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三感”“三心”的功效分析

时间:2024-04-23

邓丽芳

[摘 要]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教育工作能否做好,事关大学生对国家认同,事关国家的建设发展大业,因而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应以历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以现实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以国家未来发展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大学生以敬畏之心对待前人的革命性创造成果,以感恩之心对待当前国家发展道路,以进取之心实现强国之梦。

[关键词] 高校 红色文化 教育

文化是发展的灵魂,文化是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p31当前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激荡心灵,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是摆在高校文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校是文化宣传和创新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这个群体的素质将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物质财富,使大学生产生了在学校里能学到什么以创造财富的兴趣。然而,新的国家安全观使人们感受到不能只顾埋头改善大学生的智育水平和技艺水平,而忽视了为迎接这些努力的成功而应该做的准备。人们的心灵是文化塑造的,时代要求我们高校必须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以红色文化教育涤荡大学生的心灵,增强其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是指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两项根本历史任务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p10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是指革命、建设和改革以来的遗迹、遗址、遗物、纪念地、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等实体,制度文化是指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一系列规范体系和行为模式,精神文化是指所凝结的知识、信仰、价值、精神、道德等。红色文化首先是历史文化。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而随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最后成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红色历史。在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

一、红色文化教育应以历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传承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以自己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员而感到骄傲,进而对国家产生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的培养离不开历史文化认同。黑格尔曾说:“历史对于一个民族永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靠了解历史,才能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精神’表现在‘法律’‘礼节’‘风俗’和‘事功’上的发展行程。”[3]p206没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作为基础,国家认同、爱国情怀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钱穆先生也说:“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故欲使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5]p2-3历史文化认同离不开历史教育,历史教育因其独特的价值而在公民国家认同、爱国情怀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如果失去历史记忆,就好像一个失去记忆的人,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自己身处何地,要走向何方,这样的民族终将是一个认同感、归属感匮乏的民族。因而历史教育有助于公民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对历史的认识和了解越深,越能够使人们穿越时间的隧道,拥有对国家历史延续性的认同,这种延续性既要指向过去,也要指向未来。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而现实又将成为未来的历史。通过历史教育,人们能够建立一种时间的连续感,知道自己民族的过去、现在,洞察和把握民族的未来[4]。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历史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国情,理解中国当前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二、红色文化教育应以现实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

“国家自豪感”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其所在国家的认同感、安定感、满足感,并据此感到光荣的心理。追寻幸福是人类共同、永恒的主题,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不仅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也富裕起来了。国家现实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衷心拥护,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安定感、满足感在上升。据《环球时报》舆情调查中心2011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5个城市进行的连续第五年的“中国人看世界”舆论调查中,与前四次相比,本次调查结果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中国公民喜欢自己国家的比例迅速增加,在没有特定选择答案的前提下,有60.1%的受访者最喜欢的对象选择了中国,而喜欢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比例都不超过10%。这是该舆论调查开始以来,首次出现这种现象。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认为,随着国家的崛起和发展,人们的物质和心理的满足感导致对国家认同感及自豪感增强,因此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逐渐回归正常。民众不仅对目前生活不断改善感到满意,而且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也十分看好[6]。另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的国家形象得到很好的塑造,中国不再落后,中国安全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成了外国移民的乐园。中国当前的建设成就,得益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

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后,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上。在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必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衣食无忧、安全和自我实现的环境。红色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明白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的宗旨和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使大学生感悟到作为中国人应该以生养在这个环境中而感到自豪。

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适应国家当前发展大局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才。

三、红色文化教育应以国家未来发展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红色文化教育,是历史与现实的激荡,在历史沧桑变化中感受现实的美好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当今世界有黑暗的存在,有痛苦的挣扎,有邪恶的环绕,有自私的占有。现实的红色文化教育应使大学生明了当前中国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冷静面对西方的图谋。红色文化教育应该主动统领和丰富大学生的生命历程,激发大学生以政治信仰、国家意识、社会良知、美好情操、科学精神等正确价值观审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自我成长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在探究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养成崇高的价值取向。

红色文化教育是责任教育、旗帜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红色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百年来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时刻心系民族复兴、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国家作贡献紧密结合起来,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去。牢固确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考验都能够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四、红色文化教育应使大学生以敬畏之心对待前人的革命性创造成果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红色文化教育应培养大学生以敬畏之心对待前人的革命性创造成果。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在这一革命征程中,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长期以来,受工具型、操作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理想灌输教育具有鲜明的功利化倾向,由于国家基础性认同的不够,导致大学生存在信念不足、信心缺失、根基不稳等问题。通过红色文化教育,以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唤醒其国家意识,使大学生明白中国的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不应该无视历史、懈怠革命精神,要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在思想认识和道德感悟中检验、巩固、升华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饱满的学习热情,始终对党的事业充满激情、充满敬畏。

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正确认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受过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教育的人,做人做事要有尺度、要有底线;作为知识越多、能力越强的人,越是要心存敬畏,越是要有所担当。这样才能切实负起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红色文化教育是神圣的教育,它引导大学生走向更高智慧、更加光荣的事业。

五、红色文化教育应使大学生以感恩之心对待当前国家发展道路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即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让中国人富起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第一项任务,但对如何让亿万中国人民富起来,党和政府却没有经验。当时的中国,工业几乎为零,粮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在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中国的发展道路,有过失误和曲折,也付出过沉重代价,但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中国没有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倒下;当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中国没有深陷困境难以自拔;当全球主要经济引擎发生问题时,中国发动机仍在顽强地运转,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7]。

中国今天的成就要归功于我们的党、人民和国家选择了一条适合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确保社会稳定、坚持和平发展政策、坚持与时俱进。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的奋斗、求索,才开拓出了今天的局面,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我们要教育大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因为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领导,就没有今天中国的一切美好的景象。

因此,通过红色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在了解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世界,思考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世界各国的国情千差万别,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发展模式,只有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虽然中国目前仍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比如就业压力、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等,但我们要坚信,党和政府所选择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国情,是正确的。因而大学生要为国家前途、人民幸福,为坚守自己的志向,不惧困苦,以党的教育和革命前辈的精神为动力,将红色江山建设得更加辉煌壮丽。

六、红色文化教育应使大学生以进取之心实现强国之梦

任何时代,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始终都是最富有理想追求的群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红色文化教育要使大学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看到国家与时俱进的行动脉搏和精神律动,明了国家的现实追求和远大目标,从而不断激发自己的进取之心。

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进取心强,习惯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积极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由于生活方式和成长环境相对优越但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极端性,要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引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8]p3-4。因此,红色文化教育要以历史与现时代相结合,充分融合各类时代元素,以“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为发展定位,以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吸引和凝聚大学生,推动他们朝着前人的正确伟大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总之,红色文化教育通过着眼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着力于大学生的“三感”“三心”,充分体现红色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有助于大学生判断国家在发展坐标中的位置;现实则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洞悉全局,在战略机遇面前更具有勇气、更加清醒,从而明确时代赋予的使命,更加专注于国家当前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在国家的发展道路上勇往直前,在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征途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通过红色文化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政治形态价值,发现和体悟其所蕴涵的真善美,使大学生产生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和进取之心。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渠长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语境下的红色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12.

[3]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4]吴玉军.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J].北京教育(高教),2015(03).

[5]钱穆.国史大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中国人看世界”舆论调查:国人国家自豪感回归正常[N].环球时报,2011-01-02.

[7]http://www.fmprc.gov.cn/mfa_chn.

[8]胡琦.高校文化德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马永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