本土认同,它可能导致抵制与反抗,或者新的认同位置出现③[英]Kathryn Woodward:《身份认同——同一与差异》,林文琪译,台北:韦伯文化公司2004年版,第23、477-478页。。

认同一词是指定一个主体如何确认自己在时间空间上的存在。这个自我认识、自我肯定的过程涉及的不只是自我对一己的主观了解,也掺杂了他人对此一主体之存在样态是否有同样或类似的认识。一个人要形成充足的自我认同必须透过许多途径,包括性别、家族、社会阶层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认同。一个人对他自己在所着落的时空脉络中越是有清楚的指认,就越能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因此《身份认同——同一与差异》一书,说明了在使用认同一词时,经常交缠出现的三个相互重叠、相互关联的词汇,也就是说论及认同会指涉到三种概念:

1.认同作为一种主体性:从宗教世界转向世俗社会的过程中,长久以来,人们丧失了内在道德以及精神上的确定性,来作为统理互动规范的准则。而由数字化科技促成的“拟像文化”(the culture of simulation),已经在我们构成的个人认同经验中,造成了基本的转变。

2.认同作为一种相互主体性:差异出现在自我的内部之中,自我不再是一个统合的整体,而是一个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的东西。

3.认同作为社会连带的基础:认同形构的生态学式动态观点指涉的内容,远超出人与领土间的关系④[英]Kathryn Woodward:《身份认同——同一与差异》,林文琪译,台北:韦伯文化公司2004年版,第23、477-478页。。

从后殖民论述观点看,身份认同在于还原历史与记忆,因此特别着重文化记忆。近30余年,人文与社会科学界经历了两次与身心议题相关之研究取向的转变。1980年代出现了 “身体的转向”(the body turn),强调身心二元论的谬误,并积极将身体重新带回人文及社会科学的研究;1990年代出现“感官的转向”(the sensorial turn),强调感官经验不只是生理研究,亦属历史与社会研究的范畴。而今又有提出“身体感”①余舜德编:《身体感的转向》,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年版。。

个人认为无论身份认同、文化记忆、身体转向、感官转向与身体感转向,只是淡化了政治意涵,而强调个体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而这个主体性与自主性更必须有身体的感知。其实从存在主义的观点来说,要弄清楚我们的存在处境之中我们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我们永远是一个个体,特殊的自我,但这个“自我”却永远存在于一个社会之中,且非孤立地存在。

(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目前国际流行的学术语言,其对象是泛指国民,一般称之为“国民核心素养”。基础教育以核心素养来思考国民教育课程的发展,以求兼顾学习者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优质发展。

“国民核心素养”是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有助于个体发展的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凝聚团结,因此,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如联合国教科文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近年来十分重视国民核心素养的未来课程,特别是OECD进行“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之跨国际与跨学科领域研究,强调国民核心素养,培育能自我实现与社会健全发展的高素养国民与世界公民的基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反映新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分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关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试以结构图呈现如图1。

图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构图

五、结论

在前言中,我已提及重视原创,是趋势,也是时候。又透过对现代化与全球化、图像转向、文化转向的论述,我们理解“全球思考,在地行动”的“全球在地化”已然成为必然的趋势。

全球化是无可避免的事实与存在,而在地化则是严肃课题。面对教育儿童的文学,如何让儿童认识自我、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如何认同民族与国家,这是创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亦即是所谓的身份认同,尤其文化记忆的认同,直白地说,就是有中国元素的存在。申言之,中国元素或身份认同并非意识形态的灌输,其分际或许就在核心素养,能有核心素养,自能有科学性、时代性与民族性,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皆不离身份认同,也因此所谓的“一带一路”的中国方案全球化,才会有实现的可能,亦即是呈现多元共生与众声喧哗,而在多元与众声中,可见自己的历史与记忆,更是各自的自主性与主体性。

最后,我再引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的几段作为结束: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不仅有自己的创作习惯,而且还有自己的文学批评的习惯。

……

传统是一个具有广阔意义的东西,传统并不能继承。假若需要它,你必须通过艰苦劳动来获得。首先,它包括历史意识。对于任何一个超过25岁仍想继续写诗的人来说,我们可以说这种历史意识几乎是绝不可少的。这种历史意识包括一种感觉,即不仅感觉到过去的过去性,而且也感觉到它的现代性。①[英]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卞之琳、李赋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1-12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