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邹 艳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 鲍淑琴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 虞华琼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蓝青小学 任 洁
浙江省宁波余姚市瑞云学校 丁再军
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探索小学英语学科“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是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故事以其博古通今的时代性、横贯东西的开放性成为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语言学习形式之一。故事教学能使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施文化融润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培育文化自信是实施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是学生习惯养成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重视中外文化元素,融入中华文化自信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文化进行认知和比较,学会以平等包容的态度看待文化差异,对中华文化产生更多认同,并乐于在社会行为中传承优秀文化。
“故事育人”理念倡导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基于主学材,充分发掘学材中故事语篇的育人价值,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教材内容的逻辑性、思想性和人文性,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思维创新。
“故事育人”的实践以素养发展为核心,以文化融润为途径,以故事语篇为载体,聚焦育人故事的研读、育人课堂的实施、育人效果的评价三个方面,秉持学习活动观,以故事推进为育人明线、以文化融润为育人隐线,引导学生在借助故事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通过体验、鉴别、接纳、实践、传播、创新等方式逐渐从文化理解向文化认同与文化践行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育人故事的本源,也是其生命线。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英语课程内容的主题范畴“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融合,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开展语篇研读,使故事教学发挥聚精髓、显厚度、促传承的作用。笔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三大主题所涵盖的义务教育阶段一级、二级水平主题内容进行对应,列表见表1。
表1 小学英语育人故事文化内涵列表
1.发现故事本身的文化品质表达
故事语篇本身往往蕴含着优秀的中华文化品质,这需要教师通过语篇研读去发现和发掘,并引导学生积极体验、鉴别与接纳。如人教PEP 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At the zooC 部分讲述的是Zoom 和Zip 玩动物纸牌游戏,Zoom 以为自己认识里面所有的动物,结果却把猩猩(gorilla)误认作猴子(monkey)。学生在这则故事学习中可以感悟到慎思明辨的重要性,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谦虚好学的道理。又如人教PEP 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When is the art show?C 部分讲的是Zoom 为了顺利通过唱歌考试,放弃五一假期休息时间并多次拒绝好朋友游戏休闲的邀约,终于如愿以偿,以优异表现得到老师赞赏的故事。在这则故事中,学生明白了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勤能补拙的道理。
2.发掘故事蕴含的文化实践元素
教师还应善于从单元整体的视角发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将故事情境迁移到真实生活中,帮助学生开展文化实践、传播与创新。
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Little Red-Cap、The Honest Boy等故事表演体验正义、勇敢与诚信,向故事里的动物学习在小伙伴生日时送上中英文祝福体现友善与关爱,向故事里的主人公学习制定中英文日程安排表体现惜时守时与自理自律,像故事里的Zoom 那样利用旧物创制,培养节俭又智慧的品质,还可以记录动植物生长日记体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又如,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学习知晓中国各地的姓氏、饮食、服饰、建筑、地理、交往礼节、家庭家居、节日、绘本、歌谣、校园生活等文化的不同。据此,学生可以在课后搜集更多的文化信息,以便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和而不同。在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文化时,既可以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如边泡茶边用英语介绍“How to make tea”,制作中国年思维导图,选取红色、灯笼、元宝、鞭炮等中国元素进行介绍,还可呈现中西方事物的异同,如绘制肉夹馍与汉堡图形,进行对比等,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视角发现文化的独特性,增进跨文化理解,彰显文化自信。
人教PEP 版教材中的故事语篇往往指向学生语言、文化、思维的深度融合,涉及友善知礼、诚实守信、理性客观、积极乐观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获取故事的相关信息,感知故事语境;梳理故事情节,并结合真实生活语境进行思辨品评;在读故事、演故事、品故事等学习活动中,感知文化多样性,体验同理心与文化尊重,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将感悟所得运用于真实情境。其活动流程与范式如图1。
图1 故事育人课堂活动流程与范式结构示意图
其主要环节包括:
1.故事整入,促发语言,感知文化
完整的事件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言内容,促进主题意义的提取。教师应深入解读教材,理解主题意义,基于单元整体和学情,以中外文化为背景,找出故事语篇与单元主题的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实物或者图景,鲜明、生动地创设语境,用简笔画通过板书勾勒描绘语境,用视频或动态画面展现语境,用音乐的旋律起伏或节奏的抑扬顿挫渲染语境,同时用清晰精准的语言表达,渲染场景,带动学生思考,使其对故事主题产生初步感知,并激活已有的文化认知。
如人教PEP 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2Last weekendC 部分以Zoom 和Zip 对话交流的形式讲述了Zoom 繁忙而有意义的周末安排。Zoom 上周末(last weekend)自己洗了书包(washed my schoolbag)、去了公园(went to the park)、钓了鱼(went fishing)、完成了作业(did my homework)、打扫了房间(cleaned my room)、看了电视(watched TV),还去看望了爷爷奶奶(visited my grandparents)并和朋友们一起踢了足球(played football)。在这个语篇中,我们可以发现Zoom 不再像三、四年级时那样喜欢吃喝玩乐,或时不时地做些傻事。六年级的他已经能充分地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学习(studied)、做家务(did housework)、休闲(relaxed himself)、看望家人(stayed with family)、和朋友欢聚(stayed with friends)一项不落。通过这个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到Zoom 的成长,并帮助学生梳理Zoom周末的活动类别,指导学生反思品评和调整自己的周末活动安排,从而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可以首先收集Zoom 在三、四年级时的生活与学习图景制作成连续的画面,以“Zoom in Grade 3 & 4”作为话题,引发学生对Zoom 的已有认知进行讨论。其次引导学生预测六年级的Zoom 上个周末可能做了些什么。最后,让学生整体听取Zoom 和Zip 关于上周末活动的对话,对Zoom 的成长建立初步的感知。
