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海天学校 吴舒莹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魂”。学校文化有很多重要内容,如学校器物、制度、行为、传统等,这些内容让学校文化展现出特殊的作用,也对学生的言行有所规范与指导,让学校的每一名成员都能实现价值取向与行为动机的统一。“知行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内涵与哲理,能突破学校文化的困境,完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为当前学校文化如何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据和方向。本文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出发,对其在学校文化形塑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研究。
从本体论看,学校文化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属于全学校师生的,是他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集成,更对他们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学校文化也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现,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与群体价值相统一;是群体的期望,而不只是个体的期望;是每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在对学校文化进行塑造期间,“知行合一”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及教师发展提供支持:思想观念、价值观、期待和标准,是为“知”;实践活动方式、行为方式和做事的方式,乃为“行”。可见,学校文化界说实际是“知行合一”的总和。
从认识论看,学校文化形塑的“知行合一”遵循着两条脉络:内在的脉络即是“知”,是一套精神文化体系,包括教育理念、办学宗旨、育人目标、一训三风等,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外在的线即是“行”,是一套实践操作体系,包含环境创设、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教师团队、学校管理等,是学校文化落实落地的载体。也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希冀内外联动而融合的学校文化,内隐之思精而慧,外显之要重实践,使得学校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方法论看,学校文化形塑的“知行合一”有三个层次的行动逻辑。第一层次是从“知”到“行”,要求理论联系实践,不仅要有学校文化形塑的发展规划等行动路线图,清晰地描述学校所要表达的愿景,具体地描绘学校的文物、习惯、图像等,更要落实到行动当中,从而让学校文化成为大家共同认许的、深植内心的,推动学校成员相互帮助和共同努力的目标。第二层次是从“行”到“融”,指的是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逻辑关系为从“行”到“融”,这层关系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知行合一”或者做人做事需要沉浸的方法论。第三层次是从“融”到“合”,也就是“致良知”,这是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归宿和再出发。更高层次的“知”,其价值判断是“致良知”。学校文化是学校个体价值和标准的积聚和融合,如要在若干个端点中寻求平衡点、协调点,撬动文化发展的支点必定是“学生的发展”,育德与育心并存,形塑学校文化的过程中要不忘初心,去发展人性、丰富人性、充盈人性,实现学校文化“为了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目标价值,此乃王阳明先生“良知良能”的根本旨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缺乏“知”引领的“行”,是短暂的“行”,是缺少内动力的“行”,是盲目前行。行而不知,未见其道。非“知”观念引领下的“行”,是外力强制推动的“行”,不是“知”上生长的真正意义上的“行”,如王阳明先生所言:“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冥行妄行。”
学校文化形塑中重物质表达,轻精神引领,是“行而不知”的现象。学校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一般包括本体性学校文化和修饰性学校文化。学校的精气神属于本体性学校文化,这种文化是从内到外散发的,属于学校文化的基本。装饰学校的文化具有辅助功能,这种文化属于修饰性学校文化。对于学校文化而言,本体性文化属于基本,装饰性文化则属于辅助或者说技术手段。但在学校文化形塑中,有些学校更热衷于物质环境的建设,以致出现忽视精神方面建设的问题,学校文化的视域若狭化至“物质文化”,便出现形式化的问题,难以发挥其作用,让其表现出一种随意的状态,虽然外层结构(物质文化)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效果,但是无法发挥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导致表面化现象严重。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对于“行”和“知”的研究,虽源于王阳明的思想理论,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它能与学校文化相统一,并予指导。学校文化不仅要“知”,更要“行”,只有在二者的统一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发展方向及战略制定过程中,学校要做好规划,确保学校文化的有效形成与塑造。就具体实践来看,学校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很多学校仅仅停留在理念方面,未能有效落实,这种现象属于“知而不行”,如有的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并不具备可行性;有的学校在制定学校规范、制度等时,存在敷衍情况,仅为了应付检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无法与长期规划保持一致;还有的学校缺少价值观引领,一味求大求全,未能在学校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内涵与价值观,也未能提炼出与学校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追求。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难以实现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的统一,导致学校文化建设效果不好,难以体现学校的文化与发展。
