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王保洲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拓展文化视野,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因此,在传授国外文化、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融入中国文化,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体会中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感受我国文化的魅力,汲取文化内涵、文化精神,增加文化自信心,增强家国情怀。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严重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文化的有效传播,需要有一门语言的支持。目前,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中有不少涉及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如节日文化,诗歌赏析,名人励志故事等。只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少英语教师的教学仅停留在对教材内容中语言知识的讲解上,没有明确意识到通过语言的形式传承文化的重要性,致使学生虽然可以熟练地做语法题,却不能自如地实际应用,更无法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渗透。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影响下,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形式普遍存在,考试内容会更加受到学生们的关注。但在平时编制的试题中,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多,就算偶有出现,教师的讲解还是以分析试题为主,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渗透文化知识,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日常练习中没有真正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大多数初中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较感兴趣。然而,目前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应试目的,如参加中考或英语类考试,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不愿花时间了解他们自认为和考试无关的知识。同时,他们获得文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也比较单一,由于课业负担重,学生在课下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扩展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这些都成为影响文化教学、阻碍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是根据英语背景来进行教学的,容易忽视中国文化。对于中学英语教师来说,要想将中国文化渗透于教学中,必须从思想层面上重视它。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挖掘和搜集中国文化,借助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文化嗅觉对文本进行处理。教师在相应的单元或话题学习中对学生积极引导,在讲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导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阐述中外文化的差异、表达方式的不同,更深层次地区别中外文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
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介绍西方文化的内容也非常广泛。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对教材资源进行拓展与丰富。例如,在讲解西方节日的内容时,笔者把中国传统节日和风俗引入课堂,选择了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文章,如关于The 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等。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英语教材内容,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合理有效地开发教材资源,继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以及应用水平。再如,在学习生肖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增加相关历史知识,用英语对生肖特征进行描述,带领学生分辨十二生肖中的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当然,教师也可以从中西方文化中找到融合点,并且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带领学生寻找其中异同,做到求同存异,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学生能接触到的教辅、习题资料数量庞大,很多学校印刷的校本学案数量也蔚为可观。显然,利用好这些教辅、习题资料,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也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精选有利于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如选取许渊冲先生的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为素材编写试题,进行诗歌赏析、情感教育等。同时,教师可积极创造实践训练的一些活动平台,再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设定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娱乐活动中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在学习的同时得到充实而又愉悦的文化体验。教师还可以组织文艺汇演等活动,例如选择一些比较有历史意义、文化内涵的故事,将其编成英文的形式组织活动,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
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之林,历经磨难,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原因是深植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的精神支撑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势在必行。英语教师更应以此来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与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对其产生归属感,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积极承担起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