2.情节推进,应用语言,加深文化体验
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学生在观察和体验活动中习得了语言,接下来他们需要在故事场景中进行初步应用。教师要巧妙借助故事的线索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讲一讲、写一写。学生在应用中体会语言音律的美感,感悟语言内涵的趣味,就能更好地运用语言,加深文化体验。
如人教PEP 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6How many?C 部分,讲述的是Zoom 和Zip 比赛采摘水果的故事。Zoom 身高体壮,摘苹果得心应手,摘了一个又一个。可是他把摘得的苹果放在臂弯里,丢了一个又一个,全让矮小的Zip 捡个正着。最后Zip 以获得的水果更多获胜。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谁能赢,再让学生听一听究竟谁赢了,最后让学生看一看Zip 是怎么赢的。教师指导学生仿演,在仿演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Zoom 因为缺少好的存放方法而失败,而古灵精怪的Zip 坐享其成,从而促发学生的思考,品辩两位主人公的行为可改进之处。比如Zoom 应该开动脑筋,借助工具,而Zip 应该归还他人的成果,诚实守信,等等。
3.故事品评,锤炼语言,促进文化认同
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不同的人对角色、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很多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回答教师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提一些开放式的品评问题,学生长期在发散性思维的引领下,语言能力能得到同步提升,从而产生文化认同。
如人教PEP 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There is a big bedC 部分的故事Can’s Way Home 讲述的是可怜的易拉罐被丢弃在河边,请求小动物们帮助它回家。可是小熊只顾着玩,一脚把它踢飞了。小猴子和小兔子因为上学快迟到了没有理会它,后来飞入河里的易拉罐在两条鱼儿的帮助下交到了Zoom 的手上,Zoom 终于让它回到了甜蜜的家(Sweet home)。在这个故事教学的品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评一评、议一议: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如果你遇到了易拉罐,你会帮助易拉罐回家吗?在评和议的过程中,学生结合已有认知,深入思辨,并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认知、交流观点,深入领会环保的重要性,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4.故事演绎,活化语言,推动文化践行
故事创编、创演能令学生乐在其中。在表演中,学生自创道具、配备服饰,结合生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演者的生动演绎不仅将语言活学活用,还能优化课堂文化生态。在愉悦的氛围中,句型、词汇、语法等这些看似枯燥的知识如同润物细无声的绵绵细雨,润泽学生内心,激发语言活力。
如人教PEP 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What can you do ?C 部分,讲述了小田鼠凭借智慧从饥饿的大蛇口中逃生的故事。小田鼠被蛇扔到了湖里,真的能逃脱吗?蛇也能游泳,还可能假扮田鼠妈妈的声音,假扮成水中漂浮的植物,想吃掉田鼠。聪明的小田鼠会怎样应对呢?学生在故事的创演活动中代入角色,展现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这样的演绎活动活化了语言、践行了文化,学生乐在其中,充满成就感。
读后写作也是提高学生故事演绎能力的有效方式。人教版教材中的故事大多出现在C 部分的Story time 板块,也有的作为B 部分的Read and write 板块的学习内容,如五年级下册Unit 5 中的Robin at the zoo、六年级上册Unit 6 中的Robin and the Ant等。这些板块或重点指向学生的读写能力,或指向学生对单元核心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后写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本与生活链接,打通他们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践行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的“最后一公里”。
如人教PEP 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How do you feel ?B 部分Robin and the Ant,教师以故事里的结局“Everyone is happy.”为题提供读后活动写作指引:(1)How do you feel?Why?Who helps you?How does he/she help you?Are you both(all)happy?(2)How does he/she feel?Why?Do you help him/her?How do you help him/her?Are you both (all)happy?以这些问题链为指引,学生仿写句子或短文,描述助人与自助并乐在其中的事件,从而帮助学生领悟人与社会相处之道,并引导他们积极实践与传播。
根据“文化融润视域下的故事育人”的课堂指向,制定以“文化自信”为特质的评价量规表(见表2),以建立指向素养培育的多维度、多样态、多层级的动态评价体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本量表专用于故事教学课堂的评价,以目标指向、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为纬度,目标指向包括主题确立、语篇研读、学情分析三项内容;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两项内容;教学效果从语言发展、文化践行与思维创新三方面着眼评价。本量表一方面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素养表现,如课堂生态民主、举止得体、思路清晰等,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文化素养表现,如积极乐观、主动参与、认真倾听、文化意识等。同时关注教与学双方在语篇理解与主题认知上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主题解读准确、多角度观察和认知世界、看待事物等。
表2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故事教学)
作者主张在课堂评价表的使用上秉持评价先导的实施策略,评价目标就是教和学的目标。评价量规制定在先,能给教师和学生指出明确的发展方向。每一份评价量规既能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评价,又有面向学生的发展指标。评价方式可以是自评也可以是他评,并及时记录课堂反思或评价建议,优化后续行为。
小学英语“故事育人”的教学使学生在语言与文化上的素养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知晓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小学英语“故事育人”课堂得到传播,学生通过一个个包含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是人类在与自己共处、与他人交往、与自然互动中所应遵循的最为智慧的法则。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故事,加深了对这些处世之道的理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了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理解、对自然的认知。通过故事育人课堂引导,学生将品悟学习到的爱国、诚信、正义、友善、孝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个体的文化素养,将优秀品格融入日常言行中,以积极自信的态度做人做事。学生了解到各地区、各国文化的多样性,知晓了文化具有差异与独特性;通过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感悟,增进了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彰显了文化自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