“知行分离”主要指的是教育管理者在思想上有一套学校文化理念表达,但思想与行动之间易产生冲突。纵观当前学校文化的生成与建构,“知行分离”的现象大量存在,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缺乏创新,教学理念陈旧。学校文化的“羊群效应”是缺乏创新的典型表现,争相模仿和移植先进学校的文化,不加评判地盲目跟风,纷纷效仿优质学校的做法,这种羊群式跟进的学校文化,既缺乏长远的个性追求,也未能因地制宜地做出学校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个性化的表达,使得学校的每一名成员都对这样的制度产生排斥心理。
二是学校文化的表达难以指明方向。学校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就等于没有发展的灵魂,教师也缺乏教育思想的观念基础。学校的发展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单纯地依靠经验,要在学校文化中体现历史传承、体现文化内涵、体现价值观,如果单纯依靠经验,就无法体现学校的背景情况,也无法让学校全体人员达成统一的价值观或者愿景。
三是领导言行矛盾,让学校文化难以扎根。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学校领导经常出现言行矛盾的现象。学校管理者在制定学校计划,或者需要变革时,往往在具体工作中按照往常的方法开展工作,在思维方式上也按照原来的方式。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基本思想理念,这里面也蕴含着学校发展的理念,为学校文化建设中“知行合一观”的践行提供理论支持,更为学校文化的塑造提供指导,让学校文化建设更加具有张力。关于“知行合一”理念下学校文化如何形塑,笔者认为至少应当遵循以下思路。
首先,学校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可行的发展方案,引导全校师生共同发展,保持统一的价值观。同时,也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与了解,及时对学校的管理进行调整,畅通信息渠道,让各项方案的制订能够符合社会需求,也能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体现学校文化及价值内涵。此外,要对学校各项细微的工作进行展现,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在学校文化引领下,让学校肩负起时代使命,不断进步与发展。
其次,师生是“真知”的实践主体。王阳明先生对“知”有更深层次认识:“问人”是圣人在处理问题时的主要方式,知识的传授需要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这其实是强调“志同道合”的同伴协作对学校文化形塑的重要性。学校要从文化建设出发,深入师生的精神世界,发挥师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践行”在于校长垂范。校长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塑造者。校长通过思想引领,让学校全体师生都能拧成一股绳,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共同促进学校发展。同时,校长要以身作则,引领全校师生发展,让校长成为“知行并举”的典范,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及文化引领中的主导者。
其次,“践形”在于制度导向。制度具有强制性,通过严格的规范与约束,对学校师生进行指引,这属于硬性力量,对于学校文化建设来说,约束十分关键。尤其是在刚开始建设学校文化时,学校要强化宣传工作,并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师生思想、言行等进行规范,确保学校文化的价值。学校文化需要在管理制度的助推下,从“强制”开始,具有针对性地设计制度,而后在制度中注入文化内涵,体现文化价值。
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需引入“知行一体”的理念,确保制度的可靠性与合理性。首先,要将“知行一体”融入管理制度中,让制度得以完善与深化;其次,要在“知行一体”的应用下,保证程序性制度建设的精细化,确保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奖惩制度也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学校可以通过奖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发挥制度体系的价值。
王阳明也有对于人之生存的理解与认识,认为人在发展过程中,要遵从德性,确保人的才能展现的有效性。学校育人及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需遵循德性,要让人才能够具备基本的礼仪、德行,全面发展。在育人过程中,学校要发挥好“文化”的作用,形成学校特色文化,让学校文化建设得以熏陶师生,展现文化的力量。对于管理工作,学校不能单纯依靠制度或者规范,还需让文化对师生进行熏陶,让师生从中获取力量,并能做到润物无声,助力师生成长。
学校首先要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师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工作与成长,并保持饱满的热情,感受文化熏陶的力量。在营造校园环境时,可从绿色植物、墙壁板书等开始做起,在校园中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内涵。办学办的是“氛围”,育人靠的是“风气”。学校应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使之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引导他们求真、向善和臻美。学校应精心设计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三个文化符号,即校训、校徽和校歌,并使人人熟记校训、认识校徽、会唱校歌,领悟其精神实质。仪典、故事和榜样是独特的文化元素,形式生动活泼,是传播学校文化的有效载体。学校应精心设计学校仪典,认真发掘学校故事,大力宣传学校榜样,注重发挥它们的文化传播和教育渗透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